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中,有个“一东”韵为什么又有“二冬”韵古代东、冬韵母有别吗?怎么运用和理解《笠翁对韵》_笠翁_平声_启蒙

本文目录

  • 《笠翁对韵》中,有个“一东”韵为什么又有“二冬”韵古代东、冬韵母有别吗
  • 怎么运用和理解《笠翁对韵》
  • 《笠翁对韵》小学生需要背吗有何好处
  • 《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你觉得哪个比较适合小学生学习
  • 笠翁对韵适合成年人看吗

《笠翁对韵》中,有个“一东”韵为什么又有“二冬”韵古代东、冬韵母有别吗

《笠翁对韵》是清代的李渔仿照《声律启蒙》写的旨在作诗的韵书,因李渔的号为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

首先讲讲什么是“韵”。诗韵、词韵和曲韵都有所不同,实在是一门很宏大的学问,但对于一个小学生,或者小学生的家长来说,并不需要了解这么多。

通常我们接触得最多的,便是古诗或对联中所说的“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创作作品时,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或者平仄统一,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简言之就是,读得不拗口。

《笠翁对韵》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李渔所著,对于学习诗文声律与对仗的儿童来说,非常有用,因此也非常有名。中国古代韵文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十分讲究词语的声律与对仗。这是因为汉字都是方块字,不仅字字独立,而且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字形、读音和字义。所以人们在写诗、作文时,为了让语言更美,很喜欢用汉字来玩“派对”的游戏。久而久之,在诗文创作上便形成了一种规矩,古人叫它“对偶”或“对仗”,俗称“对对子”。古时候,只要小孩子刚刚开始识字,就会有老师来教对对子的种种技巧,目的是为了让他练好写诗作文的基本功。而且书中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天文地理、草木风景、鸟兽鱼虫、节令人事、神话典故、器物珍宝等等。该书固然是写给古代儿童的,但它同样可以帮助今天的孩子增强写作能力,全面提高语文水平。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朦。腊屐对渔蓬。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清暑殿,广寒宫。拾翠对题红。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北牖当风停夏扇,南檐曝日省冬烘。鹤舞楼头,玉笛弄残红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即表韵母的意思,如

一东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

风空穹蒙等都是eng,ong做韵母的。

五 微

贤对圣,是对非。觉奥对参微。鱼书对雁字,草舍对柴扉。鸡晓唱,雉朝飞。红瘦对绿肥。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黄盖能成赤壁捷,陈平善解白登危。太白书堂,瀑泉垂地三千丈;孔明祀庙,老柏参天四十围。

微非扉飞肥归危围都是以ei,uei做韵母的。

菘戎绒弓躬宫穹融雄熊穷冯风枫疯丰充隆窿空公功工攻蒙濛 朦瞢笼胧栊咙聋珑砻泷蓬篷洪荭红虹鸿丛翁嗡匆葱聪骢通棕烘崆。

【二冬】冬咚彤农侬宗淙锺钟龙茏舂松淞冲容榕蓉溶庸佣慵封胸 凶匈汹雍邕痈浓脓重蚣喁 。

以上是二韵的《平水韵》韵目。

另外,近体诗(律诗和绝句)是不可以通押的。

词和古体诗(古绝、古风、歌行等)可以通押! 追问:

今体诗可以通韵吧?

我也知道一东的韵有多少!可是就是不知道怎么区分! 追问:

如果不能通押的话……那那个中华新韵《十四韵》写来干嘛的呢?

回答:

1,近体诗的格律要求很严格,是不可以邻韵通押的,即使是长篇排律也是如此。例如:杜甫。

2至于区分,就只有熟悉韵目中的字,

3.,中华新韵《十四韵》是按照普通话的汉语拼音编排的,对于一些保守的人来说,还有争议。

赞成中华新韵的,因为它既解决了入声字的困扰,又合并了很多相似的韵目。

只可惜,很多人还不认同。

我认为对押韵要求不严的古体诗不妨采用。

追问: 首句不能用通韵邻韵押……那其余韵可以么?

回答: 就以近体诗中的律诗为例,如果说可以通融的话,只有第一句韵脚可以用邻韵,其他:二、四、六、八句的韵脚,必须用同一韵目。

追问: 如果用同一韵部的话……那衬韵怎么理解?

