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刘嫖为什么称之为馆陶公主?汉文帝宠爱馆陶公主吗为什么馆陶公主嫁得还没绛侯公主好_馆陶_公主_太平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馆陶公主 馆陶 公主 太平

本文目录

  • 长公主刘嫖为什么称之为馆陶公主
  • 汉文帝宠爱馆陶公主吗为什么馆陶公主嫁得还没绛侯公主好
  • 西汉馆陶公主和大唐太平公主谁更风光显赫
  • 西汉馆陶公主和唐朝太平公主谁更厉害,结局如何
  • 西汉唯一的长公主馆陶公主,比皇帝还有权势,却为何会悲惨去世
  • 西汉馆陶公主和大唐太平公主谁更有权
  • 为何说汉代馆陶公主开启了公主养男宠之风
  • 同样是长公主,为何西汉馆陶公主权势远胜于平阳公主
  • 西汉馆陶公主和唐朝长宁公主谁更风光

长公主刘嫖为什么称之为馆陶公主

刘嫖(piāo),汉文帝有史料记载的两个女儿之一,窦皇后的唯一的亲生女儿,汉景帝唯一的同母姐姐,同时也是汉武帝的姑母兼岳母。刘嫖的生年不详,公元前180年,刘恒登基为帝。数月后,刘启被册立为太子,窦氏被立为皇后,刘嫖则为长公主。其封地在邯郸馆陶,位于现今的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所以也称为馆陶公主。

汉文帝宠爱馆陶公主吗为什么馆陶公主嫁得还没绛侯公主好

《史记》与《汉书》并没有表明汉文帝对两个公主的态度有差异,如果我们分析当时的政局,汉文帝当然更宠爱馆陶公主!
1.馆陶公主夫婿陈午,是汉朝堂邑侯陈婴的后代,堂邑是地名,有千户侯执掌行政权,主要管理冶铸事业,这位置在当时是肥差,甩其它千户侯好几街,富得流油。

又冷兵器时代,冶铁可是提升武备的关键因素,这个位子给了陈午,可见陈午的得天独厚.可谓隆恩盛宠啊,爱屋及乌的原因,说明馆陶公主受到宠溺。

2.绛侯公主嫁的是周胜,注意其父是开国功臣绛侯周勃;周勃:高祖称其“厚重少文”,能安汉定刘,享八千一百八十户食邑;周勃军功赫赫,官拜宰相,为开创汉王朝叱咤沙场、南征北战、屡立奇功。

历代开国元勋,建立了丰功伟绩后都有功高盖主之嫌,所以,绛侯公主嫁三朝老臣的儿子,其实是皇帝为让老臣站好位置,别惹是生非的手段;名副其实的政治婚姻,说穿了,绛侯公主只不过是礼品与纽带罢了.

3.绛侯公主没有馆陶公主受宠,有以下事实佐证,她的公公,一代名将周勃,后来以“莫须有”的罪名,被逮捕入狱,后虽释放回家,不久就郁郁而病死。

周勃的大儿子,绛侯公主的驸马周胜也死于一桩莫名其妙的命案;力挽狂澜、平定“七国之乱的“次子周亚夫,不仅受到景帝“不给筷子吃肉“的戏弄,还由于其子“偷买甲胄”的事被投入了监狱、秉性耿直的周恶夫绝食而死。

西汉馆陶公主和大唐太平公主谁更风光显赫

馆陶公主西汉文帝之女、景帝之妹、武帝姑母,历经三朝曾经风光一时,可惜最终还是因皇权斗争而凄凉落幕,女儿被废打入长门冷宫忧伤而死,她也失去了富贵荣华,但结局得以善终因病而死。大唐太平公主,父母、兄弟、侄儿都是天子,历经四朝显赫风生,还参与大唐三次大唐政变、曾权倾天下、富贵荣华也达到巅峰,但结局悲惨。败于皇权斗争,死于亲侄唐玄宗李隆基之手。谋反失败赐死府中、所有儿子除第三子外,其余皆被处死、党羽也全被杀。两位公主相比,大唐太平公主更风光显赫,结局也更惨。西汉馆陶公主地位、权力、成就都不如大唐太平公主,但结局比太平公主好。

西汉馆陶公主和唐朝太平公主谁更厉害,结局如何

谢谢悟空邀请

在那“女人无才便是德”的时代,两位公主能够权倾朝野,自有过人之处。

自古成王败寇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不管过程多艰辛,最后的结果才最重要。成功了,过程可以忽略不计。失败了,付出再多也是徒劳。就如太平公主,处心积虑想要成为另一个武则天。事败后,满朝文武无人愿提与她相关之事,避之唯恐不及。连具体是否安葬,如何安葬?也无人知晓。

