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拍古装剧不说古汉语呢?你能听得懂多少古汉语_汉语_印欧_语族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古汉语 汉语 印欧 语族

本文目录

  • 为什么拍古装剧不说古汉语呢
  • 你能听得懂多少古汉语
  • 古汉语和印欧语有什么联系

为什么拍古装剧不说古汉语呢

谢邀 古装剧为什么不说古汉语,这里的古汉语我可以理解成文言文吗?那为什么古装剧为什么不说文言文,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剧组的工作难度。在现在的白话文时代,人们对文言文越来越陌生。如果古装剧说文言文,其难度不在白话文之下,因为现在的人对文言文很陌生,首先添加字幕就是一个问题,而一部电视剧下来会产生很多的繁体字,关键有些字很复杂,认识的人少之又少,而添加字幕的工作人员且不是要没日没夜的加班了;再者配音演员也不会很轻松,就好比,你不怎么说英语,突然叫你去配英语字幕你习惯吗

2.增加资金投入:古装剧得需要大量的台词,台词越多那些影视公司工作就越重,工作越重,那么被人收取的资金就越多,而剧组也想省点钱,以做少的成本才生更大的利润。所以剧组应该不会说文言文。

3.如果你真的想看文言文的电视剧也不是没有,以前那部很经典的老片子《三国》就是说文言文。

4.观众不易接受:大家都在说白话文,而你突然来一部文言文,那观众当然是看不懂的多啊,看的人不多,那收视率就很少,剧组就会亏本。

综上所述,现在古装剧出现文言文的影视可以说基本是看不到了,及时看也是少部分人看

你能听得懂多少古汉语

抱歉,古汉字还能看懂,古汉语真不知道该怎么说。

因为文字可以遗留千年,声音无法保存,我们只能推测古汉语发音是什么样的,却没有证据能够证实,或者说我们以为的古汉语发音,仅仅是我们以为的,并不一定是真的。

另外古代人口流动性小,又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可能同样的文字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发音,再者随着朝代的更替,同一地区的语言发音也有可能发生改变,所以个人认为现代能听懂古汉语的发音很难,毕竟没有个古代人站出来当听力测试员。

古汉语和印欧语有什么联系

汉语和印欧语有什么联系?

如果题主是问古汉语与印欧语之间有没有词汇的“借鉴”,也就是相互间的外来语,那“联系”肯定有,这至少从秦汉时期就开始了,比如佛教进入中国,就带来的大量的翻译词汇。

假若题主想问古汉语与印欧语有没有语言学上的任何关系,就完全没有。

按照王力先生的划分,1911年之前的汉语,都可以叫古汉语。但就本题目来说,可能还需要再往前“捯”,一直“捯”到汉语的起源。

语言学,现在已经是一门非常成熟的科学。如果大致划分,可以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前一种,是研究特定时间的某一特定语言;后一种,则通过历史探索某一特定语言的发展过程。

但不论是哪种研究方法,语言学中在一个问题上的认识是一致的,即语言有一些列的结构,其结构可进行分析并可系统地展示。

这种认识及研究导致的另一个重要共识,就是世界上的语言,就其原始母语来说,构成了不同的系谱分类。最高一级,是语系;在语系之下,往往再分为不同语支;继续向下,还包括不同语族和语种。

从这一点来说,古汉语,也包括现代汉语,都属于汉藏语系。这个语系,与印欧语系完全不相干——“不是一个妈生的,俩妈之间也没任何关系”。

汉藏语系,是世界上使用人数仅次于印欧语系的第二大语系。这个语系,包含300多种语言和方言。其中主要的语言有汉语、藏语和缅语。藏缅诸语言通行于西藏缅甸和喜马拉雅山地区。汉语及其方言,皆属汉语语族,自古以来使用于中国、海外华裔和移民,还包括周边一些国家和民族。

汉藏语系的诸语言,有很多明显的共同特征,其中多为类型性特征——单音节、有声调加词缀、首辅音交替、元音交替、词类不易确定、使用名量词或名词性类别词、词序限制严格,等等。

