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和汉匈战争,一场罪在当时,利在千秋的激情燃烧岁月_匈奴_单于_刘彻

序言

有人认为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华夏民族的屈辱血泪史,尤其是近代以来,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中国不是割地赔款就是在割地赔款的路上,无数的屈辱、欺凌和抗争在华夏大地上演。

再往前推,明代戚继光抗倭、南宋岳飞抗金、五胡乱华,几千年来中原王朝似乎一直饱受异族入侵,隐忍、内敛、柔和成为汉民族的代名词。

但我们回首过往,把视线停留在两千一百年前,汉武大帝刘彻的时代,会发现汉族人民也曾雄起、血性,他们主动出击,开疆拓土,威服四夷。

一幕幕荡气回肠、血脉喷张的英雄史诗在华夏大地上演,成为一个为所有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时代。

王者无外——汉为天下宗,操杀生之柄

在古代,以中原王朝为代表的农耕文明和以蒙古草原为代表的游牧文明的矛盾构成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对外关系。

如同中原的王朝更替,北方草原的主人也在轮番更替,华夏帝国与草原游牧势力在几千年里相爱相杀,爱恨交织。

在这场千年博弈中,第一个登场的就是西汉和匈奴。

展开全文

西汉我们并不陌生,前202年,布衣天子刘邦提三尺剑夺天下,结束秦末乱世,建立崭新的大汉帝国。

然而此时的北方草原也出现一位野心勃勃的君主——冒顿。

冒顿在杀死父亲继承单于后,东征西讨,吞并周围部落,几乎统一整个蒙古高原,一个强大的草原帝国出现在汉朝北疆。

东亚南北帝国的两大雄才大略的统治者不可避免地相遇了。

为了巩固江山,刘邦亲率三十万大军出征匈奴,但却中诱敌之计,被围困于白登山,最后通过贿赂冒顿宠爱的阏氏才得以逃脱。

此后在七十年时间里,汉朝一直处于守势,匈奴不时南下骚扰,汉朝只能通过和亲维持和平。

前156年,汉武帝刘彻继位,一改汉初的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力图实现“王者无外”的“大一统”的局面。

他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消除匈奴的威胁,刘彻坚信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在这之前,刘彻于前138年出兵闽越,小试牛刀,结果不战而胜,这极大激励刘彻征伐匈奴的决心。

同时强调“汉为天下宗,操杀生之柄,以制海内之命,危者望安,乱者不治”,即汉朝是天下万国的宗主,具有征伐四方、扶危平乱的使命,以此震慑朝廷中的反对势力。

在经过几年的秣马厉兵后,刘彻于前133年打响汉匈第一战,引诱军臣单于深入汉境,并在马邑谷中设伏。

不料该计划因行动不周而被匈奴看破,计划失败,此后匈奴断绝了与汉朝的和亲,长达十几年的汉匈战争拉开序幕。

收复河套,胡马再不度阴山

前129年,匈奴大军南下主动出击,决心教训一下刘彻,刘彻巴不得打仗呢。

他任命自己的小舅子卫青为车骑将军,与公孙贺、公孙敖、李广各领兵一万分四路迎战,这是卫青的首次出征。

但实践证明刘彻没有看错人,在另外三路中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还的情况下,卫青冷静果敢,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

在龙城之战中,俘虏七百人,取得胜利,虽然战斗规模较小,但却是半个多世纪来汉朝对匈奴的首胜,意义重大,刘彻非常高兴,封卫青为关内侯。

在前129年至123年的六年间,刘彻派卫青六次出征匈奴,除了龙城之战外,还有两次比较重大的胜利。

前127年,不甘心失败的匈奴大举入侵上谷、渔阳,杀死辽西太守,劫掠百姓两千多人,消息传回长安,刘彻大怒,血债必须血还。

随即派遣卫青出击,目标是匈奴盘踞的河套平原,卫青没有硬碰硬,而是聪明地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

