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名校 | 从观澜中学出发,百年薪火相传,奏响时代华章_中学_学生_教育

展开全文

观澜中学创办于1914年,其前身为“振能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曾因发展需要及时局变化,先后两易校址,九易校名。1948年,民国政要宋子文先生为“振能学校”题词“英才蔚起”,1993年学校定名为“深圳市观澜中学”。

观澜中学践行“振能教育”理念,秉承“崇文励教,育人兴邦”的校训。历经109年赓续发展,观澜中学以“家国情怀,振兴赋能,能而有为,培育英才”为内核的“振能教育”逐步走向成熟,先后获评“中国特色教育示范基地”、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试点校”、“深圳市高考先进单位”、“深圳市高考工作特色奖”、“深圳市高考工作超越奖”、“龙华区首批文明示范校园”等众多荣誉,是莘莘学子求学和成长的乐园。

如今观澜中学新校区,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上下三层的运动馆、标准化的400米田径场、可容纳千人的大型会议室等,各类崭新教学硬件设施一应俱全;

学校有正高级教师3人、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88人;省市名教师工作室5间,市、区级各类名师和学科带头人20余位,扎根观中这片教育沃土,以务实高效的作风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艺体双翼,以美育人。观澜中学不仅是“龙华名校”“课程改革特色学校”,也是“体育工作特色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021年观中在自主招生计划中足额招生艺体特长生65人,充分发掘学生艺术特长,坚持五育并举的育人策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路径;

发展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培养集体意识和顽强拼搏的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数据显示,观澜中学跆拳道队先后参加区、市、省、国家、世界级比赛100余次,迄今已有40余人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超过70人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

在以民乐、管乐为主的音乐特色教育里,观澜中学音乐科组紧密把握高考动向,连续七年广东省音乐术科统一考试中本科率达100%,2022届音乐高考本科合格率达100%,亮点频频,在全区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美术科组的版画社、国画社亦是校内外的亮点。近年来,学校版画社参加全国、省市区级少儿美术作品展获奖无数,多幅学生习作被选为区教育考察团赴台湾、香港等地交流的礼品,更有其中四幅作品被选为深圳举办的第26届世界大运会赠送嘉宾的礼品。

学校秉承“振能教育”办学理念,努力实现“家国情怀,振兴赋能,能而有为,培育英才”的育人目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设计打造以“振能教育”为内核的“三展”校本课程体系。

“三展”校本课程体系分为素养深展课程、学科拓展课程、特色发展课程三大类型,并分别从深度、宽度、高度三个维度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素养深展课程侧重从深度上奠定学生多方面的素养;学科拓展课程侧重从宽度上夯实学生各学科的基础;特色发展课程侧重从高度上延伸学生的多元发展。“三展”校本课程体系呈立体化、网络化、结构化,各类课程互相渗透,互相补充。

不仅如此,近年来观澜中学还在全校范围内,积极推进国家基础课程“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试点校的创建,创新打造“211课堂”教学模型,让课堂变得更有智慧。“211课堂”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含三个层面:

一是教学内容的要求,“2”指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两个“1”分别指核心价值和学科素养;

二是教学方式的要求,即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以学习为主”的“2个为主”,课堂有“必要的合作探究”的“1个必要”,课堂有“适合的评价反馈”的“1个适合”;

三是教学时间的要求,“2”指教师讲授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第一个“1”指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探究时间保证10分钟,第二个“1”指交流反馈时间保证10分钟。

“211课堂”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的互动交流,以解决真实情境下的问题为学习内容,以学会学习和系统思维为特征的深度学习为学习样态,是真正的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课堂。

此外,观澜中学把美育纳入学校学生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各环节,切实提升学生的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培养创新意识,打造多样化成长路径。观澜中学打造的以跆拳道、篮球和田径为主的体育特色教育,以版画、书法为主的美术特色教育,和以民乐、管乐为主的音乐特色教育在各自领域斩金夺银,硕果累累,丰富了“振能教育”的内涵。

立足百年新起点,观澜中学坚持五育并举,深耕振能教育;风雨不改凌云志,观澜中学发掘学生特长,尊重学生个性。在实现传承、拓展与创新的同时,观澜中学将继续迸发生机,创造未来新辉煌、新业绩。

走进位于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育才路1号的观澜中学新校区,这里有宽敞明亮的高层学生宿舍楼和教师公寓、螺旋形独栋的图书馆、上下三层的运动馆、标准化的400米田径场、恒温游泳池、可容纳千人的大型会议室等,各类崭新的教学硬件设施一应俱全,均按照深圳最高标准设计建设,令人眼前一亮。

很难想象,仅仅在两年多之前,观澜中学的周围还是一片随处可见旧改的废弃工地,如今一座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校区在此拔地而起。新校区不仅象征观澜中学从百年老校走向华丽蝶变的新起点,更将成为百年名校薪火相传的新典范。

历经百年沧桑,积蓄蝶变能量,从最初的家族村小到如今的现代化公立学校,观澜中学始终在育人兴国的征途上弦歌不辍,已发展成为教育资源丰富、办学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完全中学。

在109年的办学历程中,观澜中学始终将践行“振能教育”的理念作为办学第一要务,培育社会栋梁无数。从深圳知名本土画家、深南大道边邓小平画像作者陈炳林,到中国版画家陈烟桥、再到被称为深圳医务系统开荒牛的深圳市人民医院医生阮南宋……在年轻的深圳,到处都能看到观中学子在各个领域大放光彩。

凭借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办学理念,观澜中学逐步形成“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办学特色,办学成果远近闻名、有口皆碑。2010年和2011年,观中学子陈道麒、吴进旺先后考入清华大学,2020年,许可怡成为龙华区第一个纯文化考入北大的学子,创造了龙华区教育教学新历史,紧接着张坤铭被西安交通大学录取,吴佩轩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等。观中的优秀学子足迹已然遍及全国。

观澜中学充分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发掘学生特长,每年都会在校园内举办各式各样的英语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等主题活动,为学生打造多样化成长平台,助力学生高素质发展。观澜中学亦十分重视学生科技素养的培养。作为学生彰显创意的平台,在科技节期间,观澜中学组织科学魔法课堂、未来城市设计大赛、物理实验操作比赛等活动,通过作品展示、演讲、发布会等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统合能力、创意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版权声明:节目版权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编辑:教育在线

版权声明:节目版权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