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阎王叫他三更死,他又活了几十年_阎王_也不_金榜题名

古时,有一老秀才姓郑,人称郑秀才,他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无奈官运不济,一直考到五十多岁,也未中举,依旧是个穷秀才,以教书为生。

这日,郑秀才从学生李仕家归来,天已经很晚了,在途中他遇到了去世多年的同窗好友张学文。

郑秀才遇到鬼魂朋友也没害怕,问道:“老朋友多年不见,一向可好,你这是要到哪里去?”

张学文也不隐瞒,回答说:“实不相瞒,我现在在阴曹地府做了一个小吏,李家庄的李仕阳寿已尽,我奉阎王之命,今晚三更去索取他的魂魄。”

郑秀才听后大吃一惊,因为李仕是他最得意的学生,再过几日既要进京赶考,今日他就是为他补习功课天晚才归。于是他急忙问道:“李仕是我的学生,正当壮年,聪明绝伦,有出将入相之才,不日就要进京赶考,我断定他必将金榜题名,怎么就要死了呢?”

张学文答道:“人的命天注定,阎王叫他三更死,谁敢留他到五更,生死簿上记载的清清楚楚,他殁于今夜三更。”

郑秀才不住摇头叹息,随后“咕咚”一声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张学文放过李仕。张学文急忙把他扶起来,说道:“并不是我不帮你,这样我无法向阎王交差,被阎王责罚不说,阎王还会派其他鬼差前来索命。”

郑秀才老泪纵横,突然他灵机一动,与张学文商议:“你看这样行不行?我读了一辈子书,也没什么出息,你将我的魂魄带回去,让我顶替李仕,阎王如果察觉,你就说抓错了人,如果我能见到阎王,向他说明原因,也许阎王法外开恩,会放过李仕。”

张学文想了片刻,对他说:“你如此惜才,看在我们多年交情的份上,我帮你一把。”

于是张学文将郑秀才的魂魄带到了阎王殿,阎王命判官拿来生死簿验明正身,发现张学文抓错了人魂。阎王厉声问道:“你怎么如此马虎,身为鬼差,却抓错魂,该当何罪?”张学文辩解道:“我到了李仕家,看到他家有一位老者正在灯下读书,我以为他就是李仕,于是就把他带来了。阎王又问郑秀才:“你是何人,深更半夜不在自己家,在李仕家干什么?”

展开全文

郑秀才解释道:“我是李仕的老师,眼看就要春闱考试了,他把我留在他家补习功课,不明不白就被这位阴差带到了地府。”

阎王生气地对张学文说:“快把老秀才送过去,重新把李仕带来。”没想到郑秀才“咕咚”一声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苦苦哀求,说李仕如何品学兼优,如何才高八斗,并说自己愿意用自己一命换李仕一命。

阎王也被感动了,他沉思良久,说道:“李仕有你这样一位恩师,真是他的福分,看在你怜惜人才舍身相救的义举上,本王也不让你顶替李仕了,放你回到阳间,我给李仕加寿三年,如果他侥幸金榜题名,且为官清廉,我就再给他加寿,如果他为官贪赃枉法,我不仅要治你偏袒之罪,还会随时派鬼差把他带入地府,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你可敢赌一把?”郑秀才信誓旦旦做了保证,阎王派鬼差把他送回了阳间。

几日之后,李仕进京赶考,果然金榜题名,中了进士,当了县令。在三年任职期间,他克己奉公,勤政廉洁,深受百姓爱戴,升任知府。阎王查明真相,也不食言,派判官给他增了寿。

郑秀才去世的时候,握着李仕的手,告诉了他事情的真相。李仕感动的泪流满面,叩头致谢,发誓一定不辜负恩师的教诲,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后来李仕一路升迁,官至宰相,活到了九十岁高龄无疾而终。(故事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