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的上位史:霍去病弟弟,从小吏之子到帝国一把手,专权十几年_汉武帝_上官_汉朝

霍光的上位史:霍去病的弟弟,从官之子到帝国最高领袖,执政十余年。废立帝是汉昭帝时期和汉宣帝初期汉朝事实上的首领。

是汉朝“昭玄中兴”的重要功臣。

可这样的霍光,一开始只是平阳县一个小官的儿子。

小时候,他的人生规划是像他父亲一样,做一个小官,如果有机会,他会奉命去长安城跑跑腿,看看江山的繁华。帝都,所以他几乎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平阳郡。半步。

在他十岁那年,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本篇我们就来说说霍光是如何来到长安,来到汉武帝身边的。霍去病死后,他究竟经历了什么,摆脱了魔女的祸害,成为了汉武帝的托孤大臣?

01.小吏之子初到长安

公元前119年春天向来太平的河东平阳县突然兴起了一位伟人——骠骑大将霍去病。

河东太守远赴郊外接见胡适将军,亲自帮他背弓箭,千里迢迢送往平阳川社。

随后,霍去病下达了一道令众人目瞪口呆的命令:将曾经在平阳侯府做小官的霍仲儒请到这里来。

浑身发抖的霍仲茹快步走到霍去病面前,按照下级见上级的方式跪啊跪啊。

没想到,霍去病突然向霍仲儒下跪。

原来,二十多年前,霍仲儒在平阳侯府做小官时曾有过外遇。与侯府奴婢魏少儿道别后,下班回到家中,从此与魏少儿断绝来往。

而卫少儿为霍仲儒生下了儿子,取名霍去病。

霍去病出生仅一年,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就被汉武帝带回宫中。从此以后,魏家便日渐崛起。卫子夫先是成为了汉武帝的妃子,后来生了太子,做了皇后。卫少儿的弟弟卫青也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了汉朝的大将军。

展开全文

魏家的亲戚,大大小小的,都做了官。魏少儿本人也嫁给了汉朝开国功臣陈平的后裔陈章。

私生子霍去病还没来得及想起来就成了长安贵公子。他在富贵乡长大。18岁参军立功,不久成为骠骑将军。

直到霍去病长大,才有人告诉他,他的生父霍仲儒还健在,住在平阳县。直到漠北之战路过平阳县,霍去病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这才想起自己要见见素未谋面的父亲,顺带认出他。

面对一天没养过自己的父亲霍仲儒,霍去病把身子压得很低,跪下对他说:我以前不知道我是你的儿子,我没有尽孝。

出征漠北之前,他特意为霍仲儒买了很多田地和奴隶,让霍家一举成为平阳郡的豪门。

打赢归来后,霍去病又去见了霍仲茹。

这一次,他从霍家带走了一个人——霍仲儒和魏少儿分手后回家娶妻的儿子霍光。

这一年,年仅十几岁的霍光告别父亲,跟随几乎形同陌路的哥哥来到帝都长安,在那里结识了汉武帝。

汉。

霍光初任郎官,不久改任朱操、侍中。

朱操是西汉尚书处的一名官员。官是皇帝的侍从,长年陪伴在皇帝身边。霍去病从军前,是汉武帝的侍从。

这两个职位足以看出汉武帝对霍去病这个独弟的重视程度。

然而,霍光到长安仅2年,霍去病就病逝了。

02.皇帝的贴身大臣逃脱巫术

对于还不到20岁的霍光来说,魏家并不是他的依靠。霍去病的母亲魏绍儿是魏家的人,而霍光是魏绍儿旧情人正式娶妻后所生的儿子,与魏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更何况他的字是“子猛”,“猛”就是长子的意思。这意味着,霍家恐怕不敢承认霍去病是他们家的长子。

霍光在魏家面前的地位,实在是太尴尬了。

霍去病在世时,霍光在长安最大的依靠就是霍去病。霍去病死后,霍光唯一的依靠就是汉武帝的托付。

而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孤儿和弟弟也格外照顾。

无论是霍去病的儿子霍山,还是弟弟霍光,都被他带在了身边。

霍去病死后,霍光的职务改为风彻校尉和光禄大夫。

风车校尉,掌管皇帝出行的御车。光禄大夫与汉武帝一起主持议事。

就这样,霍光“出门伺候车,出门左右伺候”。无论是住在玄府,还是出差,汉武帝都会带着他。他是汉武帝的绝对心腹。

汉武帝是一个喜怒无常的君主。虽然得到了汉武帝的信任,但霍光一刻也不敢松懈。

他的谨慎几乎令人难以置信。有人偷偷观察他进出王宫,每次脚踏地的位置都一模一样!

