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巡抚”田文镜,却因为隐瞒灾情,被雍正抛弃_雍正_灾情_河南

在清朝 ,有这么一位官员。

他靠调查其他官员隐瞒灾情,被雍正破格提拔,成为封疆大吏,没想到几年之后,他自己也栽在了隐瞒灾情这件事上,这个人, 就是田文镜,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 ,这个屠龙勇士终成恶龙的故事。

1683年 ,二十二岁的田文镜从国子监结业,被派到福建长乐当县丞,由于他是监生出身,没经过科举考试,所以田文镜在官场饱受歧视,在县一级摸爬滚打了二十二年。

1705年,已到不惑之年的田文镜,才升任直隶易州知州,总算是爬到了州一级,从这里开始,田文镜似乎得到了命运女神的垂青,第二年他升任五品的户部员外郎,成了人人羡慕的京官,不久又成了刑部郎中兼监察御史。

展开全文

1716年, 田文镜巡视天津的长芦盐场,让长芦盐场的收入大为增加,田文镜顺利升任内阁侍读学士,开始进入权力中枢,不知道是命运女神有了新欢,还是田文镜不擅长中央的工作,田文镜升迁之路到这儿就停了。

1722年 ,田文镜已经六十一岁了,他自己都想放弃官场了,准备在做几年就告老还乡,这一次 ,一个天大的馅饼,掉在田文镜面前。

1722年底,康熙逝世, 雍正继位,根据惯例,雍正要派官员祭祀名山大川,这祭祀工作说白了就是公费旅游,可是个好差事,当时雍正觉得,田文镜既办不好中央事务,又年事已高离退休已经不远,干脆就派田文镜去祭祀华山,让他享享福。

田文镜前脚刚到达华山,后脚 ,年羹尧就上奏弹劾山西巡抚德音,说德音没有好好治理山西,为了政绩 ,居然不上报山西灾情,导致山西百姓被灾情困扰, 苦不堪言,清朝的政绩考核,主要看赋税收缴情况,要是上报灾情要求减免赋税,官员的政绩就会受到影响,所以不少官员为了自己的仕途,都会选择瞒报灾情。

雍正看到奏折后,不知道年羹尧所言是真是假,于是他一边问德音山西受灾情况,一面让田文镜在祭祀回京路上,顺带调查山西的灾情。

德音见状 ,知道自己做的事败露了,但是他依然狡辩,说山西很大 ,只是有几个县受灾而已,不需要减免赋税救灾,也不影响山西全省赋税上缴,而田文镜通过走访山西各地,把灾情调查得一清二楚,他发现, 山西受灾面积极大,百姓民不聊生。

他在给雍正汇报灾情的时候,还根据自身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制定了一整套的救灾方案,雍正收到奏报后,把隐瞒灾情的德音直接免职,同时雍正觉得田文镜的调查工作做得很好,救灾方案也不错,干脆就让田文镜担任山西布政使,负责山西赈灾工作,主持山西政局。

田文镜到山西之后,不但完成了雍正的任务 ,救济了灾情,还厘清了积累的公务, 使山西吏治为之一新,随后 ,雍正根据田文镜的功劳,任命他为河南巡抚,就这样, 田文镜因为调查山西灾情,在过了花甲之岁,被雍正破格提拔, 成为封疆大吏。

田文镜到达河南后,发现河南官场比山西官场更加腐败,州县赋税亏空非常严重,所以 ,他雷厉风行清查亏空,一旦他发现 ,官员有赋税亏空,立马给亏空官员 ,提供追缴一条龙服务。

先把造成亏空的官员都抓起来,然后逐一严查 ,在查明其所有家产后,再派人去监督清算 ,让官员变卖家产 ,填补亏空,最后, 田文镜再上奏雍正 ,弹劾官员,就连已经离任的官员, 田文镜也不放过。

就这样, 河南半数官员,都被田文镜追缴亏空, 上奏弹劾,虽然, 雍正觉得河南亏空很严重,但是, 他看到田文镜的奏折后 ,依然大吃一惊,连续派多人前往河南调查,而调查结果却是, 田文镜没有冤枉一个人。

此后 ,雍正对田文镜的雷厉风行 ,赞赏有加,让他在河南开展改革措施,推行摊丁入地、士绅一体当差纳粮,这些改革措施, 简单来说就是,以土地多少来征收赋税,而且 ,先前免税的官员们 ,也都要交税。

由于田文镜推行改革很成功,雍正进一步提拔他,他先是担任河南总督,随后, 他担任河南、山东总督 ,兼管两省,然而这时 ,田文镜的一个举动,深深地震惊了雍正。

这是怎么回事呢?

1731年 ,黄河发生决定,河南、山东等地遭受严重水灾,田文镜为了政绩, 瞒报灾情,不但不救灾 ,还要求多收赋税,当年, 田文镜就是靠着调查灾情起家,升任河南巡抚, 担任封疆大吏,他应该是最清楚瞒报灾情的后果,为什么他还要瞒报灾情呢?

雍正感觉难以置信,于是, 他连忙派官员到河南山东调查,很快, 官员上报 ,河南、山东多地民不聊生,有些县竟然出现卖儿女的惨状,都传到了雍正耳朵里。

原来, 田文镜在河南追缴亏空 ,推动改革,都深深损害了河南官员的利益,让这些官员, 把他视为酷吏,而自古以来 ,官场都是盘根错节,因此, 田文镜一推行举措,官员们弹劾他的奏折,便像雪花一样飘向雍正。

虽然 ,雍正不为所动 ,坚决支持田文镜改革,把弹劾田文镜最多的谢济世与李绂等人,以结党为由, 全部革职,而与田文镜矛盾最深的蔡珽 ,黄振国,甚至, 被雍正以诬告罪处死,但是, 田文镜认为,雍正能这么信任他 ,是因为他的政绩。

1731年, 黄河决堤 ,引起河南、山东水灾,先前 ,田文镜就加固过黄河河堤,也被黄河冲决,田文镜很清楚, 如果让雍正知道此事,雍正必然怀疑他的办事能力,而且 ,要是上报水灾 ,要求减免赋税。

在清朝考核制度下,他的政绩必然受到严重影响,那么, 雍正肯定对他信任减少,甚至不再庇护,到时候 ,和他结怨的官员继续反扑,那他必然死无葬生之地,所以 ,他才使出了瞒报灾情的昏招。

后来, 雍正听到了田文镜的辩解,只得以他年老生病为由,暂停他在地方的职务 ,让他到北京养病,再让王国栋等人 ,赈济河南、山东灾情,不久, 河南、山东灾情缓解,雍正便以田文镜病愈, 把他派回河南,但是, 雍正不再信任他,所以 ,田文镜在河南施政 ,很不顺利,最终 ,他在河南郁郁而终, 享年七十一岁。

自古以来, 天灾人祸, 都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出现了灾情 ,妥善处理才是正道,但是 ,清朝的政绩考核, 根本不管这些,仅仅把赋税的收缴情况, 作为唯一依据,官员们不得不使出, 瞒报灾情的昏招,来保证自身政绩, 维护权力, 谋求升迁。

最终 ,受苦受难的还是老百姓,而清朝统治的根基,也就这样一天天被掏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