回答: 你把诗韵和词韵弄混了吧 。

补充: 衬韵也叫借韵,是指格律诗的首句不压本韵。

而用邻近它韵的现象。

追问: 唉…失误……呵呵!新声韵好还是中华的那个好呢?还是都一样?

追问: 不是说衬韵后就可以押同韵的字的么?

比如第一个字我押边……。

第二个字我押般字……那应该怎么补救?

回答: 你写的什么诗体?

《笠翁对韵》冬韵母区别——

诗韵共有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所以我们在这一节里只谈平声韵;至于仄声韵,留待下文讲古体诗时再行讨论。

在韵书里,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平声字多,所以分为两卷,等于说平声上卷,平声下卷,没有别的意思。

  文化领域创作者云龙

怎么运用和理解《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特别优美,作为文学角度欣赏和研究有很高的价值。但同时,因为对韵朗朗上口,不能调动人的思维系统,好读,好背,却不容易长久记住!

《笠翁对韵》小学生需要背吗有何好处

我认为有必要,广义地说小学生需要背诵的一些小古文,我觉得是非常有好处的,作为小学的语文老师,我觉得孩子们可以通过诵读短小而有趣的小古文,让他们感受到中华语言的魅力,还能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那么作为中国的小学生必须要读一点文言文的理由,可以归纳为四条吧!

第一条,我觉得文言让白话的表达更加精妙,白话文中,有一些精妙的表达往往来自于文言,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当用白话表达的时候,会显得冗长罗嗦,一句文言就能概括很长的内容。比如“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八个字就概括了很多的内容。第二呢,我觉得文言能让白话的表达更有节奏和韵律,要想让我们的白话表达能够保持一种独特节奏,我们必须到我们文言那里去寻找灵感。第3点,文言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个人觉得从小学开始学一点十分必要,有没有童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将来能抵达的人生的高度。第四点呢!退一步说,假如小学不学文言,中学也不读文言,但实际情况是小学几乎不接触文言,但到了中学文言文,一下子就占到了教材的20%,而且逢考必有文言,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在小学的时候学一点简单的文言,积累一下我们的语感呢?

《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你觉得哪个比较适合小学生学习

《声律启蒙》是康熙甲辰进士车万育编写而成,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含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三字,五字,七字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读起来如唱歌般琅琅上口。现在的小学生学声韵可以选用声律启律,带着学生先试着读对,读熟,循序渐进,使学生了解和熟悉了这些韵角,古诗的韵味也就染上了他们的心灵。“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垂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笠翁对韵》也是声韵启蒙读物,是作者李渔仿《声律启蒙》写的韵书,因作者是一位戏曲和小说大家,书中用典稍多,有些字型,字意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需要给学生讲解出处,正音后在学读。各有利弊,我个人观点推荐用《声律启蒙》好些。

笠翁对韵适合成年人看吗

《笠翁对韵》和《唐诗三百首》一样,都是清人编著的诗歌启蒙读物。《唐诗三百首》由于体例完整,所选诗人诗作很具代表性,可以区区三百首而窥四万《全唐诗》全貌,因此不仅适合学童启蒙,任何年龄段阅读也大有裨益,因而几百年来一直流行不衰。

《笠翁对韵》的重点在于对韵和格律的把握和启蒙,属典型的蒙学读物,仅供入门者使用。以前读书启蒙是为进入科举做准备,格律诗是必修课,不懂格律诗、不会写格律诗,莫说进入官场,就连最初级的秀才这一关也休想闯过。如果想知道当年洪秀全为何一直考到三十多岁,最终连个秀才都考不取,只要看看他写的所谓格律诗的水平就知道了。

现在学习古典诗词,重在对古典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从小学到高中对韵和格律全都是忽略的。所以无论哪个年龄段,对韵和格律都缺乏一个启蒙过程,想学习格律诗,当然还得放下身段,老老实实当一枚学前蒙童,这并不丢脸,因为谁都不可能生而知之。

但是作为成年人,必须知道《笠翁对韵》的蒙学性,其并非诗词经典,不要用《笠翁对韵》去衡量正常的格律诗,那就太初级了。我就碰到一位“评论家”,所言必出《笠翁对韵》,仿佛只有“天对地,雨对风,大地对长空”才是最标准对句。如果都这样千篇一律,哪还有绚丽多彩的诗词文化呢?

人对知识的渴求是无限的,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登上有限的高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