在跟随汉武帝的近30年里,霍光没有犯过一个错误。可以说,他是霍去病的弟弟,最先被汉武帝利用。

而他被汉武帝带了几十年,一直很信任,靠的是自己的能力和审慎。

汉武帝前后,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巫祸。

长安城内血流成河,皇后和太子双双自杀,魏氏的大部分人也在这惊天巨变中死去。

巫术灾难后的朝廷,用韩述的话说,“魏家尽毁”。

这混乱太广泛了。那些站在太子身边,与太子有牵连,帮助太子起兵的,都被汉武帝一怒之下杀了。反对太子和中立不帮助太子的人被汉武帝激怒而杀,汉武帝后悔不已。

可以说,凡是与这件事有一点关系的人,都难逃被杀的厄运。

至于霍光,作为霍去病的弟弟,抚养着霍去病留下的孩子,自然和魏家的关系也不远了。但是巫术的祸害对他却没有任何作用。

这是因为他和魏家不仅没有血缘关系,而且关系还有些尴尬。二是自然,因为他谨小慎微,所做的一切都是以汉武帝为中心。不管太子做什么,他都不会干涉。

03.托孤大臣,权倾朝野

太子刘举自杀后,刘彻选择了自己的小儿子刘弗陵作为新的继承人。

不过,刘弗陵才8岁,还需要再找大臣拥护。其中最重要的老大就是托谷大臣。

环顾四周,刘彻觉得霍光已经陪伴在自己身边近三十年了。无论是能力还是作风,都看在他的眼里,绝对值得信赖。

于是他送给了霍光一幅画。画上画的是周公背载周成王的情景。

周成王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武王死时,周成王年幼,不能自征,由其叔父周公亲摄政,统治天下。

周公非常忠于周成王。等周成王长大了,他把朝政还给了周成王,他就可以安心做周成王的良臣了。

汉武帝把这幅画送给霍光,意思很明显:要霍光效法周公,帮助刘弗陵。

霍光却装傻,接过画后什么也没说。汉武帝病重时,他在床边问汉武帝:你有急事,谁能做下一任皇帝?

汉武帝大惊:我以前给你的画,你不明白吗?我想立一个小儿子,你帮帮他。

霍光继续装傻:我还不如金日盾!

晋日训是匈奴投降汉朝的太子。深得汉武帝信任,留在汉武帝身边。霍光心里一定明白,不管汉武帝多么信任大汉侍郎金日敦,一个匈奴人也不可能坐镇大权。

他把靳日均推出去,就是为了让汉武帝一次次确认他的身份,让他这个太辅大臣更有底气。果然,金日坤连忙拒绝:我是外国人,怎么能当最高托孤大臣?那不是让匈奴看不起我们汉朝吗?更何况,我的能力远不如霍光。

