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才能不分伯仲,杜甫一首律诗太过经典,李白看后都得摇头_律诗_杜甫_绝句

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学股市要从娃娃做起,所以我国还在牙牙学语的小孩子就已经开始背古诗了。古诗产出最繁盛的年代当属唐朝,李白、杜甫、杜牧这一群神仙诗人,把唐朝的文学推向巅峰。

当然古诗也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分很多种类,在盛唐时期,最流行的当属格律诗,格律诗又被细分成绝句和律诗。

正所谓绝句是传统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律诗通常指的是“五言律诗”、“七言律诗”这些。也就是说我们普通人只要看一首诗每句的字数,就能判断是五言还是七言。但是如何判断绝句和律诗就需要一番工夫了。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首被誉为第一七言律诗的唐诗,可谓是七言中的满分作文模板,这便是诗人杜甫的《登高》。

说到七言律诗,可能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是崔颢的一首《黄鹤楼》。这首《黄鹤楼》当年可是连李白都感叹写得好,写得妙。我们都知道杜甫和李白虽然都是唐代著名诗人,但两人的诗歌风格却完全不一样。

展开全文

李白记录盛唐风貌,浪漫至上,而杜甫却写尽晚唐的荒凉,将民间疾苦写成诗句。很多人言李白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的确,他的诗句给人慰藉。但小编却觉得杜甫更加伟大,因为他敢于直面赤裸的真相,敢于记录民间疾苦。正因他的诗句,我们可以穿越时空看到千百年前在战争中沉浮的百姓,感谢他记录了历史。

杜甫在创作《登高》这首诗的时候,便是唐代最动乱的时期—安史之乱。国破山河在,杜甫的后半生见证了唐朝的陨落。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的《登高》,更显得情感厚重。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杜甫的最为人知的作品,更是七言律诗的经典佳作。这首诗设计的十分精巧,前段写景,后段写情,对仗工整,由秋日悲凉之景过渡到杜甫晚年的悲凉景色。实在是难以超越的经典中的经典,就连李白看了都得摇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