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之南,风起海珠!当下广州的 “江南时间”_广州_越秀_珠江

正值三月话“江南”,也是人间一美谈。

广州的“江南”,要从会展经济开始说起。

中国会展第一城,诞生了!

2022年,广州合计展览面积达到302.82万方,展会规模首次跃居全国首位,这是千年商都的闪耀时刻。

2023年新春伊始,广州会展更是狂飙式复苏!广州设计周、广州文交会、广州演交会、美博会、2023 inter airport国际机场展、广州家具博览会……正在或者即将开展。 ‍

更重磅的是,第133届广交会也将于4月15日全面恢复线下展!

会展活动的疯狂举办,给广州带来了巨大的人流、物流与资金流。数据显示,会展业在广州的带动效应是1:10,会展业每创造一元钱的收入,就会带动其他行业10元钱的营收。

正是凭借会展的强势拉动,最近一个月,广州连续30天稳居全国人口流入第一城(百度地图数据)。 ‍‍‍‍‍‍‍‍‍‍‍‍‍‍‍‍‍‍‍‍

这一次,位于珠江之南的海珠,立了大功! ‍

因为所有这些大型会展活动,几乎全部在海珠举办,海珠也因此成为广州城市形象新的代言人,以及引领全市经济复苏的领头羊。

海珠为什么突然站在了舞台的中央?这要从全球城市的一个普遍规律说起。

位于珠江南岸的琶洲

01

全球城市“江南水岸”的集体性崛起 ‍‍‍‍‍‍‍‍‍‍

广州亦在上演“江南style” ‍‍‍‍‍‍‍‍‍‍‍‍‍‍‍‍‍‍‍‍‍‍‍‍‍‍‍‍‍‍‍‍‍‍‍‍‍‍‍‍‍‍‍‍‍‍‍‍‍‍‍‍

展开全文

放眼全球,凡是大河穿越的城市,一江两岸都是城市的精华区域。 ‍‍‍‍‍‍‍‍‍‍‍

但两岸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而且一般都是“江北”胜于“江南”,伦敦、巴黎、首尔无不如是,这些城市的“江北”在发展时序上都比“江南”更早。

然而改变正在发生,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这些城市的江南水岸开始逆袭,伦敦南岸(泰晤士河之南)、巴黎左岸(塞纳河之南)、首尔江南区(汉江之南)凭借新兴产业、Newmoney人群的加盟,纷纷崛起,在全球大都市中演了一次又一次“江南stlye”的发展奇景。 ‍‍‍‍‍‍‍

作为大河穿越的城市,广州也不例外。

珠江是广州永恒的灵魂,但自古以来,一江两岸的发展并不均衡,广州有句古话叫做“宁要河北一张床、不要河南一间房”。

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珠江两岸这种不平衡的力量格局,才算开始扭转。1952年,广州市政府决定在“河南”的海珠,专门开辟一条大马路来建设工厂,“工业大道”这个名字横空出世。

在往后数十年时间里,这条工业大道蜚声全国,不仅生产出万宝牌电冰箱、虎头牌电池等风靡全国的日用品,还诞生了广州第一条万吨巨轮、中国第一台离心机等“大国重器”。

上世纪50年代的工业大道 图源:南方+

在此之前,海珠不过是越秀区的“睡城”,而在这之后,海珠终于有了大型产业布局,开启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腾飞。

但这还不够,2008年,中国第一展广交会展馆在越秀区兜兜转转几十年之后,终于走出老城区,整体搬到了海珠区的琶洲。很快,广交会成长为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成交效果最好的“中国第一展”。

会展业素有“城市的面包”和“经济晴雨表”之称,美国有一位市长曾这样形容货会展经济的:如果在一座城市举办会展,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该城市的上空撒美元。

为什么会这么讲?因为会展给城市经济带来“乘数效应”,西方经济学研究表明,会展经济每创造1美元收入就会带动其他行业9美元,而在广州,这个乘数效应更是达到1:10。

正是凭借广交会的赋能,海珠区实现了世界一流的会展经济集群效应,并开启了第二次腾飞。

琶洲会展中心 图源:南都

到2016年左右,科技强国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旋律,但广州突然发现自己只有CBD(中央商务区),没有CTD(中央科创区)。

于是,广州决定效仿北京、深圳等城市,集全市之力打造一个中央科创区(CTD),琶洲互联网集聚区横空出世,它被赋予了“全村的希望”。

2021年1月,粤港澳大湾区2020年“一号文”——《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印发,广州计划以琶洲(西区)为核心、以珠江为纽带,打造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

由此,海珠开启了第三次腾飞,它将以中央科创区(CTD)的身份与天河CBD平起平坐。

高楼林立的琶洲西区 图源:南方+

至此我们可以说,海珠已经完成了三次迭代,一场广州版的“江南style”正在震撼上演。

如果说工业大道是海珠1.0的象征,那么广交会是海珠2.0的象征,琶洲西区则是海珠3.0如果的象征,它们分别代表着广州的工业时代、贸易时代、科创时代。

02

海珠增速反超天河黄埔,带动豪宅市场

经过三次腾飞,海珠完成了从工业中心到贸易中心再到科创中心的三重迭代,成为广州高质量发展的象征。

数据已经在说明问题。

2022年底,海珠区的GDP达到2502.52亿元,反超白云,排名全市第五。这是很难的,要知道白云区的人口规模可是海珠的两倍多,土地面积更是海珠的8倍多。

不仅如此,海珠GDP的名义增速达到4.05%,超过天河黄埔,在中心六区中排名第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