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课夫妻坚守深山26年,教出11个大学生,6个研究生1个博士_老师_两人_深山

教师一直以来便被认为是十分高尚的职业,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守着三尺讲台,不论时光变换,沧海沧田,一代一代的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茁壮成长,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自古以来,教师便一直受人尊敬。

可教师也是人,人身上具备的教师也有。面对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不同的老师往往也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其中有这样的一群老师,他们隐藏在深山之中,讲台下的学生不多,甚至很多还需要他们抽时间照顾。但他们毅然留在了这里,盼望着,盼望着,有朝一日,这些眼里带光的孩子能够走出深山。

这是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路途的遥远艰辛,吃穿住上的不便和简陋,这所有的困难他们都逐一战胜。有人说他们太傻,好的生活不去享受,偏偏去受罪;有人说他们好样的,这才是真正的老师。可究竟如何,恐怕只有他们知道,亦知道不会后悔。

杨昌强和罗荷珍便是这样的老师。他们是一对夫妻,有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甜蜜爱情。每个人对如何活得有意义看法不一,但他们两个却是一样。深山中的破旧讲台,一待便是26年,除却悲痛,更多的是幸福。

离不开的深山,离不开的学生

展开全文

杨昌强夫妻俩都是湖南省湘西泸溪县呈田村小学的代课教师。杨昌强是村里人,读书到高中毕业,几次高考都落榜了。罗荷珍是附近镇子上的,家境要比杨昌强要好,高考也是落榜。

两人起初并不相识。杨昌强为了维持生计,经常会在上课之外的时间帮附近村子里的人拍照,就是在拍照的时候,认识了罗荷珍。两人的学历相当,经历也有些相似,一来二去便熟络,互生爱意了。

杨昌强是在1990年成为呈田村的代课老师的。当时,他正在县里的打砂场干活,老校长找到他,说学校已经开学好几天了,可还有两个年级没人教。面前的老人一把抓住他的手,“你也是本村的,来接我的班吧。”

面对老校长的恳求,杨昌强没办法拒绝。他知道村子里的情况,也很疼爱和自己一样身处深山的孩子,再加上当时老师的福利好,他本人也还有再次高考的意愿,便索性答应了。

家里人知道后,喜悦中透露着哀叹。杨昌强的命并不好。在还小的时候,父亲不幸被山上的毒蛇咬了一口,就此瘫痪。母亲也在几年后,因为一场大病离开了人世。家里太穷,孩子又多。无奈,杨昌强的两个哥哥便被送走了,至今,都少有联络。

为了能够出人头地,杨昌强一边守着病床上的父亲,一边努力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为了村子里的第一个高中生。高考的时候,本来是可以靠着政策考上大学的。可上天捉弄,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袭来,杨昌强错过了最后的面试,落榜了。

罗荷珍是在之后才知道丈夫的故事。那个时候两人走得很近,关系也基本确定了。她听后泪雨俱下,告诉杨昌强,结婚吧,我心甘情愿跟着你。多年后,罗荷珍的母亲还说,嫁是没嫁错人,就是嫁错职业了。

1996年,杨昌强和罗荷珍的婚礼在村里举办。父老乡亲都来帮忙,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大家伙都很尊重学校里的老师,也告诉自家孩子,老师就是你的再生父母。

老校长自然也很开心,他知道,罗荷珍迟早也会成为学校的老师。结果也是如此,结婚不久,罗荷珍便也成为了呈田村的老师。

呈田村地处深山,有着几百户人家,散着落户在山里的各个地方。有的人家,离学校的距离足有几里远,路上还坎坷无比。有山崖,有乱石,还有湍急的河流。

本来,学校的老师除了杨昌强夫妇外,还有其他老师。可随着一天天过去,时日长了,终究一个个的受不了而离开。直到最后,整个学校只剩下他俩。他们想过离开吗?杨昌强说是想过的。

有次,他带着学生过河,一不小心脚底一滑,“扑通”一声,下巴磕到了尖尖的石头上,血顺着水流,学生们都吓哭了。杨昌强赶紧安慰,心底不禁想,自己走了,这些孩子谁管。像这样的经历,罗荷珍也经历过,丈夫想过的她也都想过。 孩子离不开他们,他们也离不开孩子。

山沟也能仰望星空

在深山里开学校,面对的困难有很多,路上的艰辛只是一方面。那几年,山里和镇上的交通不便,学生们要念的书也只能靠夫妻俩一步一步地背回来。学校里上下课的铃声是一根铁管发出的,那是杨昌强有次在路边捡的。

