廖俊波49岁因公殉职,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装进心里_的人_妻子_都是

2017年3月18日,外面风雨交加,而今天的廖俊波却格外忙碌,在开完一天的会议之后,打算回家对付吃一口,晚上还要去另一个区开会。他一如往常地和妻子说道:“我得快点吃,晚上还有事儿呢,你看着女儿写作业,不用等我,你们先睡吧。”妻子也也像往常一样责怪道:“我知道你忙,再忙也得吃饭呀。你的身体还要不要了?外面还下着那么大的雨,你不去就不行吗?”

廖俊波说:“当然不行啦!我不放心。”吃完饭的廖俊波便匆匆出了门。然而,夫妻俩不知道的是,这一别竟是阴阳两隔。就在廖俊波出门的一个小时后,妻子就接到了丈夫出车祸去世的电话,一时愣在了原地,过了好久才反应过来。

2011年廖俊波开始接任郑和县县委书记的职位,当时郑和县经济落后,在全省都是倒数。这对廖俊波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廖俊波就是这样一个敢于接受挑战的人。在任职期间,他的脚步踏遍了整个县的角角落落。甚至有许多村民都认识这位县委书记。

他知道,只有深入基层,才能够真正了解群众的需求,真正带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也正是因为这些宝贵的实地考察经验,使廖俊波慢慢地找到了适合石镇村发展的道路。他发现石镇村虽然现在看起来非常的脏乱差,但是这里有许多形状各异的石头,看起来倒是别有一番韵味。如果加以改造的话,说不定能成为成为村里的招牌。

展开全文

于是他利用石镇村的原有资源,改变村容村貌,进行全村规划,很快,石镇村就被打造成了一个旅游小村。不仅如此,他还带领乡村们创业。他走访每个村落,联合专家给乡亲们提供具有指导性针对性的意见。这个村适合种植花卉,那个村适合种植蔬菜,还有的适合农产品的深加工。总之就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给乡亲们指明致富的道路。

刁桂华是一位农民企业家,在没有遇到廖俊波之前,她曾被人诬陷,遭到了拘留。使得她的企业陷入了困境。于是她决定上访,恰逢是廖俊波的接访日。廖俊波在了解了刁桂华的情况之后,第二天立马随她去到了现场,解决了问题。刁桂华一直视廖俊波为恩人,对他十分尊敬。

在得知廖俊波死亡的消息之后,她伤心地回忆道:“我印象很深刻,当时我不小心摔倒在他的办公桌旁,他没有丝毫的犹豫,立马过来扶起了我,还去拿毛巾沾了水过来让我擦拭。从来都没有遇到过这么细心的领导。看到他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的企业有救了。上次见面的时候,他还说要来我这里喝我冲的麦芽子,然而他再也喝不到了。”说完,刁桂华难过地擦起了眼泪。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装进心里。廖俊波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

在廖俊波的努力下,仅仅三年时间,县贫困人口减少了3万多人,人民年均纯收入增长了12.7%。但廖俊波并没有满足,他意识到了自己城市和大城市的差距还很大。他打算先从政府的工作作风开始整改,在马路上竖起广告牌,上面张贴的却不是广告,而是各园区负责人的电话,并且承诺24小时不关机,只要群众需要,随叫随到。

有时睡不着,廖俊波就会想着工作上的问题,有时候想到一个点,他就会立马起身去记录下来,怕自己起床就忘记了。在同事和群众的眼里,廖俊波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这样一个能干的人,在大家的想象中,一定是一个十分威严的人,但是接触过廖俊波的人都知道,他看起来一点儿都不像官。

甚至他的女儿问道:“爸爸,你是镇里最大的人吗?”廖俊波笑着说:“我不是全镇最大的人,而是全镇最小的人,因为我是要为人民服务的人。”这句话一直深深地印在女儿的脑海里。

廖俊波对妻子十分温柔,每次不管工作再忙,他都会打电话给家里报平安,每天也会抽出时间和妻子女儿通话。他总会安慰妻子说:“你再等等,再等我十年,等我退休了,就做你和和女儿的保姆,每天服侍你们俩好不好?”每当他这么说,妻子都很感动。然而她却没能等来丈夫退休的那一天,共享天伦之乐。

一家三口也总说要一起出去旅行,可是却因为廖俊波的工作一拖再拖,最后他安慰妻子和女儿说:“要不你们俩去吧,你们回来之后告诉我有什么好玩的事讲给我听,好看的风景拍给我看,这样不就行了吗?等我退休之后,你们就带我再去重温一遍。”

妻子来到廖俊波工作过的办公室里,他用过的笔和看过的文件还躺在桌上,仿佛他还在一样。桌上还有他没看完的材料,没做完的工作,可是丈夫的身影却再也不会出现在这间办公室了。

桌上的行程表记录着廖俊波人生的最后一程,最后的45天里,有22个晚上在开会, 14个晚上外出招商赶路,最近的一次3天跑了四4个省,去了6家公司。

妻子清楚地记得廖俊波工作的最后一天早上,闹钟响了,他却没有丝毫动静。妻子叫他起床,廖俊波对妻子说自己好累,说着人还是慢慢地爬了起来,他的身子弓着趴在床头,缓了好一会儿,才从床上起来。妻子看他如此劳累,心疼地说让他在家休息,明天再去。廖俊波却说:“通知已经发下去了,大家都在等我,我怎么能临时不去呢?”说着又踏上了工作的路。

在廖俊波的带领之下,整个县的经济发展在全省来说都是上升幅度最大的。他的离去给同事们和群众们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甚至有的同事说:“我愿意代替他走,把他留下来,因为他的价值更大,能造福更多的人。人都是感情动物,他为群众为整个县付出了多少,所有人都有目共睹。他是一名战士!”

在廖俊波书记的追悼会上,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了悼念这位逝去的人民英雄。一个心中装着人民的人,人民也会永远把他放在心里。

廖俊波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让我先来”。他就是这样一个遇到困难和挫折面前第一个上的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群众。他工作过的地方都是基础比较差的,但在他的引导之下,都有了质的飞跃。他勇于承担、开拓进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