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商鞅是带着《商君书》去的秦国,还是到秦国后创作了《商君书》他去秦国是去干什么的,成功了吗?商鞅和周显王什么关系_秦国_商鞅_魏国

本文目录

  • 你觉得商鞅是带着《商君书》去的秦国,还是到秦国后创作了《商君书》他去秦国是去干什么的,成功了吗
  • 商鞅和周显王什么关系
  • 商鞅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重大贡献
  • 商鞅变法在秦国如此受用,为何商鞅最终还是没有得到善终
  • 商鞅的师父是谁是鬼谷子吗
  • 卫鞅为什么改名为商鞅

你觉得商鞅是带着《商君书》去的秦国,还是到秦国后创作了《商君书》他去秦国是去干什么的,成功了吗

《商君书》,顾名思义,是商鞅变法的总结,商鞅去秦国前不可能有这么一部书,应该是后人根据商鞅变法整理而成。从名称中也可看出,用了商鞅的封号商君,以示尊敬。

至于商鞅去秦国干嘛,当然是去寻找工作机会了,魏王不用他,他就失业了,听说秦孝公求贤,他就去面试了,只是他的确有本事,变法成功,建立了不世之功。不可以以商鞅之死论商鞅之法的成败,他个人的遭遇是人的因素,但商鞅变法却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改革运动。

商鞅和周显王什么关系

商鞅和周周周显王的关系:

要知道两者的关系,先要知道二人的情况:

一、周显王介绍

周显王(本名姬扁,?-前321年),周安王之子,东周君主。 他执政期间,各个诸侯国的变法已经进入高潮,通过变法后,各个诸侯国实力逐渐变得强大,开始进入战争阶段,相互进行长期战争,相互吞并。公元前321年病死,庙号为显王。

二、商鞅介绍

商鞅(又称卫鞅、公孙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卫国国君后裔,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当时强国。他在秦国实施严刑峻法,重农抑商,还改革户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等。他还领兵收复了河西。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后,商鞅被公子虔指杀死。

三、两者之间关系

商鞅出生卫国,姓姬,有说是卫国国后裔,这种说法比较可信,因为卫国国姓是姬,而周显王也是姬姓。要看两者关系还要找出卫国的建立原因。

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文王幼子)于康邑,世称康叔。后周公(武王之弟)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定都朝歌。

也就是说,周朝的周武王和卫国的建国者康叔是兄弟关系。

商鞅是卫国出生,姬姓,国君后裔

结合两者关系得出:

周显王和商鞅是同一家族。

图片来源于网络。原创不易,点赞哦!

商鞅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重大贡献

1、商鞅最大的贡献是进行变法,增强秦国国力。

  2、商鞅简介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3、第一次变法

  《垦草令》在秦国成功实施后,秦孝公于公元前356年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秦国国内实行第一次变法 。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户籍制度 实行什伍连坐法、明令军法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二十等爵制、严惩私斗、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改法为律制定秦律、推行小家庭制等改革方略。

  4、第二次变法

  其主要内容有:开阡陌封疆,废井田,制辕田,允许土地私有及买卖 、推行县制、初为赋 、统一度量衡、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禁游宦之民 、执行分户令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居一室等改革方略。

  5、评价

  李斯: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附。

  司马迁:鞅去卫适秦,能明其术,强霸孝公,后世遵其法。

  桑弘羊: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余、夫商君起布衣,自魏入秦,期年而相之,革法明教,而秦人大治。故兵动而地割,兵休而国富…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商鞅变法在秦国如此受用,为何商鞅最终还是没有得到善终

商鞅没有善终,实在是秦理之中。(有画说话前来回答!)

为何?且听我说。商鞅没有善终,是事实。死前于秦有功,死后同样也有功!

死前之功大:兴农,练兵,立法‘强国

商鞅变法,得益于秦孝公求贤令。二人互相支撑,秦国面貌日新月异,国力渐强。终于使秦国逐步成为战国的一个大鳄。但因为变法改革,触动旧势力利益,而埋下祸根。又因为刑罚严厉,皇族也受酷刑,为日后受难种下苦果。但无论如何,死前其功巨大!

