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价值第一的轮胎:超过玲珑轮胎,集团年营收突破200亿元_轮胎_品牌_亿元

2023年4月消息:Brand Finance发布了“2023全球轮胎品牌价值15强”。整体来看,日本、欧美品牌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品牌价值占比超过85%。日本、美国各有3个品牌上榜;其次是中国和印度,各有2个品牌入围;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各占1席。

排在第11-15位分别是赛轮(Sailun)、玲珑轮胎(LINGLONG TIRE)、MRF、固铂轮胎(Cooper Tire)和阿波罗轮胎(Apollo Tyres) 。赛轮上升一位,成为中国最具价值的轮胎品牌。

公开资料显示:赛轮集团成立于02年,在山东青岛/东营/潍坊、辽宁沈阳、越南、柬埔寨等地建有工厂,年产全钢子午线轮胎266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8800万条、非公路轮胎31万吨,产品畅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创始人兼董事长袁仲雪是从大学实验室走出来的,深知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得益于源源不断的研发投入,赛轮利用世界首创“化学炼胶”技术制备的新材料,自主研发出“液体黄金轮胎”,性能达到甚至超越国际轮胎品牌。

根据《中国橡胶》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橡胶工业百强企业”显示,赛轮集团年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大关(209.1亿元),超过玲珑轮胎,仅次于中策橡胶集团排名行业第二。

展开全文

遗憾的是,前十名里没有中国品牌的身影。尽管中国轮胎产量排在全球第一,但占据行业第一、二梯队的依旧是外资品牌。本土品牌大而不强,在2021年国内乘用车轮胎市场上,市占率不到35%,外资品牌则分走了65%的份额。

不过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对于轮胎的噪音、负荷、滚动阻力、耐磨性能、抗湿滑性、干地抓地力等要求更高。这对于中国轮胎厂商来说既是考验也是机遇,完全可以靠科技创新实现“弯道超车”。

6-10名没有发生变化,依次是倍耐力(Pirelli)、韩泰(HANKOOK)、优科豪马(Yokohama)、通伊欧轮胎(Toyo Tires)、佳通(Giti)。值得一提的是,优科豪马收购特瑞堡车轮系统 (TWS)预计将于上半年完成,届时公司将拥有完整覆盖农业、工程建筑、材料处理、采矿和两轮车辆等细分行业不同市场需求的轮胎产品线,非公路轮胎(OTR)业务规模扩大一倍。

数据显示,去年优科豪马销售额达到860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50亿元),同比增长28.3%;而特瑞堡车轮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32%至137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90亿元)。

固特异(Goodyear)与邓禄普(DUNLOP)互换位置,品牌价值分别为22.4亿美元、20.31亿美元。固特异成立于1898年,迄今已有125年历史,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阿克隆市,已在23个国家设立了57个相关机构,员工总数达7.4万人。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市场,成为率先来华投资建厂的西方轮胎企业。

前三甲地位稳固,日本普利司通(70.25亿美元)、德国大陆马牌(41.12亿美元)分列第2、3位.法国米其林以79.02亿美元的品牌价值连续第六年排名第一。去年集团销售额达到28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144亿元),同比增长20.2%。轮胎部门的营业利润为34亿欧元,占销售额的11.9%,这主要得益于OE原配胎的销售,以及卡客车胎和矿业轮胎客户的强劲需求。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