相比太平公主的结局,西汉的馆陶公主算是得了个善终。不仅善终,生前还开创了古代皇室的“越始之礼”。

馆陶公主和太平公主谁更厉害

西汉被称为什么公主的,皆“以郡名者”,就是封邑的地方名加上公主二字。馆陶公主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刘彻,最终又让景帝易储,把刘彻送上了皇帝之位。

馆陶公主是汉景帝的姐姐,汉景帝早就立了长子刘荣为太子。刘荣的生母栗姬受汉景帝宠爱,对于馆陶公主经常给景帝献美女一事早就不满,儿子当了太子后,就愈发的对馆陶公主不放眼里。

馆陶公主也不是吃素的,干脆打起了另立太子之事。把自己最喜欢的女儿,嫁与太子刘荣的弟弟,胶东王刘彻。如此一来,既可延续女儿和家族的荣华富贵,又能扳倒栗姬,可谓一箭双雕。

之后,馆陶公主不断在弟弟景帝面前夸奖刘彻,同时,也不忘落井下石般说太子及栗姬的坏话。汉景本就对馆陶公主这个姐姐言听计从,馆陶公主说得多了,景帝对另立太子就有点摇摆不定。

某天,景帝和栗姬一起,问栗姬如果自己百年以后,是否会善待他的妃子和儿子?也怪这栗姬一时大脑缺氧,脑门烧掉了保险丝。冲口而出 : 不愿意。这回答反而坚定了汉景帝要另立太子。最终,景帝废了刘荣太子位,另立刘彻为太子,这就是日后的汉武帝。

馆陶公主因为是皇帝的姐姐,很多事情都能掌握在自己手里,要做出什么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阻力。

反观太平公主,两次婚姻作不了主就算了,偏又踫上个千年不遇强势的妈。等日渐成熟羽翼丰满之时,又杀出个上官婉儿遇事掣肘。

馆陶公主和太平公主,分属不同的朝代和地位,虽说馆陶公主使的是小伎俩,可她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光这一点,就比太平公主厉害。

西汉唯一的长公主馆陶公主,比皇帝还有权势,却为何会悲惨去世

馆陶公主刘嫖自出生到离世并不悲惨,相反她的一生过的是相当快意人生。只不过,在离世前有一个情感上挫折而已。

刘嫖,出生于藩王之家。父亲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三子代王刘恒,母亲窦漪房出身稍微卑微一些,但也有“良家子”的美誉。

公元前180年,掌控刘氏汉室15年之久的吕后离世,众功臣藩王子弟发起了诛除诸吕的大举动。事后,被诸吕拥立的汉少帝不为众人认可,经过多方商议,遂拥立代王刘恒为帝。

刘嫖也因此由藩国公主升至为汉朝公主,又因是长女,常被人称为长公主。

公主在当时都有独立的地段作为汤沐邑,从中收取赋税用作公主的日常开销,并设有专门的官员进行管理,包括公主的日常生活在内,刘嫖所要做的就是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就可以了。

刘嫖的封邑在馆陶,遵从以地代名的传统,刘嫖也时常被称为馆陶公主。

公主在享受国家给与的丰厚权利之外,还要承担国家的义务。

其实就一条,和亲。

或者与外族首领子弟结婚,或者是与朝中大臣子弟结婚。和亲的目的很简单,稳固统治。

刘嫖是比较幸运的,她是汉文帝刘恒的女儿。

汉高祖刘邦在“白登之围”后,原是决定用亲生女儿鲁元公主与匈奴和亲,遭到了吕后的一再哭求,刘邦不得不微微调整了一下,改用刘氏藩国女儿充当和亲对象,随着和亲次数的增加这个被迫的更改便形成了一个习惯。

所以,刘嫖不需要担心远嫁他乡。

刘嫖最终嫁与了堂邑侯陈午,并与之相继生下二男一女。

刘嫖是个要强的人,这与她的母亲窦漪房窦皇后的性格相近。

按照当时的律法,陈午过世之后,就由他的长子陈须继承封国和爵位,至于陈嬌是没有资格继承的,除非立下军功或者为国出了大力,才能得以封侯。陈嬌的出路只有为官这唯一途径,不然的话未来的生计都会成为问题。

最为麻烦的是女儿陈阿娇,身上流淌着出自于她的皇家血脉,她不愿女儿如同自己一样随意嫁给一个没什么权势只有侯爵的人,后半生如同自己一般操劳完婆家母家,还要忧心后辈子女的幸福,而自己毫无幸福可言。

她决心好好谋划一番。

能够入眼的却只有诸多的同姓藩王,以及一些功臣子弟,而在其中受到宠幸的也只有淮南王刘长,绛侯周勃,颖阴侯灌婴等人。还有人们口中的外戚,自己的舅舅窦长君和窦广国。

而这些人都是父亲汉文帝需要重点关照的人,毕竟此时大汉的天下都是握在这些人手中。尤其是在平定诸吕又拥立父亲登基的周勃,父亲已经与他结为亲家,将女儿嫁过去根本不合适。至于舅舅家,虽然子孙众多,却看不出能出现什么人才,只是周勃和灌婴一句话,就剥夺了舅舅家入朝为官的希望,常年与一些老头研究什么礼法,能有多大的出息。

就在刘嫖冥思苦想之际,汉文帝突然发布了一道诏令,让刘嫖所有计划,化为了泡影。此时是公元前177年,即汉文帝三年。

诏曰:“前日诏遣列侯之国,辞未行。丞相朕之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遂免丞相勃,遣就国。

昔日的重臣旦夕之间,成为了不问世事的富家翁。这让刘嫖忽然间清醒过来。日后的荣华富贵包括子孙的前程,还是在娘家人的身上。

那么,该怎么做呢?

