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网络“黄谣” 远离“乌合之众”_造谣_的是_受害者

近日,喜剧电影《保你平安》热映,让网络“黄谣”这一社会问题再次引发关注。

影片情节概括起来并不复杂,说的是一名墓地推销员,为一名去世后深陷黄色谣言旋涡的年轻女性辟谣求证的过程。说起网络“黄谣”,大家并不陌生。就在不久前,南华大学一男生造女同学“黄谣”,用制图软件制作女同学不雅图片牟利一事就引发了社会热议。经调查核实,公安机关依法对其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校方则给予该生开除学籍处分。几乎同一时间,苏州大学也通报了一起校内学生恶意拼接图片侮辱女性事件,涉事学生现已被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的普及,让每个人都有了在网上发声的权力,也有了“道德评判”他人的机会。而网民身份的可隐匿性,让违法失德、别有用心者可以躲在网络的背后肆无忌惮地信口胡喷,甚至颠倒是非。更可怕的是,造谣者都不需要拿出任何证据,仅仅一句话、一个观点,就能轻而易举让当事人“社死”。而这些足以毁掉一个人的恶言恶语,对造谣者来说可能不过是“闲来无事”喷一句。键盘侠们窥伺、编造;营销号煽风点火;看客随风起舞、恶语相向……只有被造谣的人,面对维权路上的层层阻碍,陷入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网络时代,“黄谣”不仅对受害者造成莫大伤害,也破坏了网络和社会秩序,践踏法律和道德底线。消除“黄谣”危害,不该是受害者一个人的战斗——毕竟,无论年龄性别,每个人都有可能是“黄谣”的受害者。“黄谣”是全社会的共同敌人,需要各方一起努力。作为个体,我们要警惕坠入“乌合之众”的陷阱,拒绝成为“雪崩”时那片并不无辜的雪花;作为主管部门,也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治谣力度与惩戒力度,让躲在黑暗角落里的造谣者付出惨痛的代价。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