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帮助清政府,要求其他七国,降低《辛丑条约》赔款金额_美国_中国_光绪

《辛丑条约》的签订,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美国竟然联合清政府,一起对抗俄、英、日、 德、法、意、奥七个国家,让他们将赔款金额从4亿两白银,降低为2亿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美国的目的是什么呢。

庚子年间,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由,开始大规模的入侵中国,因此《辛丑条约》的赔款,也叫做“庚子赔款”。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欧洲列强在中国开始划分势力范围,美国自然也一直对中国垂涎欲滴。可是当时美国正在与西班牙争夺菲律宾,因此错过了这次机会。

列强进入中国之后,逐渐地打开了中国的市场,在这一个时期,美国在中国的出口额增加了两倍有余,这让美国商人欣喜若狂,于是开始组织人员,向美国老大麦金利写信,并游说美国的官员,一定要保住美国在中国的利益。

已经过一番思考之后,美国制定了《门户开放》政策。为了能够让其他国家承认,美国专门让美国驻英、法、俄、德、日等国的大使,向各个国家提交了“门户开放”的外交会。

在保证中国领土行政完整的情况下,美国提出在华贸易机会均等的建议,内容如下:

一,各个国家不允许使用任何手段,干涉中国的通商口岸、租借地的法定利益。

二,中国现行的关税,对于一切货物,不论属于哪个国家,中国都有权利收税。

三,在各个国家的势力范围,不管是港口,还是铁路,任何国家必须收取同样的费用。

出人意料的是,这个“门户开放”政策,被其他欧洲列强接受,让美国喜出望外。

展开全文

1900年,法国向美国提出,让各国在华的驻军联合起来,消灭义和团运动,保护侨民的安全。美国趁机,再一次将“门户开放”政策进一步推动,就这样几个国家达成协议,组成“八国联军”,从天津开始,一路耀武扬威,杀向北京城。

结果大家都知道,慈禧老佛爷,万万没有想到列强会来得如此之快,于是只能下令“围剿”义和团,向八国联军祈降。

李鸿章手下的伍廷芳,凭借多年的外交经验,想出了一个“以夷制夷”的策略。

7月17日,光绪皇帝专门给美国老大麦金利,写了一封求援信说:

美国在中国的目的,是谋求商业合作,两国互相信任,从未有罅隙。中国民众与传教士之间的冲突,被认为是大清歧视宗教,这种说法毫无根据。希望阁下能想办法,采取行动,协助各国恢复秩序。

光绪的信件,正和麦金利的心意,于是回信答复,会尽力与各国斡旋。

8月14日,八国联军占据北京城,有了这个筹码,才正式与清政府谈判。慈禧太后,一直给李鸿章发电报,让其行进办法,让侵略之饶恕他的罪过,不要将其当成祸首。

这个时期,大清政府除了美国之外,也根本找不到外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1900年10月17日,光绪帝再一次写信给麦金利,再次请求他援助。

在门户开放政策,光绪帝的请求下,美国在后来的谈判中,充当了中国的代言人。

刚一谈判,七个国家就提出了惊人的赔偿——4亿两白银。12月29日,美国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直接让驻华公使康格,尽量让赔偿金额在一定的范围内,确保中国的偿还能力。

最为重要的是,一定确保所有的赔偿,必须以货币的形式进行,绝对不能让中国以领土支付。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重新提出一个赔偿金额,2亿两白银。

美国提出的金额,早已经满足不了,这几个国家的胃口,被当场拒绝。为了反击,各国的驻华公使,竟然又将赔偿金额再次上升5000万两,对于这个数字,美国也无可奈何。

美国见自己的面子不好使,于是有暗中授意张之洞,想列强提出抗议,赔偿金额过高,中国难以接受。在不可一世的列强面前,张之洞等人也没有取到想要的结果。

不甘心的美国人,使用最后杀手锏,将这个问题交给了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可是也没有改变最终的结果,中国必须赔偿4亿5千万两白银。1901年9月7日《辛丑条约》正式签订,美国的努力以失败告终。

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归于一句话“弱国无外交”,清政府再怎么挣扎,也摆脱不了这个魔咒。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