父亲汉文帝被拥立为皇帝,关键的因素是由于祖父刘邦赋予的正统身份以及祖母薄姬性格低调家世简单。父亲虽然贵为天子,却不得不一再讨好众人,甚至不惜与之联姻,主要就是因为本宗的力量薄弱。

如果从这一方面入手的话,效果是不是好一些。

可是,父亲生性崇尚节俭,就连母后的衣物都要求不能碰到地面,如果力主为父亲增补后宫,这无疑会增加开销,父亲会同意?更何况,母亲能够接受的了吗?

最终,刘嫖决定先交好当今的太子刘启,代王刘武等一干兄弟。其他的,先看看情景再说。

事情一直拖到了汉文帝执政的末期才算理出一点头绪。

父亲汉文帝因一个梦,开始宠幸一个小郎官邓通,就因邓通像极了在梦中帮助汉文帝飞升成仙的神秘人。不仅加官进爵,而且赏赐了一座铜山,让他专业铸钱。就是为了破除许负等人对邓通做出的判断,说邓通日后会穷困潦倒,饿死在街头。

她与邓通交好,无非是想理顺父亲的关系,毕竟邓通天天围在父亲身边,能让父亲为之袒露身躯,供邓通用嘴为他进行治疗,吸取痈疮。

顺带可以知晓太子弟弟与父亲如何处理二人的关系,发掘弟弟刘启的兴趣爱好以及情绪的波动,自己可以趁机调整心态与之增进双方的情谊。

当然了,母后那里更需要多多的去走动。这是因为,不知何时母后的双眼开始出现问题,虽然多方医治,甚至邀请巫师帮助诊治,也是无法阻挡母后视力的消退,到了此时已是完全失明。

外面的一些风风雨雨,都需要她来转告。

其实,此时母后的情况,说走动不准确,更像是替父亲安抚母后。

父亲在宠幸邓通的同时,又相继纳取一干夫人姬妾,一些姬妾不顾廉耻,妄图依仗宠爱骑在母后的头上,欺负母后眼睛有问题,竟然与母后同起同坐,丝毫不将母后放在眼里,而父亲对此是视而不见,不去予以阻止,反而在母后面前是饮酒享乐。

此事自己无法处理,也不能向弟弟刘启述说,影响其在父亲心目中的地位。即便是说了也是无济于事,弟弟不会因此去得罪父亲的“枕边人”。此时刘启也是谨小慎微,生怕出丁点问题。前一段时间,还因与另一个弟弟梁王刘武只是在司马门未下车,就遭到了公车令张释之的弹劾,幸亏祖母薄后特意下诏赦免,才平定了这场风波。

但是父亲仍是在祖母那里承认了错误,承担了“教子不谨”的过错,并重重奖赏了张释之,提升为中大夫,大有继续重用的动向。

而母后如今受此大辱,作为儿女只能在一旁观看,实在是羞于启齿。不过好在有袁盎大人出面,痛批了父亲宠爱的慎夫人,为大家出了一口恶气。

然而,更为气人的却仍在后面,父亲竟然不安慰母后,反而去安慰慎夫人,并让慎夫人出五十斤金赏赐袁盎。本该有一个重责的场面出现的情景,竟演变成了“君明臣直”的戏码。

刘嫖觉得,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真正行得通的硬道理。

她决定再次改变策略,全力向太子刘启及未来的太子发动攻势。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病逝。太子刘启继位,史称汉景帝。尊薄太后为太皇太后,窦漪房窦皇后为皇太后。第二年三月,又册立皇子六人为王。

四月,太皇太后驾崩。

第三年正月,七国之乱爆发,波及大半个帝国。

三个月后,七国之乱被平定。

帝国的政局也因此发生了转变。

负责率军出征的太尉周亚夫及大将军窦婴成为了帝国威望所在,每日里车水马龙,宾客络绎不绝。

公元前153年,接受到众臣的提议,立栗姬所生的长子刘荣为太子,王娡王夫人所生的刘彻为胶东王。

刘嫖在此时不在观看,直接向栗姬提出了联姻的请求,为了保证此事能够成功,她附带了一个条件,就是不会在刘荣顺利接位上设置阻碍。

此时栗姬由于在朝堂上同时获得了大多数朝臣的支持,觉得无需在刘嫖这里浪费时间,她需要的是继续保持住眼前的局势即可,进一步来说,只要保留住大臣们的幻想,不立即联姻,从而显露出自己的偏好,就足以使刘荣顺利继位。