其实,环境差一点,心里还能接受,受不了的是亲戚的闲话。刚成为老师那会,两人拿着工资也算凑合,而且很体面。可后来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大城市挣得钱多,等他们骑着摩托回家时,大家伙都很羡慕。那个时候,杨昌强夫妇一个月的工资也才几百块钱。

借钱的亲戚就会暗自说些坏话。两人也有孩子,老人帮他们照顾时,也会气地说上一句,“没文化的都比你们活得好。”当然,有坚守自然便会有回报。如今,他们已在深山守护26年,夫妻俩培养了村子里两代人几千个孩子,出了11个大学生,6个研究生,还有一个留学博士。

他们回忆说,那个时候穷呀,连个地球仪都没有。就在桌子下面支根棍子,给学生讲课。孩子们倒也争气,小小的橘子仿佛真的成了地球,他们的眼光在上面转啊转,脚步最后也踏在了上面。

杨晴就是他们的一个学生。个子不高,看上去很瘦小,但学习很努力,最后考上了陕西师范大学,现在在长沙当老师。杨晴直到现在还记得是老师罗荷珍教会她写自己名字的。

学生徐朝和是走得最远的。高考时考上了天津大学,后来又考研考博,还去过新加坡,现在是重庆大学的教授。夫妻俩对这个学生记忆深刻,徐朝和的家境不好,家里的孩子又多,为了让他上学,姐姐和弟弟先后放弃了学业。 徐朝和也很坚强。杨昌强告诉他,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回报他们对你的付出。还好,徐朝和不负众望,从山沟走到了大城市。

像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每一个夫妻俩都记得特别清晰。他们经常在课堂上和学生说,外面的世界很大,只有你好好学习,才能走出山沟。学生们自然也一直记得老师,每逢过年,都会去家里聊聊天。经常说着说着,泪水就流了出来。有人虽身处山沟,可依然仰望星空。

做个“深山托梦人”就好

因为学校里的事情多,再加上交通不便,杨昌强夫妇很少外出,聚会就参加得更少了。有次,杨昌强想去参加高中同学聚会,罗荷珍就和丈夫吵了一架,不准他去,害怕同学嘲笑他。

和杨昌强同一届的,有的考上大学,成为了大学老师;有的走入政坛,成了某某高官;还有的下海经商,成了富商。罗荷珍不敢让丈夫去,成年的世界本就不容易,何必再去受那些刺激。

但这些只是小吵小闹,让他们真正担忧的是外面的变化。在山里待得久了,外面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夫妻俩却依然什么也不知道。

更让人心凉的是,随着课本的改革,一些新的词汇出现在书本上,孩子们问他们这些是什么,他们才发现自己也不知道。

2014年,杨昌强作为教师代表去往长沙参加会议,那是他迄今为止去的最远的地方,还因此住上了五星级酒店。城市里灯火繁华,车水马龙,杨昌强走在大街上,一边感慨世界的变化,一边又想念着山里的一切。

那次他还见到了歌手韩红,他问别人这是谁,人家都惊讶他不知道。组织上那次为了表扬他,还给他胸口戴了一朵大红花,杨昌强激动得眼泪往直外蹦,回家的一路都没摘下。这是他该得的荣誉。

去过一次外面了,杨昌强便开始学着用手机,这玩意虽然小,但装的东西可真多。有次偶然他发现“马云乡村教师奖”的消息,就和妻子商量,也报一个试试看,奖金不少,能缓解缓解家里的经济。

于是,两人便像孩子一样。晚上,打着台灯,在纸上一笔一画地写着,这二十几年的经历娓娓在纸上铺满。村长还告诉他们可以用镇上的打印机,这个既方便也快。夫妻俩也学着使用邮箱,学着做材料。

教师奖公布的前一个月,杨昌强得知他们入了围,消息也很快就在村子里传开了。大家伙都很开心,挨个去家里祝福他俩。之后还有记者前来采访,两人笑眯眯的,嘴巴笑得合不拢。

如今,两人依旧坚守在深山里。杨昌强自从有手机后,便经常看新闻。他一直坚信着,总有一日,山里的孩子都能走出去,都能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罗荷珍后来也学会了手机,还给自己取了一个网名“深山托梦人”,要问托的是什么梦?既是自己的梦,也是丈夫的梦。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