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_孔子_论语_译文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子贡曰 孔子 论语 译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

这段话出自《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译文如下:子贡问孔子说:“假如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啊?(这样)简直就是圣人了啊!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就是要想自己在社会上立足,也要帮助人家在社会上立足;要想自己仕途通达,也要帮助人家仕途通达。凡事能就近以自己身边的事情比附,能够推己及人或者能够换位思考,这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

译文: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依靠耳闻是能够学到的;老师讲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论,依靠耳闻是不能够学到的。”

出自:孔子所著《论语·公冶长》。

注释:文章:这里指孔子传授的书礼乐等。性:人性。《阳货篇》第十七中谈到性。天道:天命。《论语》书中孔子多处讲到天和命,但不见有孔子关于天道的言论。

《论语·公冶长》是《论语》中的第五篇,此篇有28章,以谈论仁德为主线,本篇章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

扩展资料

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译文: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译文:孔子评论南容说:“国家有道时,他有官做;国家无道时,他也可以免去刑戮。”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3,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译文:孔子评论子贱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是从哪里学到这种品德的呢?”

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译文: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呀,好比一个器具。”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瑚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公冶长

孔子谓子贡曰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比,谁好些?”子贡说:“我怎能和他比!他能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二.” 因为颜回可以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善于类推,而子贡觉得自己做不到,不如颜回.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