绕到匈奴的后方,切断了驻守河套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系,然后迅速南下,利用优势兵力完成对其包围,打了一场漂亮的围歼战,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

由于这一带水草肥美,战略位置突出,为了牢固控制,刘彻在这里设置朔方郡、五原郡,从内地迁徙十万人来此定居,还修复了秦代蒙恬所筑的边塞和防御工事。

不但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还建立起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使汉朝疆域拓展千余里。

此后汉朝反守为攻,前124年,刘彻再次派遣卫青率军三万余人深入草原腹地攻打匈奴右贤王。

右贤王哪里会料到柔弱恋家的汉朝士兵会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大漠苦寒之地来主动找麻烦,于是他整日喝酒,夜里,趁右贤王酩酊大醉之际,汉军杀到并包围其大营。

右贤王吓得酒醒了一半,独自同他的一个爱妾和几百骑兵连夜逃回漠北,汉军俘虏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达千百万头。

这次大捷让匈奴认识到汉朝不再保守怯懦,而是咄咄逼人,充满侵略性,从此汉匈攻受转换,匈奴只有被动防御的份。

除了卫青,年方十八的霍去病也在汉匈之战中脱颖而出。

夺取河西走廊,匈奴远遁漠北

在大将军卫青驰骋于草原之时,刘彻再一次慧眼识珠,于前123年提拔卫青的外甥,年仅十八岁的霍去病为剽姚校尉随同卫青出征匈奴。

霍去病年龄虽小,可谋略胆识却不在舅舅卫青之下,大军进入草原后,霍去病率八百轻骑兵领先卫青大军数百里,对匈奴发起长途奔袭,杀死匈奴一千余人,包括匈奴的相国、单于伊稚斜的祖父和叔父。

霍去病第一次出征即勇冠三军,刘彻封其为冠军侯,在小编看来,霍去病就是为战争而生、为这个时代而生。

我们十八岁的时候还未步入社会,可能刚刚迈进大学校园,而霍去病已经建功封侯了。

前121年,刘彻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两次进攻河西走廊,这两次出征霍去病是唯一的主角。

在春季攻势中,霍去病率一万骠骑出陇西,先是击败单于的儿子,再越过焉支山,转战六天,急行军一千多里。

最终在皋兰山下(今兰州南部)与匈奴军激战,重创匈奴,杀死匈奴折兰王、卢侯王,歼灭其精锐,共斩首八千九百六十级。

同年夏季,霍去病孤军深入,越过居延海(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额),过小月氏,攻抵祁连山。

共斩杀匈奴三万余人,生擒匈奴单于的阏氏及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等六十三人,匈奴的实力受到极大的打击。

从此西北边境再无匈奴进犯,同时汉朝控制了河西走廊,为打通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奠定基础。

匈奴为此悲歌道: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封狼居胥,匈奴远遁,从此漠南无王庭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大汉军队重创匈奴,别说匈奴无法像过去那样随意南下劫掠,就算是原地待着,都会被卫青、霍去病找上茬收拾一顿。

面对动不动挨打的局面,单于伊稚斜无法忍受,忍无可忍,无须再忍,那就跑吧!

