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勾画“渔阳豪侠地”_出塞_东吴_击鼓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豪侠 勾画 杜甫 出塞 东吴 击鼓

《全唐诗》第四函第三册有唐杜甫五言古诗《后出塞》。《后出塞》共有五首,其之四云:“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云帆转辽海,稉稻来东吴。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唐代天津大部地区属于渔阳郡,正是安禄山起兵之地。杜甫于天宝年间分别作《前出塞》九首、《后出塞》五首,皆通过征夫的口吻反映征戍生活,勾画了北疆的山川风貌。其中“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和“云帆转辽海,稉稻来东吴。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既描绘了唐代天津一带的自然景观,也反映出当时这里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矛盾。诗的最后有“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句,说明安禄山在反叛前已十分骄横。《全唐诗》于是诗后小注云:“初,禄山逆节渐露,有言其反者,明皇辄缚送之,遂无敢言者。”正是点出了这一情况。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