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向好,为何楼市却“纹丝不动”?真相令人深思_杠杆_楼市_居民

在这个春风拂暖的季节,全国各地都掀起了“救市”的政策大松绑热潮,降首付降利率、取消限购降门槛、加大购房补贴力度等,为购房者们量身打造的重大利好,但通过实际新房销量反应来看,楼市的“小阳春”并没有到来。

甚至不少人还觉得,楼市仿佛又倒回到了多年前的起点。诚然这些救市政策,不失为促进需求释放的良药,反而揣之,为何救市的政策络绎不绝,动作也越来越大,却仍然是投石击水,只泛涟漪,难掀波澜。商品房成交量、成交金额依然平淡乏味,甚至有些地方楼市还出现了“倒春寒”。

其实,通过深入分析,政策向好,楼市春江水未暖的真相大抵绕不开这些已形成的客观事实。

首先是居民的杠杆已趋近临界点。

所谓居民杠杆即为居民负债与GDP的占比。数值越大,杠杆率越高,负债越沉重,居民透支的资金越多,出现债务危机的概率会更高。在当下,可以说按揭买房的贷款在居民负债的比例中,几乎都占据着大头。因此居民的杠杆率大致等同于住房贷款撬动的杠杆率。

在过去二十年间,随着房价水涨船高,居民杠杆也在急速攀升。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杠杆率已从2000年的5%,直接攀涨至如今的62%。这个数值若再想加杠杆,空间已然不大。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居民的整体购买力早已过度透支,趋近上限,虽然贷款环境变得宽松,但总归还是要还的,经济压力并未实际减负,因此市场对政策的弹性并不买账。

展开全文

其二,宏观经济环境持续压缩,房地产市场难达预期,信心严重不足。

疫情的反复,如今已冲击到各行各业。降薪裁员、转型破产的现象已呈现散状喷发状态,这样一来,不管是企业还是家庭都快触碰到现金流的临界点了,随时面临断流的危险。对于有房贷的家庭来说,那就意味着要断供,所以这段时间指望银行能延迟还贷的呼声不绝于耳。大环境的不乐观,致使人们收入不断下降,从而对未来预期并不看好,大家都在勒紧腰带过日子,买房这件大事也就无限期搁置了。

其三,地方财政同样吃紧,让救市变得力不从心。

随着地方城市化发展进一步深入,地方财政对土地收入的依赖也更高,甚至在三四线城市地方财政对土地收入的倚重比例都超过了70%。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地土拍几乎都成了国有平台的独角戏,国资兜底拿地实质上并未为地方财政增加收入。反而只有支出,为扶持实体经济与技术人才,不断地提供支持与补贴,同时减税降租,当然还有抛开城市基建的预算成本,地方财政不断吃紧,再花精力、财力为房地产市场提供的纾困帮助,不难想象得到那种有心无力的无奈。

其四,房产市场供需两端的天平早已倾斜,住房存量过剩,购房需求不足。

房地产发展二十多年至今,我国的住房条件已经能基本满足人们的需求了,据国家统计局《中国住房存量报告:2021》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我国现有存量住房总共有6.8亿套。目前我国总人口是14亿,家庭平均规模为3.35人,也就是我国目前大概有4.17亿个家庭。每个家庭平均拥有1.63套房子,也就是说当下,房子平均来看是够住的。

而开发建设新人居项目的脚步却未减缓,这也导致了供应过剩,在整体上也就不存在住房紧缺的现象。但为什么还是有部分人感到住房紧缺?这其实是结构性的紧缺,即刚需和合理改善购房者感到紧缺,少数人手中却攥着两套或是多套房,这也就是前几年商品房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的原因,说到底就是有钱人玩的投资游戏。在当下房住不炒的基调下,加上市场萎靡,新房投资并没多少前景可言,不少人开始竞相抛售。

因此整个市场供应远大于求,且真正需求端又因收入、房价等问题无法快速释放,也是造成救市难的原因。

其实诸如众多一二线城市甚至是三四线城市的救市政策,只能在短期内让市场获得喘息的机会,但无法推动持续性的楼市健康向上发展。其实各地楼市都是各自为战,很多都是试探性地出台相关政策。更重要的一点是,目前救市政策仅局限在土地市场和客户市场,开发销售端的问题依然尖锐,房企融资渠道难,资金链依然紧张,这也造成了房企不拿地,购房者不买房的现状。

当然,我们仍寄期望于未来,楼市恢复元气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与其坐等市场缓慢回血,不如从改变自身做起,于房企而言调整营销策略,迭新产品高度,营造出差异化空间,市场好转,便能占得先机;于购房者而言,在保持理性的同时,在实打实地政策利好面前,也无须过渡观望,遵循自己需求,果断决断就好。

总之楼市正在经历周期较长的市场调适,下行的趋势不会一条路走到黑,房企和购房者的博弈与协同都始终存在,若能维持均衡,也不失为好的光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