谁知,已经在权力面前一再低头的刘嫖并未就此停手,她开始寻求下一目标。

王娡在此时立刻抛出橄榄枝,表达出强烈的联姻意愿。

早在七国之乱之前,汉景帝曾经在酒后当着文武的面,在窦太后面前许诺,有意将皇位传给弟弟刘武。

这对于宠爱幼子的窦太后来说,不仅是孝道的问题,更是她可以继续一扫之前受辱的境况,扬眉于天下。窦太后是喜不自胜。

可是,未等汉景帝话音落下,窦太后的堂侄窦婴,立刻开口反对,认为天下是传自于高祖刘邦,而非汉景帝可以私相赠予的。

汉景帝顿时惊的酒醒,支吾含混了事。

可是,刘武却从此记挂在心,时不时做出举动讨好窦太后,期望窦太后施压来谋取皇位。

众臣对此是义愤不已,刘武遂派出杀手,袁盎因此丧命。刘武为了逃脱罪责,先是将手下推了出来抵罪,接着派出两波使者分别沟通王娡和刘嫖,一个直接劝谏汉景帝,一个告知窦太后,最终此事被强行平定。由于影响过于恶劣,群臣不再依附刘武,刘武也因此失去了竞争资格。

期间,还发生了一件琐事,汉景帝刘启继位之后,往日的极受刘嫖宠爱的邓通,出现了大的变故。先是被汉景帝剥夺官职,全部家财也被收回,已经是流落街头,终日不得一顿饱饭,刘嫖有感于邓通往日不经意间的相助,派人赠送了一些财物,希望邓通能就此渡过余生。谁知,汉景帝早已派人盯住邓通,发现有人赠送,立刻将其搜刮干净。刘嫖只好派人赠送衣食,邓通还是无法获取,最后竟真如相师预言的一般饥饿至死。

刘嫖突然明白,亲情和宠爱在权力面前是一文不值。遂与王娡达成了协议。如果刘嫖助王娡当上皇后,立王娡所生的独子刘彻为太子,那么刘彻必须娶刘嫖的女儿为后。

公元前150年正月,经过两年多的运作,太子刘荣被废。一个月后,王娡如愿以偿的成为了皇后,胶东王刘彻改立为太子。不久,刘嫖的女儿陈阿娇成为了太子妃。

刘嫖终于放下心来。回首其中的艰辛,可说是千难万难。

当时朝中支持原太子刘荣的包括朝中声望所在的周亚夫和窦婴。

条侯周亚夫时任丞相,魏其侯窦婴时任太子傅,一个功臣之后,一个外戚出身,又兼有大功于国,即便汉景帝想要直接出手废太子,也是不好下手,必须获得一方同意才好实施。

刘嫖想要改变这一局面,不会更容易。

她没有直接与周亚夫窦婴对抗。而是不断在汉景帝与窦太后面前讲述王娡母子的种种好处,并且在其中穿插栗姬的弱点。

栗姬主要的弱点就是朝中支持刘荣的占据了多数,使得栗姬有恃无恐,并对汉景帝假以颜色,致使汉景帝极为恐慌栗姬会成为第二个吕后,对刘氏宗室进行清剿,进而危及刘氏江山。

最终成为最后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是有人在朝堂上提出,册立栗姬为后。如此迫切且明目张胆要掌控刘氏江山,使得汉景帝大为恼怒,决心废除太子。

窦婴为此请病不朝,周亚夫多次劝阻汉景帝无果。其中,梁王刘武在朝见到窦太后时,又不断言说周亚夫的短处,这是因为在七国之乱时,周亚夫无视刘武的求助,放任吴楚大军围攻梁国,致使战后梁国元气大伤。

刘荣太子之位就在这样群而攻之的境况下朝不保夕。在有人请立栗姬为皇后之后,太子刘荣被废为临江王。不久,刘荣被酷吏郅都逼迫自杀。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刘启病死。太子刘彻继位,是为汉武帝。王娡升任皇太后。

刘嫖从刘彻被立为太子(公元前150年)到刘彻即位,这十年之中是她最为尊崇的一段时间,不仅拥立女儿为皇后,她的次子陈嬌也与王娡的三女隆虑公主结为夫妻,并获得了隆虑侯的爵位,可谓是亲上加亲,喜上加喜。

这一切都是经她一手促成。

公元前135年,窦太后离世,留下遗言,将家产悉数留给刘嫖,此时的刘嫖既富且贵。

可是,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女儿陈阿娇为太子妃,为皇后多年却一无所出。这种情况早有先例,弟弟汉景帝第一任的皇后薄氏,虽然出自于祖母薄太后家族,可是至死也是一无所出,薄太后一死,薄皇后便被废除。

