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本是民族英雄,率军半年收复173万领土,如今坟墓寒酸破旧_段祺瑞_光绪_民国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曾为大家讲述了北洋名将徐树铮收复外蒙的故事,就有读者对其生平产生了强烈兴趣,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段令人唏嘘的传奇人生。

▲徐树铮旧照

徐树铮,字又铮,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出生于安徽萧县的耕读之家,自小聪明伶俐且尤擅诗书,素有“神童”之名。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21岁的徐树铮前往济南投奔袁世凯,袁遂派下属朱钟琪加以考察,但徐树铮不被后者所喜,此事只得作罢。

在这落魄之时,徐树铮经人引荐担任了段祺瑞的书记员,四年后更是由段祺瑞出面保送至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深造。学成归国后,徐树铮陆续出任军事参谋、总参谋等职,逐渐成长为段祺瑞心腹和皖系领军人物。

▲袁世凯民国戎装剧照

徐树铮虽颇有治世之才,也曾成功收复外蒙,但其骄横跋扈的性格却是他的重要缺陷,并为他的结局埋下伏笔。早在袁世凯执政时期,因不喜陆军部次长徐树铮的跋扈性格,袁世凯多次想要撤他的职。徐树铮认为是时任军政执法处长陆建章说了谗言,便一直怀恨在心。

展开全文

▲《建党伟业》中赵本山饰演的段祺瑞

袁世凯去世后,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大权在握的徐树铮便把陆建章杀害。此事虽被段祺瑞强行压下,但各大军阀对徐“先斩后奏”之举颇为不满,其中就包括陆建章的侄女婿冯玉祥。为此爆发了直皖战争,段祺瑞苦心经营的边防军大伤元气,被通缉的徐树铮则出逃日本。

▲位于北京的段祺瑞执政府旧址

民国十三年(公元1925年),徐树铮应段之邀回国,不过段祺瑞对徐树铮的安危颇感担忧,多次劝说他南下避祸,还为他配备了极为严密的守卫。按照段的建议,徐树铮乘火车前往天津,就要启程时段祺瑞突然在自己桌上发现一张纸条,只见上面写着十个字:“又铮万不可南去,去必死”。

▲民国车站复原场景

段祺瑞瞬间被惊出了一身冷汗,当即派人手持纸条前往车站拦截。然而徐树铮接过纸条后只是哈哈大笑,依旧踏上了南下的列车。12月30日凌晨,徐树铮乘坐的火车到达河北廊坊时,冯玉祥手下张之江、陆建章之子陆承武率人将其枪杀,一代怪才的生命就此终结。

▲破旧寒酸的徐树铮墓

翌年11月,徐树铮的棺木被运回故乡醴泉村草草安葬。如今墓前杂草丛生,显得孤单而寂寞,只有两尊残缺的石马还记得那些烽烟战火。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