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简介(郭沫若去世后,他的妻子为何会自杀)_郭沫若_去世_自杀

本文目录

  • 郭沫若去世后,他的妻子为何会自杀
  • 郭沫若简介及代表作品

郭沫若去世后,他的妻子为何会自杀

历史学家、文化大师郭沫若先生年轻的时候在个人感情方面可是一位浪子。

1912年,20岁的郭沫若走进了他人生的第一场婚姻,新娘子叫张琼华,年纪还长他两岁,与大多数在那个时代接受过新式学堂教育的年轻人一样,郭沫若不对这种包办婚姻抱有一丝好感。仅仅五天的“新婚生活”之后,郭沫若就离开了家乡,张琼华独自一人在家里侍奉公婆,养老送终。

1939年,在父亲去世之际,郭沫若回乡奔丧时见到过她,并给这位已经给他受了27年活寡的不幸女人鞠躬致歉。

通过张琼华与郭母的这张合照,可以看出张琼华低眉顺眼,是一个普通的居家女子。她后来寿享90岁,在老家无疾而终。

在郭沫若赴日留学期间,有一位叫佐藤富子的日本姑娘与他陷入了爱情,为了与他结合,甚至不惜与自己的父母决裂,她后来改名“郭安娜”,以示为中国人的妻子。

郭安娜为郭沫若生了五名子女,后来全面抗战爆发,郭沫若返回国内,前期收到丈夫的两封信之后,郭沫若杳无音讯,郭安娜只好含辛茹苦,独自抚养四男一女长大。建国前一年她到上海来找过郭沫若,但此时的郭沫若已经与别人结婚生子,对她采取了回避的态度,郭安娜只好洒泪放弃。

建国后,郭安娜始终觉得几个子女是中国人,便把他们都带回了中国,在总理的帮助下,她获得了中国国籍,落户到了大连市。她去世于1995年,享寿101岁,临死之前,还把几百万日元的存款全部捐给了这个她生活了四十几年的国家。

郭沫若的第三次婚姻,就是郭安娜来中国时所听到的“新人”于立群,题目中的郭沫若死后自杀的夫人也正是她。

于立群出身于官宦之家,年仅十四岁的时候就考进了上海明月歌舞剧社,之后又读过上海电影学校,成为上海滩上的话剧、电影双栖明星。

有趣的是,于立群第一次与郭沫若见面的身份却是小姨子,因为郭沫若之前与她的姐姐于立忱曾经有过一段热烈的交往,于立群是给郭沫若送姐姐的情信。这时的于立忱却早已香消玉殒了,说起来与郭沫若仍有莫大的关系。

于立忱担任《大公报》驻日本记者期间,居所距离郭家不远,当时她身患肺病,来到日本半是求医半是工作,结识郭沫若后,郭沫若与她产生了一段忘年的感情。后来于立忱回国后,于1937年5月,自缢身亡。

据与于立忱有交往的女兵作家谢冰莹晚年的回忆,于立忱自杀之前做了一次人流手术,并透漏给她始作俑者正是郭沫若,按照谢冰莹的说法,于立忱之死固然有病痛折磨有关,但郭沫若也难逃干系。

郭沫若初见于立群时,或许是对她姐姐的愧疚之情,也可能夹杂了情愫的转移,总之很快陷入了对于立群的热恋之中,两人很快同居。

1939年,这段感情瓜熟蒂落,在周恩来的主婚下,两人在重庆举办了婚礼,主婚人还风趣又善意的提醒郭沫若:“希望这是你的最后一次婚礼哟!”

时光一去不复返,1978年6月12日,一代大师郭沫若去世,然而仅仅在半年之后,于立群也自杀身亡。个中缘由,无人得知,但总有些浮光掠影隐隐闪现。

首先,于立群在郭沫若病重的几年中,也曾多次住院,患有很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和心脏疾病,说是饱受病痛折磨也不为夸张。

其次,两个儿子郭世英、郭民英在之前那段苦难岁月中都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与命运抗争,这对夫妻俩人的精神打击不可谓不重大。

最后,也有一种说法是,在郭沫若死后半年,她偶然得知了自己的姐姐与郭沫若之间的一段往事,获悉陪伴自己多年的丈夫竟是姐姐自缢身亡的重要因素,精神遂崩摧在了那一刻。

郭沫若先生年轻时代浪漫多情,据称他也曾与他写的长篇小说《骑士》女主人公的原黄慕兰、彭漪兰都曾发生过一段真挚的感情。两位女士后来都寿享百年,黄慕兰活到了110岁(2017年去世),彭漪兰103岁那年仍然接受过文化界人士的拜访。

郭沫若简介及代表作品

1、《女神》

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

2、《星空》

《星空》是郭沫若创作的诗歌,载于1923年出版的诗集《序诗》中。其不再礼赞“光芒万丈的太阳”,而是仰望幽光闪烁的“星空”,不再是要“赤裸着双脚”,永远和地球“母亲”相亲,而是羡慕“天上的街市”。

3、《南冠草》

《南冠草》是郭沫若1943年作于重庆的一部历史剧,所写内容是明末夏完淳抗清事迹。《南冠草》也是越剧历史剧。建华(毕华琪)1953年根据郭沫若同名话剧本改编。

4、《高渐离》

《高渐离》是郭沫若同志一九四二年的作品,原名《筑》,初版于一九四六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于一九五七年根据一九五四年新文艺出版社版,经作者作了较大的修订,收入《沫若文集》,并改名为《高渐离》。

5、《十批判书》

《十批判书》作者是郭沫若,由中国华侨出版社于2008年正式出版,讲述了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以后,专制政体被推翻了,这是一项非常巨大的历史进步。在文化学术方面,儒学独尊的局面也相对地被打破了,因而学术思想呈现了相当活泼的景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