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家华十七岁加入新四军,去世以后被评为新中国的英雄模范_自己的_在他_苏联

导语: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一时间举国欢庆。新中国经历了很多年的艰苦奋斗,才能够成立,主要还是归功于那些在痛苦中坚定奋战的将士们。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抵抗侵略者的压迫,在一次一次的反抗中,打击日本侵略者的进攻。

在旧社会的时候,这些爱国将士们是用自己的一生来捍卫祖国的尊严。在1944年的时候,有一位爱国人士邹韬奋离开了人世。在他去世以后,还被评为新中国的英雄模范。他的儿子更是青出于蓝,曾经还担任过新中国的副总理。

一、邹家华十七岁加入新四军著名的爱国人士邹韬奋离开了人世,当年他死后很多人都为他送行,因为他的奉献,足以被后世所有的人所铭记。邹韬奋自己的人生经历,就足以算得上传奇了,可是他的儿子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的儿子叫做邹家华,因为从小就受到邹韬奋的影响,在邹家华小的时候,就有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他认为作为中国人,又怎么能够亲眼目睹自己的国家被日本侵略者侵占。在父亲邹韬奋的教育下,邹家华从小就立志读书,不断努力学习,想要将来长大以后有所成就。

在他的生命当中,遇到的第一件挫折的事情就是自己的父亲去世,这个打击对他来说是非常大的,但是他很快就走出了自己心里的阴影。作为中国男儿一定不能为这些事情所牵绊,于是他下定决心加入了新四军,这一年他才十七岁。

展开全文

二、邹家华学成归来邹家华看起来就是一个文弱书生,在他的潜意识里,他要做的就是学好每一个知识。不过在他加入新四军的这一年,他的思想就有所转变了。他认为他自己即将成为一个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热血青年。

邹家华的确是一个人才,他对机械制造方面有极高的天赋,所以在他进入军队以后,组织上就安排让他去做武器制造和修改的工作。要知道在旧社会的时候,很多人都还是文盲,像邹家华这样一个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出现在军队里工作是非常不容易的。

组织对他也特别看重,因为当时的邹家华确实比较年轻,虽然他在部队里为组织做过很多贡献,但是仍然心有不足。组织很看重他的这些问题,随后就将他送到苏联学习机械制造,希望他能够学有所成。在邹家华去苏联上学的日子,他接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

虽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但是他全部一一克服,为了能够学有所成,将来有一天回国报效。在苏联学习之后,邹家华在机械制造方面的知识大大提升。学成以后他不敢有一刻的耽误,立刻回国去帮助祖国发展建设。

三、邹家华成为副总理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邹家华从苏联学成归来,他想立马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祖国的发展建设上。虽然他是一个文弱的书生模样,不过当他回到机械制造厂以后,很多的老前辈都在向他学习。他们在一起探讨,如何让中国的工业建设发展强大。

慢慢地邹家华的故事成为了众人学习的楷模,他的能力很强,让中国的机械制造工艺也慢慢地发展起来。这个时候的邹家华已经有了一定的名声和地位,但是他却甘愿下到基层,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当时很多同志因为祖国的发展建设,都要下放到基层,他们每天都会唉声怨道。邹家华却认为在基层里,他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可以和人民群众一起探讨祖国的发展。在他的坚持和鼓励下,他身边的同事都和他一起,投身在祖国的建设中。

在后来的工作当中,邹家华表现得越发成熟和稳重,由于他工作能力出色,在他六十四岁的时候被升为国家副总理。他一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一直在他七十七岁的时候才退休。

结语:邹家华同志只是新中国建设当中的一员,但是他确实是人民的榜样,是百姓的副总理。他工作的时候不会沉迷于自己的成就,反而每天都在努力。

即便在他自己退休以后,还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展公益事业,继续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光发热。他还坚持锻炼身体,想要老当益壮,才能继续辛勤耕耘。如今他九十六岁,身体仍然非常健康。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