死后之功也大:报孝公知遇之恩,护文王贤君之名

逃亡到魏国被拒,甚至住宿也因秦人尊商鞅之法而被拒。回封地商,举邑兵攻郑(郑县,今华县,非郑国)。秦王发兵,失败被杀,运至都城车裂。这说明虽然秦孝文王命令缉拿商鞅,但也未太上心,否则早把商邑端了,哪还容你跑到边境又回得去。毕竟文王也是一代雄主,知商鞅为国忠心,于国有利。商鞅的大义,也不一般,知文王为难,干脆给个台阶,让文王好好集中精力治国,于是攻打郑地。否则以商鞅的聪明,隐姓埋名不为难,怎会干出这等蠢事!所以小编认为,实为用心良苦,报孝公知遇之恩,护文王贤君之名。死后其功也大!

于秦是大功而无善终,也在合理之中

为何?看秦惠文王,在商鞅死后,立刻以商鞅谋反查无实据为名,将告状的王公贵族及其党羽一举铲除绝后患,何等雷厉风行,与一开始追捕商鞅的效率不能比啊!这实际就是为商鞅平反。这下全国上下更加团结一致,继续推商鞅之法,占河西,定西域,建东进桥头阵地······秦惠文王其作为不在孝公之下。父子两人承上启下,商鞅一心助秦强大。三人之配合,实属最佳!

这就是小编认为的:“商鞅虽无善终,但在秦理之中”!这个秦理就是秦国强大的道理!不同意见,欢迎评论区留言,有留必回!感谢阅读,下回见!(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商鞅的师父是谁是鬼谷子吗

商鞅的师父是谁呢?笔者认为鬼谷子、尸子、公叔痤、赵良四人都是卫鞅的师父,只不是授业恩师是鬼谷子,实习师父是公叔痤,一句师是尸子,后期名义上的师父是赵良。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精英教育家,他虽没有出山主政带兵,但是他的弟子都是纵横无疆的政治军事家。比如有史记载的孙膑、庞涓、张仪、苏秦都是人中龙凤!

卫鞅是卫国公室旁支庶出子,传到他父亲那一代时,就成了一个文具商人了,当时著名的卫氏竹简就是卫鞅祖上生产的。他父亲去逝前将卫鞅送入大山之中,跟一位隐世高人学艺;根据卫鞅给秦孝公说的,他是先修兵学,后修法学的,最终成了法家的一代宗师。卫鞅从师的这位隐世高人没有正史记载是鬼谷子,但是从卫鞅的成就来看,必然就是鬼谷子。

卫鞅艺成后下山,进入魏国丞相府师从丞相公叔痤,这个公叔痤就是娶了魏国长公主,并挤走名将吴起的那个公叔痤。卫鞅选择跟公叔痤学艺,其实是为了熟悉魏国的政令法规、规章制度,更要学习法家先驱李悝的《法经》。公叔痤能教给卫鞅的东西很少,却给了卫鞅一个广阔的平台,最后他能引荐卫鞅进入魏国官场。当然公叔痤死前向魏惠王推荐了卫鞅,且说“用则重用,不用则杀之”。魏惠王是一个睁眼瞎,他认为国宝是珍珠,认为卫鞅不是名师高徒,于是放任了卫鞅出走秦国,不杀也不用。

卫鞅入秦前曾在齐国稷下学宫游历,当时的名士尸佼曾给卫鞅传授了一些理论,著名的就是时空观,其言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又有记载卫鞅在秦国变法时,尸佼是卫鞅重要的谋士,很多方略都会经过尸佼校定。商鞅变法成功后,儒家名士赵良曾去教导过商鞅,要求商君学习范蠡功成身退,还说了很多道理给商鞅听,不过商鞅没有采用。后来赵良就成了商鞅名义上的师父,到处说他自己是商鞅的老师。

卫鞅为什么改名为商鞅

最近我在研究战国史,商鞅的名字其实很有意思,我来详细说一下。

商鞅是一位改变中国历史的法学家、政治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改革家。这么厉害的人物竟然有四个名字,分别是:商鞅、商君、公孙鞅、卫鞅。那么这四个名字都是哪来的呢?

