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甄嬛传》第一集中那些有意味的台词_皇后_皇帝_太后

太后提生育子嗣的妃嫔时,不提华妃

皇帝大半年没进后宫,太后急了。跟皇帝聊天时,先问皇帝三阿哥的功课,讲完之后用先帝有24个儿子,而皇帝才三个阿哥。这句话为铺垫,指出太后此行来的目的--选秀。

太后:这也不怪你,先帝嫔妃多,自然子嗣多。你后宫才这么几个人,皇后,端妃,齐妃,她们年纪都不小了,想要延绵子嗣也难。

请注意太后这句话。

在甄嬛她们还没有进宫之后,皇帝的后妃最重要的是皇后,华妃,端妃,齐妃。

这几个人是高阶妃嫔,太后举例一般都是会举这几个的。但是为什么偏偏漏下华妃。

其实这句话,隐藏着很深的含义--华妃不能生育。

而华妃不能生育的罪魁祸首是欢谊香,而欢谊香正是皇帝费尽心思,特意赏给华妃的,而且就华妃一个人。

展开全文

但是其实后宫三巨头太后,皇帝,皇后都知道这一件事情。而且被他们堵得死死的,太医院的医院全部都长着同一根舌头,就是怕华妃知晓。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后面剧情中,华妃的哥哥年羹尧从外面找来了大夫,这个大夫也被皇帝他们策反,不敢讲真话。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帝王的权衡之术。

年羹尧为大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立下累累战功,但是功高盖主,一个武将比一个文臣更让帝王害怕,君王枕边哪能容忍他人酣睡。

尤其是像雍正这样多疑的皇帝,皇帝需要对年家有掣肘。但是华妃身为年家的女儿,又是皇帝的宠妃,一旦怀孕,生下皇子,皇帝的威胁会更大。

其实纵观历史上,后宫妃嫔外戚专政的例子有很多。

比较著名的是东汉时期的梁商、梁翼父子。梁商的妹妹和女儿都嫁进宫中,前者成为贵人,后者成为皇后,梁商凭着妹妹和女儿的身份,成为了大将军,他死后,由他的儿子梁翼继承了他的大将军,而梁翼此人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无恶不作,甚至于毒杀汉质帝,使东汉王朝变得千疮百孔

剧中,张廷玉对皇帝说过一句话,

叫做“建功易,守功难”。也预示着后期年羹尧的荣华富贵会烟消云散。

颂芝不小心打翻了皇后送给华妃的牡丹卷

首先皇后送华妃牡丹卷意图就很明显,牡丹是什么,牡丹花在清朝是国花,雍容华贵,是群花之首。有诗词为证,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也就是说这是只有皇后才可以用的花,皇后的意思就是说无论你华妃多受宠,我,皇后才是这里的老大。

然后华妃的反击是什么?让颂芝故意弄点皇后送的牡丹卷。

首先华妃是肯定不会吃皇后送的点心的,因为她俩是死对头。

你会吃死对头给你吃的东西吗?不会。

但是又不能特别明显,于是华妃的家生奴才颂芝很明显地知道了华妃的用意,把糕点给摔了。

颂芝虽然口口声声说,皇后娘娘赎罪,奴婢不是故意的。但这都是说辞和苦肉计。

华妃先一句话说,向皇后请罪,后一句话又是什么?

华妃:你是本宫的家生奴才,竟这般不懂规矩,本宫也不便教你了。若是皇后不饶恕你,本宫也不会轻放了你。

其实华妃知道皇后是不会惩罚颂芝的,第一点,颂芝是华妃的人,而且不是一般的奴才而是家生奴才。而且皇后在后宫中素来以温柔端庄,贤良淑德著称,怎么可能因为一家小事而惩罚了颂芝。

不过华妃还是入了皇后的套,皇后顺着华妃的话,把宫女福子送给了华妃,知道华妃容不下福子,破坏了华妃在皇帝心目的形象。

所以说,短短的几句话里,就藏了好几个关键信息。宫斗剧的每一句话,每一步棋就没有简单的。

不过从第一集中,也能看出皇后是一个极其有心机,懂得利用别人的性格做事的人。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

喜欢该文的友友们记得点赞转发评论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