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所说的西凉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大唐西凉是什么地方_西凉_敦煌_甘肃省

本文目录

  • 三国演义中所说的西凉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 大唐西凉是什么地方
  • 西凉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哪个省
  • 古时的西凉马超所说的西凉,是指现今中国的哪一部份为何有人说西凉铁骑所向无敌
  • 三国里的西凉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三国演义中所说的西凉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一、狭义的西凉指凉州一带,凉州下辖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西平、西郡八郡。

金城郡:现在的甘肃省兰州市一带

武威郡:现在的甘肃省武威市一带

张掖郡:现在的甘肃省张掖市一带

酒泉郡:现在的甘肃省酒泉市一带

敦煌郡:现在的甘肃省敦煌市一带

西海郡:现在的青海省西海镇一带

西平郡:现在的青海省西宁、平安一带

西郡:现在的甘肃省金昌市以南、武威市以西

基本范围在甘肃中西部、青海东南部。基本在河西走廊一带,最西到敦煌。

二、广义的西凉还包括武都、陇西、汉阳、安定、北地、天水等郡,扩大到甘肃东部、宁夏一带。

武都郡:治下辨(今甘肃徽县一带)

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一带)

汉阳郡:治冀县(今日肃甘谷一带)

安定郡: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一带)

北地郡:治富平(今宁夏吴忠一带)

天水郡:治天水(今甘肃天水一带)

大唐西凉是什么地方

大唐西凉是现如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这个地方,自西汉建武威郡以来换了多次名字,匈奴族统治河西走廊时称姑臧,西汉占领后建武威郡,东汉称西凉,其疆域也时大时小,大时把大半甘肃都占了,还扩延周围几省,史称凉州。

西凉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哪个省

西凉国(400~421)为十六国之一,汉族李嵩所建,先后都敦煌、酒泉,统治区域在今甘肃省高台县以西及敦煌等地一带。

李嵩(351~417)字玄盛,小字长生,西汉“飞将军”李广之十六世孙,原籍陇西成纪(治今甘肃静宁县西南),先祖移居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世为西州右姓(豪右,指郡国有势力的强宗大族,后指士族中之高名大姓),世为官宦。

李嵩祖父李弇仕前凉(317~376)武王张轨,为武卫将军、天水太守,封安世亭侯。父亲李昶是位青年才俊,为凉世子侍讲,可惜十八岁早逝,李嵩为其遗腹子。

李嵩“少而好学,性沈敏宽和,美气度,通涉经史,尤善文义。及长,颇习武艺,诵孙吴兵法”。

后凉(386~403)太祖吕光龙飞二年(397)四月,吕光以败军之罪杀匈奴部帅沮渠罗仇,罗仇之侄、张掖卢水匈奴沮渠部首领沮渠蒙逊起兵反吕光,其堂兄沮渠男成举兵响应,进围后凉建康郡(治今甘肃省高台县西南),推建康太守段业为凉州牧、建康公。段业遂因利乘便建立了北凉(397~439;401年四月,段业杀沮渠男成,沮渠蒙逊起兵入张掖杀段业夺位,自称凉州牧、张掖公)。

段业以敦煌太守孟敏为沙州(治敦煌县,今甘肃敦煌市西南)刺史,任李嵩为效谷县(治今甘肃瓜州西)令。孟敏不久去世,沙州一时无主,敦煌护军郭谦等将领认为李嵩“温毅有惠政”,遂推其为宁朔将军、敦煌太守。李嵩推辞不过,遂应允,并遣使向段业请求委任。段业授李嵩为安西将军、敦煌太守、领护西胡校尉。

399年二月,段业即王位,自称凉王,改元天玺。

右卫将军索嗣进谗言于凉王段业,言李嵩不可信用,段业遂委派索嗣取代李嵩为敦煌太守,率领五百精骑西行赴任。

李嵩无端被解职,甚为惊讶疑惑,准备听命。效谷县令张邈与李嵩好友宋繇制止并鼓动道:“段王昏庸懦弱,正是英雄豪杰大有作为之时。将军占有一国现成的资业,为何拱手送给他人!索嗣倚仗自己是敦煌人,以为人心定会归附他,万不会料到将军会突然间抗拒之,可以一战将其擒获。”

李嵩纳其言,发兵击走索嗣,并上奏章请求段王诛杀索嗣。段业遂杀索嗣,并遣使向李嵩道歉;复进李嵩持节、都督凉兴以西诸军事、镇西将军、领护西夷校尉。

北凉天玺二年(400)十一月,北凉晋昌郡(治今甘肃省瓜州东南)太守唐瑶反叛段业,传檄六郡,共推李嵩为冠军大将军、沙州刺史、凉公,兼任敦煌太守。

李嵩遂据敦煌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公,改元庚子,大封开国功臣,西凉政权正式建立。

凉公李嵩发兵东征北凉的凉兴郡(治今甘肃瓜州东),并攻打玉门以西各城池,均克之。

西凉庚子五年(404)九月,西凉公李嵩立次子李歆为世子(亦称太子,帝王与诸侯的嫡子,后世则称继承王位、爵位者为世子)。

405年正月,西凉公李嵩自称为大将军、大都督,兼任秦、凉二州牧,改元建初。旋即迁都于酒泉,并徙胡、汉各族2.3万户于酒泉一带,以汉人一万户侨置会稽(治今甘肃瓜州境)、广夏二郡,余户分置武威、武兴与张掖三郡。

