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的篆书不同于秦小篆,他的篆书受谁的影响最深?如何评价李斯的小篆_李斯_篆书_小篆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李斯书法 李斯 篆书 小篆

本文目录

  • 邓石如的篆书不同于秦小篆,他的篆书受谁的影响最深
  • 如何评价李斯的小篆
  • 中国古今最好的书法作品,作者是谁堪称古今第一人
  • 秦朝丞相李斯在书法上有什么贡献
  • 指鹿为马的赵高,书法不比李斯差,为什么不被人提起
  • 李斯统一文字,推行小篆具有怎样的意义

邓石如的篆书不同于秦小篆,他的篆书受谁的影响最深

谢猴哥邀请。喔,悟空太高看我了,这问题太专业。能提这种问题,想必题主是字画、篆刻领域的朋友。小编作为门外汉,谈谈局外人的观点。

因有点缘分,所以回答。2016年一个饭局认识一位上海字画古董领域的老者,因东家是安庆人,便谈到邓石如(也是安庆人)。我也顺道学习了。


邓石如,人称大清篆刻第一人,尤擅篆隶,吴昌硕、赵之谦等人极为推崇。说起篆书就不得不提两个人:古代第一位书法家千古一相李斯,其小篆为后人模范;另一位是李阳冰:唐代书法家,继李斯后篆书第二人。

邓石如作为篆书第三人,主要受上述两位影响。

邓石如初学李阳冰,后临摹李斯的《峄山碑》、《泰山刻石》等几乎所有作品,还有李阳冰的《城隍庙碑》,据说半年临摹了20本不同名贴,博采众家之长。李斯《峄山碑》贴

李斯是丞相,书写风格必然正统、稳健、庄重,严谨而理性,文字颇有居高临下的丞相气势。但是,追求对称,过于整齐划一,“画”的痕迹仍在,缺乏变化、灵气和活力。

作为普及文字,最初篆书的规范性和实用性才是重点,而少了些观赏性和艺术性。当然,这并不能说是李斯的缺点,是时代和文字发展问题。

李阳冰《王艺娄》贴

李阳冰就是继承了李斯,并做出改进:加入折笔,并丰富同一部首在不同字上的变化,而不拘泥于常态。即在李斯理性和严谨基础上,变得更加感性和灵活,提高观赏性。

邓石如在李斯和李阳冰基础上更进一步:加入隶书,打破了篆书均匀的细线条和“绝对对称”感,转笔加力,不固守旧章,书写节奏自由明快。

邓石如可谓阅尽天下名贴,付出极大心思,量变引起质变,眼界大开,加上前有李阳冰的开拓可鉴,对篆书再次改进也是水到渠成。



小编观点:

小编认为邓石如篆书之精髓受秦篆和李斯影响更大,何况李阳冰也是李斯之追慕者。但,或许李阳冰让邓石如受到了启发,在对篆书改进和推动过程中,受李阳冰影响更大。

李斯推行并树立了篆书规范;李阳冰改进并丰富了篆书书写;邓石如博采众家之长并优化,让篆书从“阳春白雪”变得“通俗实用”。

小编毕竟是局外人,还请专业朋友指正。?

如何评价李斯的小篆

秦始皇统一文字李斯写了小篆的(仓颉篇)