这种血的教训历历在目,让刘嫖是忧心忡忡,风声鹤唳。

卫子夫的出现让刘嫖绷紧了神经,卫子夫在短短数年时间内接连为汉武帝生下两女,就在汉武帝调派物资遴选将领的时候,再次传出怀孕的消息。

刘嫖和陈皇后是怒不可遏,派人将卫青抓了起来,希望借此胁迫卫子夫。事情进行到一半就被卫青好友公孙敖破坏,功败垂成。

刘嫖正犹豫如何进行下一步时,平阳公主奉命前来劝勉。

刘嫖当时就破口大骂,“帝非我不得立,已而弃捐吾女,壹何不自喜而倍本乎!”

平阳公主好生劝慰,“用无子故废耳。”

刘嫖无奈之下,只得当做一个挽救的途径,陈皇后为此用药,耗费大量的金钱,与医钱凡九千万,然竟无子。陈皇后又心生一计,招揽南粤等地有名的巫师施法,又折腾了一段时间后,仍然无果。

公元前130年,汉武帝下诏,废除陈皇后,迁居长门宫。

刘嫖的天就此坍塌。

第二年,刘嫖的丈夫暴毙。

又过了一年,卫子夫生下刘据,被立为太子,同年卫子夫被立为后,之前汉武帝还下了一道诏令,在皇后所居住的长乐宫设置卫兵,拱卫皇后。

两年后,王娡王太后离世。

所有刘嫖能够借助并施展影响的地方悉数被堵死。

刘嫖失去了她最为看重的权势。

也就是在此时,一个美貌的少年走入了刘嫖的生活之中。

少年名叫董偃,性格温和友善。他的出现一下就安慰住了几乎万念俱灰的刘嫖。刘嫖将其视之为瑰宝,在汉武帝入府探望刘嫖时,刘嫖不顾礼法和世人看法,将其引荐给了汉武帝,就是为了给董偃一个名份。

汉武帝识趣的没有进行指责,并给董偃加封了一个称号,是为“主人翁”。

刘嫖在董偃的陪伴下,继续生活了十多年,后因东方朔的劝谏,汉武帝逐渐疏远了董偃,致使董偃的名声越发不堪,董偃因此郁郁而终。

公元前116年,刘嫖离世。

按照她的遗愿,与董偃合葬。

西汉馆陶公主和大唐太平公主谁更有权

封建王朝的公主是否拥有大权,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看国家大形势;第二,看公主个人和皇帝的亲密关系及其在政坛上的作为;第三,才是个人政治能力。

相对于一个王朝来讲我认为太平公主的权利远远超过西汉的馆陶公主,我们可以从这三个大的方面对比一下。(馆陶公主和太平公主剧照)

女性参政议政的大形势对比(西汉和大唐)。

唐朝是女性参政议政封建王朝时期的最高潮,有武则天这样一位真正的女性皇帝,女性的政治地位也空前提高。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女儿,很早就已经参与朝政,而且是正大光明的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太平公主经历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四朝,地位稳步提高,参与了唐朝这个时期很多重大事件,很多重要事件中处于主导地位。

而西汉馆陶公主刘嫖是汉景帝的姐姐,因为照顾失明的窦太后而获得窦太后的宠爱,更受到汉景帝的纵容,她要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大都都是通过自己的母亲窦太后来表达的。她为了保障自己子孙的荣华富贵,企图将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刘荣,结果遭到拒绝,因为馆陶公主经常向自己的弟弟贡献美女。馆陶公主只好向汉武帝的母亲王妃求亲,得到应允,全力支持汉武帝成为太子。(馆陶公主的女儿陈阿娇皇后,剧照)

当时汉朝的男女规定还是比较严格的,女性不得参政议政,除非太皇太后和太后等人,馆陶公主表达立太子的意愿只能求窦太后和汉景帝,对朝政是不能过多的干涉的。

太平公主和馆陶公主对所处朝代参政议政的深入程度来看,太平公主已经深入唐王朝的政治当中,而馆陶公主只是隐于背后,且不是决策者,只是旁敲侧击,汉景帝、汉武帝是不允许馆陶公主直接参与政事的。一对比,双方的优劣立刻展现出来。

两位公主和当时王朝皇帝及其朝廷的关系。

我们先看一下太平公主和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之间的关系。

从亲属关系上讲,太平公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是一母所生,关系不在话下,不过最是无情帝王家,这也只是一个参政的阶梯罢了。

武周后期,武则天召回自己的儿子李显为太子,武家和李家的矛盾凸显,势同水火,太平公主是武家的媳妇,但在政治上始终站队李家。

705年,太平公主参与“神龙政变”,诛杀“二张”(张昌宗兄弟),武则天禅位,李显为帝。太平公主因而获封“镇国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也由幕后走向了前台。

