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 奋蹄争春万象新_高质量_发展_亿元

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楼宇林立,科技引擎正发力。梁志远 摄

城央中轴,万象更新。2月3日,广州海珠区在广州市文化馆新馆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琶洲省级经开区揭牌仪式,以新的姿态、干的劲头、拼的决心,吹响“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动员号角。

从春天出发,一股务实之风搬到了这场大会上:琶洲省级经济开发区正式揭牌;17个重大项目动工、26个重大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额超828亿元;200余家企业代表齐坐一堂,18名企业家竞相表态,部门一把手集中亮诺,凝聚来自产业一线、基层一线的意识和智慧,将高质量发展转化为众人之责、人人之慧。

雄关漫道从头越,奋蹄争春正当时。

走过2022年,海珠乘着浩荡春风,擂起奋进催征的战鼓,动员全区上下坚定信心决心,把积蓄已久的发展意愿尽数释放,为高质量发展播下第一粒种子。

一季度开门红;全年GDP增长保7%争7.5%,固定资产投资超12%;谋划283个重大投资项目,总投资额达5413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力争增长18.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1200亿元……海珠区掷地有声立下新年新目标,全区职能部门、企业家们铆足劲头立决心、绘蓝图,只争朝夕加油干,勃发出拼经济、拼项目、拼发展的精气神,释放出快马加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

产业筑基争一流

自古江河育富饶,海珠历来得风气之先。

从万舸千帆的“千年商埠”、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黄埔古港到“中国对外贸易的窗口”广交会,从“一条工业大道撑起广州工业半边天”的百年工业遗址,到如今琶洲打造世界一流数字经济示范区,凭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海珠闯出了一段高质量发展的辉煌历程。

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上,将海珠改革发展置于中国式现代化大格局中思考和审视,便能充分认识其使命任务与资源禀赋。

一马当先,步步领先,唯有奋斗,争创一流。地处广州都市核心区、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黄金带、广州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这是海珠发展的先机。

展开全文

面向全国新一轮城市竞逐,广州需要“强心”。今年,广州提出塑造“一核引领、一廊贯通、三区五极、多园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雄踞“一核”(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之核心。

入驻企业超3.4万家,2022年营收突破4000亿元,引进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唯品会、科大讯飞等数十家数字经济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落地超200个产业链子项目,产业集聚效应日渐凸显,经济产出能力不断增强……琶洲是一片高“含金量”的数字经济热土,引领海珠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近三年平均增速超27%。

琶洲数字经济是海珠的产业底色,这是一座城区的“气质”所在。从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到省级经济开发区,发展能级跃升,为提振信心、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琶洲试验区力争实现营收4400亿元以上,企业总数新增2000家以上。”海珠区相关负责人在会上立下发展宏图,在广州现代化建设中当表率、打头阵、作示范。

抓平台、壮产业,厚植高质量发展之“根”。海珠提出,今年在算法、算力、数据三个方向全面发力,将琶洲算法国际大赛打造成世界性的大赛,建设区域领先的琶洲智能计算中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1200亿元,培育更多亿元级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以产业平台推动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招引扩容。

数字赋能风起潮涌,海珠恰逢时与势。楼宇林立、生机蓬勃的琶洲,科技引擎正发力,朝着世界一流数字经济示范区阔步前行,在锚定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勃发新气象。

政企协同抓项目

这是一次有鲜明特征的大会。政企协同、抓大项目,是海珠推进高质量发展之路打出的关键一招。

在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当天,百度飞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琶洲智算中心、琶洲实验室产业转化项目等26个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额超500亿元,集中在琶洲算谷类、总部及平台类、未来产业类等新兴产业,涵盖央企总部、元宇宙、合成生物、国际消费等细分领域。

这批优质项目的落地,是海珠区政企协同发力招大商的缩影。

春节后,海珠区政府部门密集走访了一批数字龙头企业和央企华南总部,参加民营企业家新春座谈会。“海珠共有10.69万家企业,企业兴则经济兴,无论国企还是民企、内资还是外资,无论规模大小,大家都是自己人、一家人、海珠人。”海珠区相关负责人深知,长期以来,正是广大企业扎根海珠发展,才支撑了经济增长、城区繁荣。

一座韧性十足的城区,恰能在诸多不确定中,聚拢一方烟火、焕发一片生机,呵护万千企业、迸发产业活力。

“广州是阿里在华南的大本营,海珠是我们在华南的家。”阿里巴巴广东总经理曾玮如是说道。2021年,位于琶洲的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此次签约落地的琶洲算谷智算中心(阿里云)项目将加快布局算法算力产业, 推动海珠经济建设和发展。

百度AI技术生态华南区域负责人曾旭东表示,今年上半年将建成运营全国最大的百度飞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并促进海珠区相关产业链的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带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蓬勃发展。

金鹰中国高级副总裁洪庆隆对海珠区的营商环境充满信心,继集团华南总部入驻海珠后,还透露将进一步将油脂化工和个人护理下游一体化项目、天然气贸易项目等落户海珠。

政企携手争落大项目,让每个企业有动力去想去试、有信心去闯去干,壮大了产业集群,让奋勇争先之姿在海珠奔涌成势。今年,海珠谋划引进283个重大投资项目,总投资达5413亿元,争取每季度都有好项目新引进、新落地,努力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好成绩。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不进则退。“希望全区企业、各职能部门、各街道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在各自领域、各自赛道上争创更多‘唯一’和‘第一’。”海珠区相关负责人提到。

砥砺前行争突围

知重负重、砥砺前行。在危与机、稳与进、攻与守的纵横捭阖中,海珠全区上下形成这一强烈共识。

面对城中村治理、产业转移等难题,海珠如何化危为机、行稳致远,让生态、生产、生活同步提质、相得益彰,这是一场大考。

滚石上山,担当为要。海珠到了要啃“硬骨头”的时候了。

今年以来,在省市区的几场重要会议中,广州新中轴线(海珠)的城中村改造问题多次被提上议程。在城市建设上出新招,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腾挪更多产业发展空间,海珠急需争突围。

海珠应如何振作起来、行动起来,努力勃发新气象、闯出新路来?海珠区主要负责人在多个场合表态,要拿出“三年工程锚定两年干”的劲头,力争把更多“作战图”“施工图”变为“实物量”“价值量”。

海珠区提出,将坚持“拆、治、兴”并举,以“一工程三行动”加快推进城中村系统治理、有机更新、升级改造。坚持以安全为导向,坚决大力整治城中村违法建设,今年内全面完成康鹭片区违法建设拆除工作,推动人居环境治理提升。加快推进城市新中轴南段及新滘路沿线等“一轴一路”区域的更新改造,有序推进中大纺织商圈产业转型升级和梯度有序转移提升。

海珠在应对挑战、攻坚克难中,不断探索新路径、激发新动能。海珠坚持工业回城“强心”,推动工业“入园上楼”,探索打造都市工业标杆区,大力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和楼宇竣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支撑。

“施工图”变“实景图”,利当前、惠长远。

海珠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已然绘就,惟有奋蹄争春、笃行不怠,敢字为先、干字当头,方能万象更新。

撰文:刘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