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台两支撑”推进文商旅融合_文化_商旅_数字

本次大会开展了重大项目推介签约,彰显着海珠打造广州数字文化产业高地的雄心。南方日报记者 梁钜聪 摄

打造数字文化产业新高地,海珠既有雄心,也亮出了实招。

3月13日,2023年海珠区文商旅融合发展大会在唯品会总部大厦举行。

这场大会重磅发布了海珠数智文创“一平台两支撑”措施,表彰了优秀文化企业,开展了重大项目推介签约,彰显着海珠打造广州数字文化产业高地的雄心。

春风拂面,万物生长。与春风一同到来的,还有文商旅行业发展的春天。

文商旅融合得好,城市活力就强。海珠正坚持以文塑旅、以旅促商,打破文商旅三者间的壁垒,打通产业发展的“任督二脉”。如今,海珠吸引了软件和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众多企业集聚,有各类文化企业逾万家,规上文化企业400余家,国家级高清视频创新产业示范园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也都扎根于此。

风再起时,海珠期待,能快人一步迎来“姹紫嫣红”。

●南方日报记者 吴雨伦

亮出大招

海珠首批数字虚拟人亮相了!

大会上发布了海珠首批5位数字居民,来自各行各业。既有为海珠数字文创产业代言的G仔,又有来自企业的咏声动漫数字虚拟人西汐等。

数字虚拟人,产生于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交流碰撞。正如法国作家福楼拜所说,越往前走,艺术越是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犹如两人从山麓分手,又在山顶会合。

这次发布数字居民,也是基于海珠领先的数字文化产业优势、深厚悠久的文化艺术资源,将数字技术与时尚潮流相融合。

咏声动漫公司项目负责人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的不断突破,数字虚拟人也变得越来越超写实。咏声动漫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也是得益于海珠在数字经济领域和动漫游戏产业集聚的优势。

展开全文

为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在这次文商旅融合发展大会上,海珠又亮出大招——“一平台两支撑”。

一个平台是海珠区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会。

海珠区推动成立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会,就是向区内的文化企业发出邀请,共同打造文化企业合作交流、共谋发展的组织平台。

企业也不负邀约,首批就有105家企业入会,大多为来自文化投资等领域的领军文化企业、领军人才,其中“四上”企业有32家,2021年总营业收入约70亿元。

两个支撑是文化创意产业基金、数字创意产业基地。

其中,海珠文化创意产业基金目标规模达50亿元,首期规模5亿元,由区属国有企业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发起设立。

“希望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海珠文化创意产业。通过投资来带动资本和产业融合,助力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广州市海珠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云说,该基金将通过“母基金+子基金”的运作模式,为企业提供覆盖种子轮、VC、PE、Pre-IPO全链条的产业培育链条。

文化有“数”,无限可能。

面向未来,海珠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成立区文促会、产业基金、产业基地,打造“一平台两支撑”,海珠区文化产业发展聚能计划提出的搭建产业平台、设立产业基金、打造文化品牌、培育文化人才、创作文艺精品和出台扶持政策等六大主要任务正逐步成为现实,将真正聚合起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有融乃大

这场大会的一个关键词是“文商旅融合”。为什么要融合?

这样的场景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一方面,一些网红景区景点偏重观光游览,商业浓、文化淡,拍照打卡后,给人以“来了,却又好像没来过”之感;另一方面,出色文化作品“酒香也怕巷子深”,无法直达市场,送不到游客身边。

这种现象如何破解?

文商旅融合是一种思路。三者的结合意味着文化将更好地走向“远方”,商业将更有“流量”,旅游也将变得更富有诗意。但如果强行捆绑,生拉硬拽,未有效打破文商旅三者之间的壁垒,将合而不融。

所以,海珠想要“破壁”。打破三者之间的壁垒,海珠招不虚发。

海珠有文化。

缘起于海丝文化,繁荣于工业文化,提升于生态文化,飞跃于创新文化。可以说,海珠多时期的辉煌积累了深厚的历史家底,也成为海珠新活力的基础所在。

海珠有商圈。

在这里,广州初代商圈焕发崭新魅力。

大会对“书画瑶溪 潮玩江南”、江南文商旅融合圈二期项目进行了推介。当前,海珠区全面加快中高端商圈规划建设,计划用5年的时间,将江南西商圈打造成为海珠西部文商旅消费的标杆区。

目前,江南文商旅融合圈一期3个重点项目、23个节点改造已经完成,江南西新地标——时尚之眼和智慧灯杆展露新颜,商圈更智慧化更有韵味、人气商气更加集聚,老城市新活力“海珠样板”初步成形。

“在这里住了近30年,这是我见过最漂亮的江南西,路面干净整洁,灯光绚丽多彩。”在江南西长大的张先生看到改造后的江南西,赞叹不已。

海珠有“远方”。

位于海珠的高耸入云的广州塔,是每个旅客到广州必“打卡”的景点之一,年均接待游客量达1500万人次。海珠也正推动广州塔、珠江航道、黄埔古港等旅游景区升级。

凭借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冲劲儿,海珠吸引了一大批文商旅项目纷纷落地、抢占发展先机。

在这场大会上,就有14个重点文商旅项目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促成签约金额超50亿元。

其中,广州濠璟湾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计划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艺术酒店(会议中心)项目,计划投入5亿元,建设生态与艺术相结合的粤港澳大湾区及国际性酒店会议项目,将举办国际性经济、会展、人文、艺术等高峰论坛。

“这个项目前身是海珠购物中心,是海珠的城市记忆的一个载体。”2025东蓠dream项目也是会上签约的项目之一,由广州合智创通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打造。该公司总经理刘湘介绍,项目计划将江南大道中219号地下层、一楼、二楼、三楼村社物业建设为东蓠元产业园,发展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江南西文商旅新地标。

想要“破壁”并不容易,站在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拐点,人流还在、市场还在、机遇还在,就看谁能率先站上风口,使“诗”“流量”“远方”更好联结,使三者“融”得自如、“合”得协调。

数智示范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海珠来说,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

去年10月,海珠区制定了全国首个区级版权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广州市海珠区促进版权创新发展若干措施》。

该政策按照“引强与引智兼顾、扶持与保护并用、力度与精度兼备”原则,推出涵盖版权创造等细分领域的10条政策,对版权企业落户及创新发展、版权人才补贴等实施专项扶持,明确2023—2025年将安排财政配套资金1700万元用于政策兑现。

得益于良好的产业政策和营商环境,近年来,海珠区文化产业稳步发展,2021年海珠区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20.31亿元,占GDP比重13.32%。文化产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聚集各类文化企业逾万家,规上文化企业400余家。

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不只要有政策,还要有直抵人心的力量,让更多人实现物质富足、精神富有。

大会现场发布了海珠区首条数智文创空间精品示范带,示范带上企业将推出多场文化惠民活动。

这条示范带从海珠岛西岸向东延伸,串起了一众景点,涵盖现代商圈、旅游景区、数字展厅、博物馆、纪念馆等多种业态,包括太古仓、江南文商旅融合圈、十香园、咏声动画科技馆、广州塔等,可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多样化需求。

其中,十香园不仅是海珠区的数智文创空间精品,也是海珠区的艺术名片。

十香园被誉为岭南画派的发祥地,是广东近代美术教育的基地。此次大会选取了十香园纪念馆馆藏的岭南画派开山祖师居廉的4幅代表画作《花鸟图轴》等,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制作成海珠区首批公益数字藏品,实现经典艺术作品的活化利用。

这场大会,犹如江畔明媚春天里一列穿越花海的有轨电车,满载着海珠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望,驶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