最后,汉武帝一锤定音:立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掌管尚书,辅佐新帝刘弗陵。

霍光,从一个小吏之子,经过近三十年的奋斗,成为了帝国的掌门人。

04.打胜仗,一手遮天

汉武帝的托孤大臣有四人,分别是司马将军霍光、车将军金日训、上官桀、左将军、钦差桑弘阳。

霍光虽然身为首领,但离一手遮天说一件事还差得很远。

汉武帝这样安排,是为了让四人互相牵制,免得他们中有一个人心存野心,失控。

但仅仅一年后,金日敦就病逝了。

剩下三个人的关系也不融洽。

三位托孤大臣中,老大是霍光,但资历最深,功劳最大的却是桑弘羊。

此外,两人的政见也不同,分歧时有发生。

桑弘阳想给家里的孩子谋个官职,却被霍光一再拒绝。

两人的关系继续恶化。

霍光与另一位托孤大臣上官桀之间也发生了矛盾。

两人原本是姻亲。霍光的女儿嫁给了上官杰的儿子,生下了霍光的孙子,上官杰的孙子,上官氏。

养大汉昭帝刘弗陵的盖公主想为汉昭帝娶皇后,上官桀想把孙子送进宫。

霍光不以为然。因为上官透此时的年龄实在是太小了,才六岁。

而上官桀一意孤行,绕过霍光,联手盖公主的宠臣,成功将孙女送入宫中,立为皇后。

年仅6岁的上官皇后也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皇后。

不过此时上官劫和霍光之间的矛盾并不明显。毕竟霍光也是上官皇后的外公,也是这件事的受益者之一。

然而,在他的女儿当上皇后之后,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也被封为侯爵,一下子就渐行渐远了。他越来越淫荡,要求霍光将侯爵封号赐给盖公主的男宠,又要霍光在自己人犯死罪的时候偏袒。

霍光一口拒绝了。

这一系列的事件,让霍光和上官劫站在了对立面。

这支辅政小队只有3人,另外两人与霍光有矛盾,而霍光是三人中实力最强的一个。

如此一来,上官劫和桑弘阳自然是联手对付霍光了。

他们联合汉武帝的另一个儿子野心勃勃的燕王刘旦对付霍光。刘旦趁着霍光休假,给汉昭帝写了一封信,说了很多霍光的坏话,最后还说霍光是在调兵遣将推翻汉昭帝自己称帝。

霍光听说这件事后,故意站在汉武帝送给他的周公像旁边,不肯结束在宫中的假期和工作。直到汉昭帝的诏书来了,霍光才去见汉昭帝,跪地请罪。

年仅14岁的汉昭帝说:将军请起立,我知道你受了委屈。

霍光反问:陛下怎么知道的?

汉昭帝答道:你真要调兵,不到十日,燕王刘旦远在天边,你怎么知道的?等消息传到他那里,他再上场,这案子就告一段落了。可见,他说的都是假的。

在汉昭帝的信任和帮助下,霍光轻松度过了被诬告的难关。

而这件事也意味着,汉昭帝选择了信任霍光,站在了霍光一边。

汉昭帝虽然年纪轻轻,手中没有实权,但毕竟是真正的帝王。他的信任,会让霍光的事情好办一些。

刘旦、上官桀、桑弘阳没能打败霍光,反而失去了汉昭帝的信任。

他们决定将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联合改昌公主,设计杀死霍光,推翻汉昭帝,拥立刘丹为新皇帝。

但还没等行动开始,消息就泄露了出去。

霍光先动手,在他们动手之前,将上官杰和桑弘阳等人全部抓了起来,灭了全族。

刘旦和盖公主自知无可奈何,于是自刎。

就这样,汉武帝留给汉昭帝的四大托孤大臣中,只剩下了霍光一人。

汉昭帝年纪尚小,身体欠佳,并没有与霍光争权夺利,而是将一切事务都委托给了霍光。

霍光真正做到一手遮天,“威震天下”,成为无可争议的帝国统治者。

汉昭帝夭折后,昌邑王刘贺继位,却极力反对霍光。霍光以刘贺在27天内干了1000多件荒唐事为由,直接罢免了皇帝。

古往今来,能够罢免皇帝的臣子并不多。

05.写在最后

汉武帝死后,霍光成为汉朝的掌门人。

上官桀、桑弘羊被灭后,一直到霍光去世,这13年间,霍光成为了汉朝实际的统治者,堪称非登基皇帝。

汉武帝末年,由于用兵过度,汉朝濒临崩溃。然而在霍光的统治下,大汉王朝经过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霍光死后,汉宣帝刘询即位,将汉朝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昭轩中兴”。

汉昭帝时期和汉宣帝初期,汉朝的实际统治者是霍光,而不是皇帝。在昭轩中星,霍光至少有一半的功劳。

可惜霍光虽然治国有方,却不能治好家庭,所以他的妻子瞒着他毒死了皇后。他死后,他的儿子再次谋反,整个霍家被汉宣帝所杀。

后世皇帝想祭祀霍光,却找不到霍光,连霍光父亲的嫡系也只能留给霍光堂弟的后代。

领导家庭也是大学的问题。

你这么认为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