是给全国的标准的小篆字帖

秦始皇玉玺李斯手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鸟篆

现在泰山 琅琊 会稽 留下来的石刻都是李斯写的

康有为评为时宗

中国古今最好的书法作品,作者是谁堪称古今第一人

在行书中,王羲之第一,在草书中怀素第一。其狂草书《自叙帖》似雅士舞剑,轻快自如,俊逸潇洒。神采飞扬。人称“天下第一草书。″

运笔象舞剑中的许多动作轨迹,如劈、刺、点、撩、崩、截、抹、穿、挑、提、绞、扫等。线条有力量变化,时而停顿、时而飞动、时而收、时而放。

在此帖中,线质圆润、线形细劲。结构灵活多变,如帖中有多个“不″字,形态不一样。结构空间处理以圆为主。

章法上纵行行气贯通,每行字的中轴线成不规则的折线形和曲线形。意境给人的感觉就像帖中所说的:“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通过精妙的狂草,也展示了他洒脱豪迈的个性。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评:“如狂风骤雨,如闪电雷鸣,溶天地万物之态,合宇宙阴阳之道,精彩频出,高潮叠起,这不可捉摸的线的精灵,溶化在《自叙帖》的黑白之间,呼之欲出,腾空欲飞。″

(上图狂草《自叙帖》为怀素所书,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秦朝丞相李斯在书法上有什么贡献

对于这个问题,我谈谈自己的观点,供各位网友参考之。

秦朝丞相李斯在书法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在大篆(金文)的基础创造了小篆,亦称“秦篆”,秦始皇将文字统一后,秦篆即成为秦国的官方文字。

上图为秦朝丞相李斯书的小篆《峄山刻石》。有人说秦篆没有艺术观赏性,但我的观点正好与之相反。秦篆是艺术观赏性最强的书体。我认为。

大家试想一下,古人创造出一种书体是何等的不容易啊!古人的智慧和胆略是不能低估的。特别是秦朝丞相李斯,他在汉字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做出的贡献是极大的!书法五体,李斯就创造了一体——秦篆,有这样贡献的人,在中国书法史上又有几人呢?

上图为秦朝丞相李斯受命于秦始皇而书的《会稽刻石》。《峄山刻石》和《会稽刻石》都是历史上的宏伟之作,影响力极大,这些都应该归功于李斯的发明和创造!

我曾经多次说过,学习篆书,就从李斯的《峄山刻石》和《会稽刻石》入手,至于秦朝之后的小篆,还是先不要碰的好。这叫取法乎上!明白?

上图为李刚田老师的篆书作品。据说,李刚田老师从学书法始,就是学的秦朝丞相李斯的小篆。李刚田老师还说,若学篆书,应先学小篆,再学金文。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欢迎各位网友留言和评论!

指鹿为马的赵高,书法不比李斯差,为什么不被人提起

谢邀。中国的审美哲学历来都与中国的倫理哲学相联系系在一起。早在先秦时代古人就提出了“修辞立其诚”的人品论,而汉朝杨雄“书为心画”的理论提出,正式把文学艺术与人品合二为一作为审美依据,来品鉴有艺术才华和成就的人物。

做为“指鹿为马”而在历史上大出其名的赵高,虽然在当朝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至现还有《爰历篇》留世),其篆书不比李斯差,甚至在李斯以上,但他操弄权术,把持朝纲,独断专行,祸害忠良的不耻德行,遭到秦国上下的深恶痛绝,既使是他的亲女儿都要与他断绝关系。而李斯做为宰相,忠君爱国,德高望重,虽然没有赵高的权力大,但深受天下人尊敬和爱戴。

按照汉已始品鉴人物的倫理标准,强调内在品德、性情气质、以及思想感情与其艺术的一致性,所以赵高的篆书再好,却被后世以人品问题而统统枪毙。而李斯受到后世倫理品鉴的表扬,其人其书当然也为后世所重,以至于在中国书法史上,李斯是秦朝书风的当之无愧的代表、领袖,而赵高往往不被人提起。

怱怱草就,不免谬漏,万望指正。

我是晋风愿与大家在书法艺术诗词楹联及人文知识等方面同学习互交流共进步!

李斯统一文字,推行小篆具有怎样的意义

谢谢头条邀请!

李斯丞相,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法家代表人物。

秦统一天下后,为秦始皇制定礼仪制度,他废除分封制,定行郡县制,以秦篆统一文字,小篆是由大篆简化而来的汉字书写形式,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范文字的产物。小篆的变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毛泽东主席赞赏李斯:“拥护秦始皇“且“主张法后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