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价格战,埃安打不打?怎么打?_夸克_弹匣_电池

2020年,马斯克公开表示:“从现在(2020年)开始大约三年,我们可以生产出很有竞争力的2.5万美元的电动汽车,它也会是完全自动驾驶的。”

三年之期已到,正如大家知道的,马斯克当然没能在市场上投放低至2.5万美元的电动汽车。不过,2023年开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身体力行拉开了新能源汽车全面降价时代。Model 3身先士卒,降价幅度高达3.6万。

随后,受特斯拉的影响,包括问界、小鹏、零跑在内,新势力们也加入了降价潮。更令人惊喜惊叹的是,比亚迪推出的新款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售价直接来到9.98万元。

以往,受制于原材料成本,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被公认要比燃油车价格高。然而随着降价潮的到来以及比亚迪将价格拽下10万元天堑,显然,市场正在以不可遏止的态势向“油电同价”发展。

价格战的第一枪已经打响,跟不跟已经由不得新能源品牌自己决定。不信你看,CEO李斌曾公开表示不会降价的蔚来,不也花样百出明里暗里开始跟进。

既然势在必行、不得不进,问题的关键便来到了更深一层:油电同价的价格战该怎么打,才能赢得更漂亮、更得人心?

关于这个问题,广汽埃安给出了回答。

抓大放小,消费者的核心需求不能放

不久前的3月7日,广汽埃安推出了一款AION Y Plus的全新车型——AION Y Younger(以下简称YY)。从它的名字便可看出,这是一款针对年轻人的座驾。值得关注的,还有YY 11.98万元的起售价。

不得不承认,以往入门级车型达到13万级别的AION Y系列,此次以高达近2万元的降价幅度推出全新入门级车型,风险极高。这是因为,相比30万级别的车型,后者可以通过削减一些豪华配置或者推出低配版本来达到降价换辆的目的,而本就走平民路线的AION Y还能怎么削减?稍有不慎,埃安便会削到自己的核心、砍到消费者的底线。

好在,了解了YY之后,这些担心都自然而然被打消了。

作为一款瞄向年轻消费者的车型,YY的外观在原有基础上添加了一些小巧思,来契合年轻人对于潮酷个性的追求。例如,YY推出了“永远年青”和“天选之银”两款主打色,低饱和的底色配合高明度的质感效果,实现独特+高级的双重视觉效果。

车头部分的天使之翼大灯,虽然是在继承AION的家族式设计,但极其具备辨识度与品牌特性。在车身侧面和尾部,偏流畅简约的线条和造型,则是对于整车气质的平衡与中和。包括浅色调内饰和与车身相配的彩色缝线,可以看出,YY非常契合年轻消费者对于色彩美学的追捧。

既然提到了车内,那就不得不说YY的ADiGO只能够座舱。最吸引人的无意识一键预设自定义场景功能,依托品牌的星河智联技术,YY的用户可以体验到专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场景。

另一项兼具智能化和实用性优势的功能,则是YY的IBCM无感启动“黑科技”。凭借这项功能,用户在靠近车门时YY的车门便可自动解锁,并且能够实现上车即亮屏,轻拨怀挡即刻出发,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当用户手提东西不方便用钥匙解锁或者用蓝牙钥匙开门时,无感启动便会充当执事的角色,简单的配置与功能,迎合的是年轻人对“优雅,永不过时”的推崇。

完成了美学要求与智能化要求后,YY下一项要做的便是满足年轻消费者对于自由空间的需求。

4410*1870*1645mm的车身尺寸,2750mm的超长轴距,YY拥有得天独厚的空间优势。其中,在最为考验车内空间表现的后排,YY的空间能够达到1020mm。或坐或躺,总之,主打的就是一个宽敞随心;或娱乐或休憩,总之,诠释的就是一个自由自在。

对于想要露营的消费者来说,还可以让车内前后排座椅全平放倒,得到一个高达5m2的超大活动空间。可以说,年轻人的每一项新潮需求,YY都考虑到了。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既然是新能源汽车,续航不过关、安全不过关,其他一切都是空话。

YY深知年轻人对于电动车安全的关注,其搭载的但下电池从单体电芯到电池整包有80多项专利技术,并且获得过央视唯一最高电池科技大奖。品牌的弹匣电池自推出3年以来,在累计装车超过20万台的情况下,至今未发生过一例自燃失火事故。官方认可、实践证明,YY的电池安全都经受住了考验。

据悉,弹匣电池诞生之初,志在解决的就是三元锂电池的安全问题。在一场严格的穿刺实验中,弹匣电池的隔膜被反复刺破后,仍展现出强大的内部短路承受能力。实验过程中,即使是在反复升温的情况下,弹匣电池的燃烧也被局限在很小一部分,并且未出现明火。

这意味着,即使弹匣电池全部短路,燃烧的也只是弹匣壳子,而不会造成整个电池包起火爆炸。

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YY通过容量51.9kWh的电池,能够展现出100kW的最大功率和430km的续航能力。

必须承认,YY的续航能力以及智能化水平绝不是市场上最最顶尖的水准。但是YY通过精准洞悉年轻人的核心诉求,在电池安全、核心智能化配置以及空间表现三个方面均展现出远超同级的表现。

入门级车型,受价格和成本所限,不得不抓大放小有所取舍。YY做的则是:用户的核心诉求不能放,安全问题不能舍。

用技术和口碑,打一场漂亮的价格战

在3月9日举办的2023J.D.Power年度论坛颁奖典礼上,AION Y在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魅力指数研究SM(NEV-APEAL)评选中,荣获紧凑型纯电动榜单第一的荣誉。

在过去的2022年,AION Y年销量达到12.1万台,同比增长高达259.7%,市场份额来到2.1%;广汽埃安的品牌整体市场表现亦非常亮眼,2022年全年年销量累计27.1万台,同比增长达到126%。

AION Y系列今年2月份的月销量更是达到12996台。对于这款诞生于2021年、率先突破10万台的产品来说,市场认可、口碑评价双丰收,早已不是新鲜事。

AION Y系列,甚至是广汽埃安品牌,能够经年红火,离不开品牌对于技术孜孜不倦的追求。

此前,埃安公布了品牌全新一代高性能集成电驱技术群,夸克电驱。夸克电驱在将体积极限缩小的基础上,却能以高达12kW/kg的高密度电机功率迸发出强劲的动力。要知道,行业目前的主流水准仍是6kW/kg,可以说,夸克电驱已然领先于行业。

更高的功率密度、更低的发热损耗,带来的将是更优秀的电车性能。

此外,伴随夸克电驱的,还有纳米晶-非晶超效率电机、X-PIN扁线绕组以及900V高效碳化硅、E-drive软件和无动力中断电子换挡等品牌创新技术。

所谓的参与价格战,或许只是广汽埃安在技术创新领域长期探索、不断前进、厚积薄发后的自然现象。之于旁人,价格战是一次大放血,之于埃安,只是前沿技术实现全覆盖后的平常之举。

写在最后

价格战的胜利不在于品牌忍痛砍价,也不在于不动脑式的减配应付消费者。而是当如广汽埃安一般,让消费者不必为自己的核心诉求妥协,同时在技术进步的前提下,让入门级车型的消费者也能拥有优秀的产品,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