《史记》中关于商鞅的介绍颇多,赞美、肯定其的词语也不少。其中介绍他的来历时就说: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商鞅是卫国人,他姓姬,公孙氏,他是庶子身份。确切地说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妾生子。

卫国是从周朝建立后就开始分封的诸侯国,虽然不大,却是正统。卫国首任国君就是灭了商朝的周文王第九个儿子。从其介绍中“其祖本姬姓”就可以看出,他是周文王的后代是没有错的。

虽然是庶子,但商鞅是一位标准的根正苗红的富二代,权力地位唾手可得。商鞅的外出的原因也许是厌倦卫国王室争斗,也许卫国的逐渐没落让商鞅不得不出发寻找机会。公元前361年,《资治通鉴》记载商鞅开始出现在魏国,事于魏国相国公叔痤。

史记中刚开始记载他叫公孙鞅。因为他是公孙氏,商鞅刚到魏国时还没有发迹崛起,在王室朝堂没有地位,仅仅是公叔痤手下的一名小官,所以称之为公孙鞅。

后来,从魏国出走,跳槽到秦国齐孝公手下时,史记称之为卫鞅。这个称呼好像是刻意于与在魏国时工作的公孙鞅分开区别。

司马迁可能是想以此来区分商鞅在两国的遭遇和地位是十分不同的,所以使用了两个称呼。在魏国的商鞅“不显山不漏水”,在秦国秦孝公却拿他当个宝,这两个称呼既说明是不同的故事,又进行对比。

也有可能,卫鞅比公孙鞅更加有尊敬的称呼,商鞅开始仅仅为秦国客卿,所以叫卫鞅既显得尊贵,有符合当时他在秦国的身份。而且卫也代表了商鞅卫国王室的身份,更加有利于提升在秦国百官面前政见的分量和话语权。

后世为什么把公孙鞅和卫鞅改称商鞅了呢?

史记介绍时也称商鞅为“商君”,这源于这一个“商”字和一个“君”字。这个名字的由来就非常有意思了。

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了著名的“变法”改革,淡变法的成效并没有短时间内就显现出来,所以秦王只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封他为左庶长,并没有给他封地。

后来,齐国攻打魏国,掳走魏国太子申,杀死大将庞涓。商鞅劝秦王:秦国和魏国世仇,将来不是秦国吞了魏国,就是魏国吃了秦国。往前魏国强大,秦国的土地都被夺走。现在齐国打败魏国,我们此时进攻,一定能夺回那些失去的河西之地。待夺回失地再固守,魏国不敢怎么样,秦国却得到了巨大利益。

秦孝公十分赞同,派商鞅为将出征魏国。魏国派魏国公子卬前来迎战,商鞅送信去说:我最早在魏王手下,现在确实两国相攻。不如咱们见面会盟,开心地喝一顿酒,然后各自回家吧。

魏公子卬果然应约,谁知商鞅埋伏刺客杀手在宴席之上,虏获魏公子卬,随后带兵大破魏军。此战使魏国威风丧胆,刚刚被齐国打败的颓势还没消除,此时只能割地和解。魏惠王愤恨:早知道就听公叔痤的话,对商鞅不用则杀之。随后,魏国迁都大梁。

公元前340年,商鞅不但变法有用,还可以为将攻伐,可谓能文能武。因为大破魏军有功,收复大面积土地,秦国从此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秦孝公封“於、商十五邑”给商鞅,封号“商君”。“商”取自其封商地的意思。而“君”则在当时指地位非常高,功劳巨大的人。

商鞅的“商君”称号从此而来,后世为了详细区别,取其封地的“商”字,普遍把公孙鞅、卫鞅、商君叫为:商鞅。

参考资料:《史记》、《资治通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