710年,太平公主派自己的儿子薛崇简和李隆基发动政变,消灭韦皇后、安乐公主及其政治盟友,太平公主打算立李重茂为帝,经过权衡利弊,拥立自己的哥哥李旦成了皇帝。李旦十分器重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并列,他用太平公主制衡太子隆基。唐睿宗时期,宰相七人,其中五人出自太平公主推荐,军队的将领也有一大部分依附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政坛崛起的助推人,唐睿宗剧照)

太平公主权倾朝野,唐睿宗控制不了,只得自己禅位给李隆基,而太平公主感受到威胁,企图推翻唐玄宗李隆基。这位政坛女强人遇到了人生的BUG,她意图谋反的事情被唐玄宗这个大BOSS知悉,快刀斩乱麻处理了太平公主一派,太平公主被逼自尽。

而馆陶公主只是依靠窦太后和汉景帝的宠爱,立了汉武帝为太子,她不敢也不能过多的参与朝廷内政,至于朝廷官员的任命,汉景帝、汉武帝父子也不可能让她插手过多,至多推荐几个人而已。她更多的期望是依靠自己的女儿陈阿娇皇后,获得家族的荣华富贵,朝廷内政在当时的情况下,它也不可能参与。

由此看来,馆陶公主更像一个和皇帝有亲近关系的贵妇人,依靠关系获得家族的荣华富贵,典型的良家妇女形象。而太平公主则是政坛女强人,她已经左右了唐睿宗时期的朝政,深深扎根在唐朝朝廷内部,权倾朝野。(唐玄宗像,天平公主的掘墓人)

馆陶公主和太平公主的政治能力对比。

馆陶公主左右政局主要通过汉景帝、窦太后、陈阿娇,从侧面影响朝廷,而且大都以其家族为利益所得者,私心比较重,所要求的政治获利并不多。

而太平公主被武则天培养成了一个政治多面手,她不以家族为利益出发点,而是想左右整个大唐的政局,第一个丈夫薛氏家族被灭让她清晰的了解了政治的可怕,第二任丈夫家族是武氏,太平公主的政治立场则是站在了李家皇室,具有女政治家的风采,如果跟随武氏家族,她的政治成就不会那么高,两任哥哥皇帝都不会信任她。

馆陶公主就是一个贵妇人,谋求的是家族的荣耀,太平公主的是一个政治家,她能左右唐睿宗那个时期的政局走向,双方高下立判。

为何说汉代馆陶公主开启了公主养男宠之风

馆陶公主的名字叫刘嫖,呃,光看名字就冥冥之中和那挡子事儿有着不解之缘。

馆陶公主开启了汉代公主养男宠的先河,更开启了皇家女子越礼的先河。

作为历史记载中的第一位汉长公主,她是汉文帝的女儿,汉景帝的同母姐姐,还是汉武帝的姑母兼婆婆,对了,“金屋藏娇”的女主角陈阿娇,就是馆陶公主的小女儿。

就是这么一个历经数朝位高权重的女人,却在60岁的时候放飞了自我,那一年,馆陶公主的丈夫陈午去世,寡居在家,她却迷恋上一个只有13岁的男孩董偃的美少年。

什么概念,就好比一个广场舞大妈,天天喊着Tfboys是她老公,简直辣眼睛啊!

董偃早早的便被这老太太给养在了府中,外出做随从,回府做内侍,时下人都对馆陶公主非常巴结,对董偃更是不敢怠慢,所以大家都尊称他“董君”。

后来,董偃成年后,害怕皇帝知道自己和大长公主的丑事,有人献策,让他和公主一起,主动献媚于汉武帝,然后再主动承认错误。

通过一系列讨好巴结,汉武帝知道了董偃和大长公主的事情,却并没有责怪,反而允许董偃常入宫中活动。

但东方朔却谏言,董偃私通公主,败坏风化,汉武帝也意识到了事情严重,便疏远了董偃。

董偃30岁郁郁而终,馆陶公主不久也病重缠身,临死时老太太留了个没羞没臊的遗愿:

不愿意和老公陈午合葬,要去和董偃地下相会。

反正老太太没羞没臊惯了,大家也都习惯了,也就照办了。

但馆陶公主的行为却像开启了潘多拉魔盒,从此开启了汉朝公主与人私通越礼的闸门。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同样是长公主,为何西汉馆陶公主权势远胜于平阳公主

俗话说得好,人比人,气死人。馆陶公主和平阳公主虽然都是贵为长公主,位同诸侯,但她们的人生境遇,却是相差甚远。

馆陶公主刘嫖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她虽是女儿身,但却是汉文帝刘恒的第一个孩子,是家中长女。而她的母亲窦漪房,更是刘恒最为宠爱的女人,不仅为刘恒生下了长女刘嫖,还有长子刘启以及次子刘武。在刘恒还是代王的时候,窦漪房母女,绝对是代国王室女眷中除了王太后薄夫人以外,地位最显赫的存在。