相应词汇中的语音符合,是汉藏诸语言有系谱关系而且同源的重要论据。

学者们基本赞同,汉语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约公元200年之前的前古典时期汉语;存在于约200-1920年之前的古典时期汉语;始于7世纪的后古典汉语时期汉语;从1911年开始的现代时期汉语。

公元前206-公元220年的汉代汉语,是古典汉语的基础,历经许多世纪几乎没有变化。古典汉语在结构上的特点,是所谓“文言”。但由于口语不断变化,文字的读音也随之改变,致使文言在使用中越来越难理解。最后,古典汉语作为真正语言的作用,终于被大大削弱了。不过实际上,古典汉语作为一种通用语一直延续使用到20世纪。

后古典时期汉语,源于公元7世纪唐代以后的民间语言,并长期与古典汉语并存。

后古典时期汉语的书面语、官话,相当部分进入了现代汉语。

印欧语系,是由通行于欧洲大部地区和欧洲移民区以及西南亚及南亚多数地区的诸语言组成的语系。

关于印欧语系的起源,学者们并没有找到足够的根据。只知道,印欧诸语言源于一种单一的无文献记载的语言。

学者们认为,这种单一的语言,5000多年前通行于黑海北部干草原地区;约于公元前第三千纪分裂为多种方言。这些方言随迁徙的大小部族到达了欧洲和亚洲,很快就发展成各自独立的语言。

有些印欧语言,留下了不同时期的文献。

此类过去和现在的语言,可分为以下的主要语族——安纳托利亚语族,其主要代表是赫梯语;印度-伊朗语族,包括梵语、阿维斯陀语、现代印地语和波斯语;希腊语族;意大利语族,包括拉丁语及其现代诸代表,亦即罗曼诸语言,其中有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及其他语言;日耳曼语族,包括哥特语、现代英语、德语、荷兰语和斯堪的纳维亚诸语言;亚美尼亚语族;凯尔特语族,包括爱尔兰语和威尔士语;阿尔巴尼亚语族;已消亡的吐火罗语族;波罗的语族,包括已消亡的古普鲁士语、现代拉脱维亚语和立陶宛语;斯拉夫语族,包括古教会斯拉夫语、俄语、捷克语、波兰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及其他语言。

但是有学者认为,波罗的语族和斯拉夫语族有许多共同特征,这两个语族可能有单独的波罗的-斯拉夫原始母语。

前面,已经说到了汉藏语系语言在音韵学上的特点。

如果把汉语和印欧语系的语法进行比较,还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明显区别。

比如,汉语和印欧语言的一个明显区别是没有形态变化。

这种差异,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在印欧语言里,词类的功能都非常单纯;在汉语里,由于没有时态变化,因而动词和形容词都不变形,这就不管在什么句法位置上出现,形式都一样。汉语的这一特点,造成了词类多功能的现象。

第二,印欧语言的句子和分句里,必须有限定式动词,而词组或短语里如果有动词的话,只能是非限定形式,而不能是限定形式。由此,句子和分句是一套构造原则,词组是另一套构造原则。汉语的动词没有限定式和非限定式问题,动词不论用在哪里,形式都一样,因此句子的构造原则与词组的构造原则是一致的,句子不过是独立的词组而已。

还比如,汉语与印欧语言的明显区别也表现在句法结构上。

第一,汉语的主谓结构与印欧语言的句子或分句不同,构造比较松散。这表现在主语后可以有停顿,甚至加上语气词。特别是,汉语口语里常常没有主语。汉语的主谓结构还可以充当谓语。

第二,从词序方面看,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所有的修饰语都必须放在被修饰成分的前面,这是与印欧语言不同的。

其实还有第三,但这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即动补结构是现代汉语里非常重要的一种句法构造。印欧语里也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格式。

总之,不论从哪个角度说,把汉语包括古汉语与印欧语系混为一谈,都是不科学的。以某些词汇发音相近论证古汉语与印欧语言谁从谁那里而来,可能会被语言学者们讥笑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