401年五月,北凉大将沮渠蒙逊杀凉王段业自立,称张掖公,后称河西王,将都城自张掖迁至姑臧(治今甘肃武威市)。其后北凉不断侵扰西凉,西凉国小力弱,力不能敌,故与其通和立盟。但沮渠蒙逊恃强背盟,仍屡侵不止,李嵩奋力抵抗,并称臣于东晋,贡使于后秦,以为外援。

李嵩安抚境内,重文修武,敦劝稼穑,保境安民,立侨郡以怀抚流民,河西一时复盛。

西凉盛时,有今甘肃省西部酒泉、敦煌一带,西抵新疆葱岭(旧时对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诸山的总称)。

西凉建初十三年(417)二月,西凉公李嵩病逝,时年六十七岁,谥武昭王,庙号太祖,葬建世陵。

世子李歆嗣位,改元嘉兴;称臣于东晋,受拜镇西大将军、酒泉公。

李歆继续同北凉作战。

嘉兴四年(420)七月,沮渠蒙逊诈言南伐西秦,意欲引诱李歆上钩出兵而伏击之。李歆果然中计,不听其母尹太后及武卫将军宋繇等固谏,轻率地倾师三万往攻北凉张掖。李歆率军进至蓼泉(在今甘肃张掖市境)遭到北凉军伏击,败死。沮渠蒙逊进占西凉国都酒泉。

都城酒泉失陷,李嵩第六子、敦煌太守李恂遂弃敦煌奔北山(今天山)。九月,李恂被郡人迎返敦煌,推为冠军将军、凉州刺史,改元永建,绍续西凉。

421年三月,沮渠蒙逊率军来攻,以水灌城,破敦煌,屠城。李恂自杀,西凉政权遂亡。

西凉共历三主,凡二十二年。

据《旧唐书》载,唐高祖李渊“其先为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嵩七代孙也”,李氏后人开创煌煌大唐,李嵩足可含笑九泉了。

图片皆选自网络。

古时的西凉马超所说的西凉,是指现今中国的哪一部份为何有人说西凉铁骑所向无敌

西凉准确来说应该叫凉州,因为位于中原的西边,又是苦寒之地,因此俗称西凉。

三国时凉州是天下十三州之一,下辖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西平、西郡八郡,位置包括今天的甘肃省大部、青海省一部分、内蒙古一部分、新疆一部分。

凉州西至今天的甘肃省敦煌市到玉门关一带,东到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北至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南到今青海省西宁市到甘肃省兰州市一带。

凉州地图呈一条东西走向的狭长走廊,著名的河西走廊便位于凉州,凉州是连接长安及中原地带通往西域的战略通道,沿凉州往西,出了玉门关就进入西域。并且凉州是离长安最近的出产战马的地区。

西凉处于苦寒之地,是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民族的交界处,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混居地。此地的汉人习俗大多与当时的羌、氐等少数民族类似。

马超所领的西凉铁骑大部分是汉人,另外也有一部分羌人,由于西凉产马,而民风剽悍、善斗勇战,并且一般士兵不从事生产,以抢劫为生,因此西凉铁骑骁勇善战,而且是职业军人。

与当时汉族骑兵比起来,西凉铁骑士兵从小学习骑射,不事生产,终日以抢劫为生,士兵单兵作战能力均强于汉族骑兵,但并非天下无敌。

西凉铁骑势力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以董卓为首,主要以东汉朝廷在凉州的政府军为主,而董卓的西凉军在十八路诸侯讨董时,曾被孙坚击败过,而且孙权还斩杀大将华雄。

另一部势力是以马腾、韩遂为首,主要以起义的叛军及部分羌兵为主,曹操西征时以离间计大破马腾、韩遂,马腾、韩遂后来被曹操迁到京城作官,于是马超带领这部分势力,后来还是被曹操击败,可见西凉铁骑虽强,但并非所向无敌。

三国里的西凉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市辖区)

  西凉军,出自《三国演义》,是汉末三国时期对凉州军的称呼。西凉军有两支,一支是凉州军阀董卓的部队(凉州政府军),董卓死后由部将李傕率领。另一支是马腾、韩遂的部队(凉州起义军),后马超继任西凉军首领。凉州地处汉、羌边界,民风剽悍,悍不畏死。自古陇右精骑便横行天下,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见《京师为张轨歌》,《诗纪》四十三作《凉州大马歌》)。秦始皇得之,便扫平六国,唐太宗得之,便虎视天下。后马超凭借西凉军的威猛,与曹操六战渭水,杀的曹操割须弃袍,狼狈逃窜。可见西凉军战斗力之强。

  三国

  三国时,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十月,文帝曹丕重置凉州,辖武威等七郡,州治武威郡姑臧县,武威郡辖9县。西晋时,马隆任武威郡太守时辖7县。东晋十六国时,河西进入了“五凉割据”时期,武威郡辖9县,其中姑臧县曾是“五凉”中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的都城。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