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壁上韦偃画马歌(题壁上韦偃画马歌从哪些方面来表现韦偃画画技艺高超的)_怡然_杜甫_诗人

本文目录

  •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从哪些方面来表现韦偃画画技艺高超的
  •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翻译
  •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这首诗表达了哪些画外之意
  • 诗经关于怡的诗句
  • 杜甫的咏物诗有哪些
  • 打马赋的注释译文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从哪些方面来表现韦偃画画技艺高超的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赞赏韦偃画艺高卓,同时借物言志,慨叹时局。诗人用骏马比作志士,希望他们能够拯救国家于危亡之中,寄托了忧国忧民的感情。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骝,歘见麒麟出东壁。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在诗中诗人首先用“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渠画无敌”两句,开门见山地指出韦偃要离开成都到别的地方去,所以他特别到草堂来向诗人辞行;而画家也十分清楚地知道,杜甫喜欢他所作的画,这是因为他的绘画技艺,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当时还没有人能与他相匹敌。

这就非常概括地对韦偃高超的画技做出了恰当的评价,说明这位画家的艺术技巧极其精湛,不是一个寻常之辈。      

接着,诗人记叙了韦偃作画的经过。“戏拈秃笔扫骅骝,数见骐麟出东壁。”这两句诗是说,画家提起秃笔好像在闹着玩似的,不费吹灰之力,竟一挥而就地画出了千里马,它们形象生动可爱,宛若珍兽骐麟一样,蓦然间就出现在草堂的东壁之上。

“扫骅骝”,就是随意涂抹即成了千里马。“出东壁”,指神骏的良马出现于东壁。这里的“扫”字和“出”字,用的十分贴切、形象,把画家挥毫作画、下笔有神的情态,都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这也不难看韦偃画马所具的深厚基础和过硬本领。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一匹马正在低头吃草,另一匹马却昂首长嘶,它们健壮的外形,进取的渴望,都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像这样四蹄可以践踏霜雪的良马,毫无疑问是可以日行千里,并能承担重任的。这同杜甫在《秦州杂诗》中所描写的战马形象:“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非常相似。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就是说,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时,能到哪里去寻找像画中一样的千里马,同英勇的人们同生共死、匡济时危呢?!这里说明了良马是多么难得,而发现良马的确远非易事阿!

它同诗人在《高都护骢马行》中所说的“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的意思完全一致。杜甫在写作此诗时,正值内乱外患,战争不息的多事之秋,显然这两句诗不是无因而发,它正寓以渴望人才,选拔贤能,颇有“忧时思将帅”的深刻含意。这也充分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感世伤时的崇高思想感情。    

在杜甫的诗集里,不乏咏马的诗篇。诗人早在青年时期,就曾歌颂过“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房兵曹胡马》)的骏马;进入中年,他也曾感叹过“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瘦马行》)的可伤的瘦马;杜甫在他暮年,也曾怜昔过“尘中老尽力,岁晚颇伤心”(《病马》)的病马。

应当说,诗人在诗中都不是为咏马而咏马,皆是别有所指,以马言志的。他在这首题画诗里,也是借马以寄托自己的抱负,表现自己的高尚情操,故他把爱马的感情全部都倾注在诗中了。所以,沈德潜曾经指出:“唐以前未见题画诗,开此体者老杜也。

其法全在不粘画上发论。”(见《说诗晬语》)仇兆鳌也认为:“韦偃画马,在草堂壁上,乃临行留迹也。公爱其神骏,而欲得此以同生死,其所感于身世者深矣。”(《杜诗详注》卷九)    

大画家韦偃巧绘良骥,大诗人杜甫题写名篇,它们都同时出现在诗人故居——浣花草堂的东壁上,这真是前所未有的事!然而,一千多年的岁月逝去了,草堂的东壁早已同这座遗址一起永远消失了。壁上所画的马虽不能复现,可是所题的诗却千古永存。

扩展资料

韦偃是公元8世纪唐朝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侨居成都(今属四川),生卒年不详。官至少监。

韦偃善画鞍马,传自家学,远过乃父,与曹霸、韩干齐名。用点簇法画马始于韦偃,常用跳跃笔法,点簇成马群。其《放牧图》画人一百四十余,画马一千二百余匹。唐张彦远谓:“居闲尝以越笺点簇鞍马,或腾或倚,或龁或饮,或惊或止,或走或起,或翘或跂,其小者或头一点,或尾一抹,曲尽其妙,宛然如真。”

韦偃得曹霸画马之神,得韩干画马之形,形神兼而有之。杜甫曾赋诗对其画备加赞赏,元鲜于枢诗云:“韦偃画马如画松。”所画笔力劲健,骏尾可数,如颜鲁公书法。亦善山水、松石、人物。

所画山水风格高超,属王维一派;所写松石更佳,咫尺千寻,骈柯攒影,烟霞翳薄,风雨飕飗,轮囷尽偃盖之形,宛转极蟠龙之状,千枝万叶,非经岁不成;画山水,山以墨斡,水以笔擦,云烟变幻,远岸长陂,丛林灌木,笔力有余,而景象不穷;人物则高僧奇士,禽兽则牛羊群驴,无一不尽其能。

画迹有《双骑图》《牧放人马图》《三马图》《散马图》《沙牛图》《松下高僧图》等27件,著录于《宣和画谱》。传世作品有《百马图》卷,李公麟摹本,现藏故宫博物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韦偃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翻译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翻译如下:

最近,好友韦偃和我告别,说他要到别的地方去。他知道我很喜欢他的画,就决定在草堂的墙壁上给我画一幅。他随手拿了支笔,只几笔就画出一匹红色的骏马。欻的一下,很快啊,感觉那匹马就要从墙壁里冲出来了。