母亲窦漪房宠她,弟弟刘启敬她,幼年时期的刘嫖,就享受着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待遇。

公元前180年,随着诸吕被平,代王刘恒被迎立为帝,是为汉文帝。刘嫖一家的地位,迎来了一个质的攀升。母亲窦漪房被册封为皇后,弟弟刘启被册立为太子,而她自己也成了馆陶公主。凭借着母亲和弟弟的身份,再加上自己长女的优势,刘嫖在同辈诸位皇子公主中,依旧是地位尊崇。

后来,刘嫖下嫁给了堂邑侯陈午,而堂邑侯一脉,在朝中并不出众,仅仅只是一个普通列侯罢了。按理来说,嫁人之后的刘嫖,会逐渐远离朝堂,将主要身份从长公主变成侯爵夫人。

但是,刘嫖有个好母亲。她作为窦漪房的独女,一直都是备受宠爱。而窦漪房的其他两个儿子,一个是太子,需要忙于国事,一个是诸侯,需要到封国就藩,所以能经常陪在窦漪房身边的就只有刘嫖,于是窦漪房时长召刘嫖入宫中作伴。窦漪房去世之后,还将自己东宫所有的财富都留给了刘嫖。

俗话说得好,近水楼台先得月,因为和皇后亲近,时长入宫的缘故,刘嫖接触朝堂政事无疑是更加方便。文武百官就算是不看她刘嫖的面子,那也要估计皇后以及太子的颜面。所以刘嫖在朝中非常吃得开,陈家也跟着沾光。

汉文帝驾崩之后,刘嫖的地位更是进一步提升,作为皇帝的长姐,太后的独女,刘嫖不仅有着母亲的宠爱,还能得到弟弟的纵容。朝堂上下,任谁都得让她三分。

当然,也有不待见她的,比如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因为刘嫖这个当姐姐的,体贴弟弟私生活,经常会张罗着给汉景帝接受美丽的女子。对于栗姬来说,这无疑是在给她找情敌嘛,所以她对于刘嫖非常看不惯。

当然,看不惯刘嫖的人肯定不少,但是他们不会表现出来,而栗姬仗着汉景帝宠爱,加上儿子刘荣又是太子,所以并没有太多顾忌。当时刘嫖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想把女儿陈阿娇嫁给太子刘荣,以便于后面当皇后。但是栗姬因为不喜欢刘嫖,便拒绝了。

《史记》:长公主嫖有女,欲予为妃。栗姬妒,而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景帝,得贵幸,皆过栗姬,栗姬日怨怒,谢长公主,不许。

刘嫖是个记仇的人,她转头就把女儿许配给了当时还是胶东王的刘彻,然后在母亲和弟弟耳朵边上,时不时的说栗姬母子的坏话,并且极力夸张刘彻和王夫人。最终,太子刘荣被废,贬为临江王,栗姬因此而愤懑不平,最终抑郁而死。

在此之后,刘彻成为太子,并在汉景帝驾崩之后继位为帝,也就是咱们熟知的汉武帝。而刘嫖的女儿陈阿娇,也如愿当上了皇后。如此一来,刘嫖不仅仅是皇帝的姑母,更是汉朝的外戚,被尊称为窦太主,地位更加显赫。

当然了,刘嫖的结局并不好,因为女儿陈阿娇被废的缘故,其权势也逐渐衰落。不过,总的说来,刘嫖的一生还是非常的幸运的。凭借母亲、弟弟的权势,她可谓是出尽了风头,后世的公主里面,很难找出她这样的人了。

比如同样是贵为长公主的平阳公主,比起自己的姑母来,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平阳公主虽然也是皇帝的长姐,但她的出身其实并不好。因为在平阳公主小的时候,她的母亲王夫人,远没有当年窦漪房的那般地位。汉景帝刘户口本身也是个大猪蹄子,身边姬妾成群,王夫人只是其中之一。更为关键的是,最初汉景帝的太子是长子刘荣,而不是平阳公主的亲弟弟刘彻。所以,相较而言,平阳公主的起点要低上不少。

后来靠着姑母刘嫖帮忙,刘彻当了太子,并且成功继位当了皇帝。平阳公主这才从一个普通公主,变成了有着皇帝弟弟撑腰的“长公主”。然而,此时的平阳公主,地位权势依旧无法和当初的馆陶长公主相比,因为她没有窦漪房这样强势的母亲。

汉武帝初登基时,汉朝的大权还在太后窦漪房以及其身后的窦氏一族手中,太皇太后说的话,远比太后王娡和皇帝刘彻管用。即使王娡疼爱平阳公主,刘彻也维护姐姐,但他们说不上话啊,所以平阳公主在宫里的地位相对并不高。

