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的典故?王昭君出塞的原因是什么_匈奴_单于_昭君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昭君出塞 匈奴 单于 昭君

昭君出塞的典故

王昭君是西汉时期的宫女,她长得美若天仙,有闭月羞花之美貌,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当时,塞外的匈奴势力很大,经常到汉朝统治的地区抢劫,侵扰不断,弄得边境地区的民不聊生。汉朝统治者为了边境的安全,不得不同匈奴大单于采取和亲的措施。汉元帝的后宫嫔妃众多,他喜欢让画师给每一位宫女画像用来选择漂亮的宫女来陪侍。那时,皇上养着许多画师,宫女们为了能陪侍皇上,就暗地给画师送礼,因此,这些画师都富得流油。由于王昭君拒绝给画师送礼,画师毛延寿就没有按她的实际美貌来画像,这样,皇上就没有看到她美貌的画像。碰巧这时匈奴的大单于来商量和亲了,皇上便把王昭君许配给了匈奴的大单于。等到皇上召见王昭君时,发现她竟如此美丽,后宫佳丽三千,没有一个能赶上她的。如此美貌的仙女竟要离开自己,送给匈奴大单于,心里万分不舍,本想要反悔,换成其他人,但因为匈奴大单于已见到过王昭君,皇上金口玉言,怕反悔影响不好,最后只能忍痛割爱,把王昭君送给了匈奴大单于。等匈奴大单于人带着王昭君走后,皇上立即把所有的画师全部杀掉了。此后,王昭君就离开了汉朝地界,来到了匈奴统治的塞外草原,嫁给了匈奴的大单于。过了没多久,大单于病死了。王昭君写信,请示汉朝皇上,皇上要王昭君按照匈奴的习俗又嫁给了大单于的长子。她在那还生了两三个孩子。王昭君出塞与匈奴和亲,使得汉朝和匈奴之间多年没有战争,为汉朝人民的安定做出了巨大贡献。时至今日,人们还在怀念她。这便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王昭君出塞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自告奋勇”

《后汉书》记载“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意思是王昭君因为入宫多年未得皇帝恩幸,心中积满悲怨,于是在呼韩邪来朝时,主动地请求去匈奴和亲,“昭君出塞”完全是个人原因,甚至有些意气用事的成分在里面。

二是“奸人所害”

《西京杂记》记载一个叫毛延寿的画工,因为昭君不肯贿赂他,就把昭君画得很丑。匈奴入朝求亲,皇上存私心把一个丑女送到塞外去,就点了图画上最丑的女人王昭君,谁知道等到王昭君出来一亮相:“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娴雅”。

皇帝后悔莫及,又不能失信于人,只好将王昭君送出塞外,然后把牵涉此事的画工统统杀了。这就不仅不承认昭君的自主选择,甚至假想了一个外力,暗示昭君被丑化才导致了悲惨命运。

扩展资料

“昭君出塞”确是一个女人聪明的选择。理由有二,其一:从个人角度来说,大家都知道过去的皇帝动辄后宫佳丽三千,再加上一些专宠的,很多女子入宫之后终其一生也见不到皇帝一面。

她以自己在汉宫最后最美丽的一次亮相,告诫所有的姐妹:命运掌握在皇帝的手里,也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与其在这监狱般的汉宫里幽闭至死,不如远赴大漠,开始艰苦但是更富有挑战力的新生。

虽然荒漠条件艰苦,但是作为一个女人,总可以生儿育女,享受天伦之乐,有什么比做一个完整的女人更值得女人去追求呢?

其二:从国家大局来说,在王昭君两次婚姻过程中,汉强匈弱格局并没有改变,汉匈双方关系也处于良好发展时期。因此,匈奴社会包括呼韩邪和复株累单于,都对王昭君尊崇和爱戴。

王昭君“宁胡阏氏”封号,“宁胡”意思是匈奴安宁,“阏氏”意思是王的妻子,也就是王妃,这也表明她在匈奴社会所获得的地位。对汉朝来说,通过安抚匈奴实现北部边境持久安宁,特别是通过匈奴保持通往西域“丝绸之路”畅通,意义无疑十分重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