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汶街道:党员量化“小积分” 激发队伍“大活力”_党员_党支部_积分

新汶街道按照“试点先行、完善机制、全面推广”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将党员教育管理抓在日常、严在经常,让党支部管理有“标尺”,党员行为有“准则”,衡量党员有“刻度”。

1

赋分权重定量化

由“静”变“动”

聚焦解决开展活动走过场搞形式、积分标准“一刀切”等问题,将以往年底“期末考试”变为“日常测验”。根据党员年龄、职务、身体状况和从业流向等属性特点,将党员分为“头雁”、“群雁”、“银雁”、“鸿雁”四类进行分类管理。年初为党员发放积分卡,围绕党员日常行为,为党员明责画像,明确基础项、扣分项、加分项、测评项等“四类记分项”,把不按时交纳党费、不参加组织活动等26项行为纳入扣分项,把参与疫情防控、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等13项行为纳入加分项。每年结合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在政治素质、履职情况、作风形象等方面对党员进行民主测评,引导党员抬高标杆、争先进位,比学赶超、争当先锋。

展开全文

2

程序流程公开化

日常管理由“虚”变“实”

聚焦评分不合理、不客观等问题,以党支部为实施主体,实时纪实、量化评价,一人一档、动态记录。一月度一亮分,采取个人申报、支部认定的方式,每月做好相关情况登记核算,党员对核算结果有异议的,党支部应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审核确认,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将扣分、加分情况提交党员大会审议。一季度一公示,党支部每季度汇总一次党员积分,经确认无误后,在党员大会上通报并进行公示。一年度一总评,党支部每年年底对党员全年积分进行核算、汇总,作为党员年度量化考核得分,经党员大会研究确定后,报街道党工委审核备案,作为评先树优主要依据。

3

结果运用有效化

考核考评由“表”及“里”

聚焦部分党员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等问题,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将积分结果与党员后进处置、评先评优、鼓励成长相挂钩。月量化积分为80-90分评定为“合格”的党员,由党支部书记进行谈心谈话;70-80分评定为“基本合格”的党员,由先进党员和他们进行结对帮扶,街道党工委每季度组织宣誓、党课活动增强责任感和意识 ;70分以下评定为“不合格”的党员,转入关爱党支部,责令限期6个月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期满仍无法转变的,启动“不合格”党员处置程序,稳妥审慎作出处理。强化正向激励手段,对优秀党员由党支部通报表扬,优先推荐“两代表一委员”,同时设立积分超市,通过“实物+服务”配备积分兑换商品,既可兑换生活必备用品,也可兑换服务项目。

以上微信需要亲的赞赞赞

供稿:新汶街道 刘骆、王旭

发稿:市委党员教育中心

感谢您的关注

微信二维码 抖音二维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