后来好不容易等到窦太后去世,平阳公主却经历了一次人生的最大变故,她的夫君曹寿去世了。经历了一次丧夫之痛后,平阳公主估计也没有闲心再去谋取权势了。因为后来平阳公主改嫁汝阴侯夏侯颇,她不可能以汝阴侯夫人的身份,去为平阳侯一脉过多的争取利益。

当然,更为悲惨的还在后面。公元前115年,汝阴侯夏侯颇因罪自尽,封国被夺,平阳公主再度经历了一次家庭破碎。而且因为她和夏侯颇没有子嗣,而之前因为她的改嫁,又与平阳侯府疏离,如果不是宫里还有一个当皇帝的弟弟,平阳公主简直就成了孤家寡人。如此境遇,比之当初的刘嫖,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平阳公主也不像刘嫖那样,可以找个女儿出来,去和弟弟结为亲家。不过,平阳公主还是厉害,她为虽然没有当皇后的女儿,却有当皇后的侍女。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就是平阳公主送出去的。

而且平阳公主后来嫁给了大将军卫青,值得一提的是,卫青曾在平阳公主府上养马,当年的仆人成为主人的丈夫,也算一段佳话了。平阳公主去世之后,与卫青一起陪葬于茂陵,也算是一家团聚了。

西汉馆陶公主和唐朝长宁公主谁更风光

以小编个人觉得,馆陶公主似乎更为风光一些。二人的出身相当,又在不同的时代,其实并没有可比性,但是如果非要对二者进行比较一番,还是要数馆陶公主更为风光。

出身对比

馆陶公主(刘嫖):

汉文帝和窦漪房的长女,也是汉朝的第一位长公主,地位尊贵无比。馆陶公主生时历经三个皇帝,汉文帝刘恒(父亲)、汉景帝刘启(亲弟)和汉武帝刘彻(女婿),所以因其地位高贵也被尊称为馆陶长公主、窦太主等等。

长宁公主:

唐中宗李显和韦后的长女,也称为宁长公主。颇受帝后宠爱,是历史上少有的长宁封号的公主之一。

公主待遇规格对比

馆陶公主

馆陶公主下嫁给了堂邑侯陈午。在电视剧《美人心计》中,窦漪房因不想自己的女儿卷入后宫争斗,只希望其平稳的度过一生,所以将他下嫁给了别人,并没有给他的丈夫过高的官位。而在历史上,关于馆陶公主下嫁的原因并不可考,但是从后来馆陶公主的所作所为中可以看出,这位长公主也有很大的野心。

弟弟景帝在位期间,她就谋划要将自己的女儿陈阿娇许配给景帝的儿子刘彻,并以此来作为扶持刘彻上位的筹码。刘彻即位之后,果真对这位岳母的大力支持感恩戴德,加上女儿陈阿娇已经成为了武帝的皇后,她在宫中的地位已经达到了最高点,是无人能及的。

但是因为女儿陈阿娇在皇后之位多年均无所出,为人又善妒,身为母亲的馆陶公主多次为女儿出谋划策,后陈皇后因妒忌宠妃卫子夫行以巫蛊之术,被武帝罢黜。馆陶公主的权利才慢慢衰败。

馆陶公主的丈夫死后,她已经是六十多岁的高龄老妇,居然不顾世俗礼仪纳美貌年轻的男子为面首,这也是公主养面首的由来。

长宁公主

有单独的府卫,十步设一人守卫,并有骑兵加以巡逻。虽为公主,但是待遇比亲王还高,食邑2500户,是亲王的三倍数量之多。

在公主之位期间,穷尽奢侈,嫁予杨慎交作为丈夫之后,完全没有收敛公主脾性,大力扩充府邸,仰仗着母亲韦后的势力更是做了很多不义之事。

唐中宗很是重用韦后,然有武则天掌权的事情在前,韦后野心勃勃想要效仿武后称帝,于是大势收敛朝政,并纵容自己的女儿卖官卖爵,收敛钱财建立府邸。最后,李隆基发动了政变,韦后也被杀死于宫中贬为庶人。

韦后死后,长宁公主也无人庇佑,李隆基贬她的丈夫到绛州。长宁公主只好放弃刚刚建好的豪华府邸,与丈夫一同赴任。不久之后,杨慎交死了,公主改嫁为苏彦伯。长宁公主的死因历史不可考,但是想来她做下许多贪赃枉法之事,一定也是不得善终的结局

总结:

馆陶公主和长宁公主虽然属于不同朝代之人,但两者都是出身尊贵,且一生穷尽奢侈。馆陶公主野心勃勃,善于弄权,历经三位皇帝,权利地位已经不是长宁公主所能比得上的。而长宁公主没有参与过什么政治事件,仅仅是以母亲韦后作为靠山收敛些钱财,建立府邸,做些贪赃枉法的事情罢了。所以综合一下,还是馆陶公主更为风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