伊稚斜在河西之战溃败后带领匈奴主力逃到漠北(今蒙古乌兰巴托以北),伊稚斜大致觉得跑到如此之远,汉朝军队应该望尘莫及了。

可是他不了解刘彻的个性,不管你跑到哪,只要我想打你就一定找到你。

前119年,刘彻决定跨漠远征匈奴,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消除匈奴威胁。

他命卫青霍去病各领骑兵五万人,分两路出击,并准备十四万匹战马及五十万步兵作为后勤补给兵团。

这次远征汉朝可谓倾巢出动,卫青大军出塞一千多里后,与匈奴单于主力遭遇,卫青命令李广和赵食其两军从右翼进行包抄,自己亲率公孙贺、曹襄从正面对抗单于主力。

伊稚斜率一万骑兵奔驰迎战,这时恰巧太阳落山,突然刮起大风,飞沙走石,遮蔽天日,两军都无法看见对方。

汉军不畏危险,勇敢冲锋,完成对匈奴的包抄,伊稚斜见汉军势众,战士勇猛异常,顿时心生畏惧。

因此,在傍晚时率几百骑兵,径直冲开汉军包围圈,向西北奔驰而去。而汉军主力继续与匈奴厮杀,双方死伤惨重,由于单于已跑,汉军愈战愈勇,匈奴大军四散溃逃。

双方一直厮杀到第二天天亮,虽未追击到伊稚斜,但卫青斩俘一万九千余人,歼灭匈奴主力骑兵。

霍去病这边更是发挥长途奔袭,闪电作战的优势,北进两千多里,与匈奴左贤王交战,大破匈奴军,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并在此举行祭天封礼,兵锋一直逼至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

此役,汉军斩首七万四百余人,自己损失一万余人。

漠北之战击溃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使匈奴逐渐向西北迁徙,十几年内再无南下之力。

为表嘉奖,刘彻分别加封卫青霍去病为大司马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并准许霍去病的俸禄地位与卫青相同,其余将领也大都封侯拜将。

当然,汉军损失也很大,出征的十四万马匹仅三万余匹返回,士兵损失十几万,兵器铠甲、粮食物资耗费无数,几乎掏空了汉朝的国库。

而霍去病在两年后去世,年仅二十四岁,对于霍去病的英年早逝,小编相信他是为战争而生的天之骄子,战争结束老天就把他召回去了,刘彻对匈奴的攻势也告一段落。

祸及当时,功在千秋

虽然对匈奴的战事暂时结束,但刘彻又剑指其他方向,继续开疆拓土。

前114年,杀死南越王,发兵消灭南越,设置南海九郡,将今广东、广西、海南以及越南中北部地区并入版图。

此后几年里,又陆续平定西羌、朝鲜、东越、西南夷等,将今青海东部、朝鲜半岛北部、云贵高原等地并入版图。

从前在十几年时间里,刘彻发动二十六场大规模战争,帝国疆域急剧扩张,尤其是派遣李广利远征大宛,斩首大宛王,震慑西域,帝国军力达到顶峰,武功赫赫震古烁今。

今天的小布什也好,普京也罢,在刘彻面前都是弟弟。

不过刘彻用兵数十年,造成民力疲敝,几十年的积攒的家底几乎被掏空。

前107年,关东流民超过二百万人,不在户籍者四十万,出现“城郭仓廪空虚,民多流亡”“天下虚耗,人复相食”的局面。

很多流民演变成盗贼,全国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危机严重加剧,再加上李陵、李广利等将领远征匈奴全军覆没,使刘彻遭受执政以来第一次重大政治挫折。

宫廷内部也因废立太子问题,导致矛盾严重激化,秦朝灭亡的场景仿佛再现。

好在刘彻醒悟及时,下轮台罪己诏,休养生息,废除严刑峻法,才导致汉朝起死回生。

可以说,刘彻在执政五十四年时间里,大半时间在打仗,打仗就要死人,就要流血,所以战争不管胜负,对于百姓而言意味着生死离别,家庭破碎。

另外打仗需要花钱,耗费大量财富物资,钱从哪来?自然是税收,这也加剧了百姓的负担,很多家庭承受不住沉重的赋税徭役而破产。

其实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生活在汉武帝的年代确实不幸,但刘彻却用一代人的牺牲换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强大安全。

通过消除匈奴威胁,使汉民族在东方站稳脚跟并走向强大,没有像罗马帝国一样走向消亡。

对朝鲜、南粤、闽粤、越南和西域的征服,使中国极大拓展战略空间,打通丝绸之路,以世界性大国出现在世人面前,中华文明圈初步形成。

从长远看,汉武帝称得上与秦始皇并列的千古一帝。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