后来,墙壁上出现两匹马,一匹吃草,一匹低嘶,看这两匹马的神态,感觉跑一千里不成问题。如果哪天形势真的危急,相信它们一定能和主人同生共死。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原文: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戏拈秃笔扫骅骝,欻见骐驎出东壁。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赞赏韦偃画艺高卓,同时借物言志,慨叹时局。诗人用骏马比作志士,希望他们能够拯救国家于危亡之中,寄托了忧国忧民的感情。

这是一首题画诗。韦偃擅长画马。仇兆鳌注引朱景玄《画断》:“韦偃,京兆(长安)人,寓居于蜀。常以越笔点簇鞍马,千变万态。或头一点,或尾一抹,巧妙离奇,韩干之匹也。”此诗赞赏韦偃画艺高卓,同时借物言志,慨叹时局。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这首诗表达了哪些画外之意

韦偃〝知我〞,诗人〝怜君〞,两心相知,友情真挚,流露出不舍之情。

由画上两匹马,想到〝同生同死〞,寄寓了诗人同患难之意。

诗人用骏马比作志士,希望他们能够拯救国家于危亡之中,寄托了忧国忧民的感情。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赞赏韦偃画艺高卓,同时借物言志,慨叹时局。诗人用骏马比作志士,希望他们能够拯救国家于危亡之中,寄托了忧国忧民的感情。

扩展资料:

作品原文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杜甫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骝,歘见麒麟出东壁。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注释

韦偃,唐代画家,善画马。题壁上,唐人好在墙壁上作画或题诗,这里的壁,就是草堂的墙壁。

别我,向我告别。有所适,要到其一地方去。安史之乱,造成“天下学士亦奔波”的局面,名画家也四处漂泊。韦偃离开成都,大概也是为了谋生。

怜,爱。韦偃知杜甫爱他的画,故一来告别,二来作画留迹。这句是加一倍写法。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韦偃画千里马只用秃笔。

歘见,即忽见。写其神速。麒麟,传说是一种瑞兽,也善走,故以喻良马。“出”字与《丹青引》“须臾九正真龙出”同妙。以假为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诗经关于怡的诗句

1.关于“怡”字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怡”字的诗句有以下:

1.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赠卫八处士》 唐·杜甫

2.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3.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南北朝·陶宏景

4.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 《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 宋·刘克庄

5.淡晴时候尽融怡 《临江仙·元宵作》 宋·廖行之

6.怡然百体融 《阮郎归·炎炎皦日正当中》 宋·张抡

7.图史足怡悦,风月无将迎 《吊齐斋先生尚书文节倪公》 宋·程公许

8.索马亟往唁,我心有不怡 《送荣茂世》 宋·李处权

9.饮尔一杯酒,陶然足自怡 《和董庶中古散调词赠尹果毅》 唐·刘禹锡

10.萧晨振策来翠微,母怜吾儿倍怡悦 《秋浦楼》 宋·赵葵

……

2.关于怡字的诗句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龟虽寿》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怡怡亭》

怡怡亭畔路,兄到弟随肩.花径同调瑟,兰窗共擘笺.看山携老杖,分果忆儿筵.底事常相忍,张家未是贤.

《东坡先生真赞三首》

眉目云开月静,文章豹蔚虎炳.逢世爱憎怡怡,五朝公忠炯炯.

《题杨解元寿萱堂二首》

济济斑衣子,怡怡白发亲.紫萱偏得地,玉树解留春.

《题杜仲高松杉桧图》

老干矗无容,虬枝蔚相倚.图以归草堂,怡怡有深旨.

《题归梦》

长安风雨夜,书客梦昌谷.怡怡中堂笑,小弟栽涧绿.家门厚重意,望我饱饥腹.劳劳一寸心,灯花照鱼目.

《怡颜堂》

人生无百年,半被忧患苦.其间开口笑,一月仅四五.谁能盼庭柯,怡然见眉宇.积财不得用,真是守钱虏.

《宝干山茶》

山茶乃凡木,宝干始为奇.婉雅瑞荷花,扶疏连理枝.倾心相尔汝,和气生怡怡.清阴亦可爱,恶木正离披.

《冬日金陵制幕书事》

三五同寮出幕迟,公余终日意怡怡.归来又被梅花恼,拨冗铜彝插数枝.

3.求带有“怡”字的诗句

怡悦放荡也。

怡然有馀乐。

怡然变芳节。

怡怡静退姿。

怡然傲潭石。

怡然敬父执。

怡然无一事。

怡怡复熙熙。

怡眄无极已。

怡然居憩地。

怡神紫气外。

怡然憩歇处。

怡然两相顾。

怡然共携手。

怡情在樽酒。

怡然处寂寥。

怡然辍云璈。

怡然对一瓢。

怡怡中堂笑。

怡然向一樽。

4.关于怡字的诗句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龟虽寿》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怡怡亭》怡怡亭畔路,兄到弟随肩.花径同调瑟,兰窗共擘笺.看山携老杖,分果忆儿筵.底事常相忍,张家未是贤.《东坡先生真赞三首》眉目云开月静,文章豹蔚虎炳.逢世爱憎怡怡,五朝公忠炯炯.《题杨解元寿萱堂二首》济济斑衣子,怡怡白发亲.紫萱偏得地,玉树解留春.《题杜仲高松杉桧图》老干矗无容,虬枝蔚相倚.图以归草堂,怡怡有深旨.《题归梦》长安风雨夜,书客梦昌谷.怡怡中堂笑,小弟栽涧绿.家门厚重意,望我饱饥腹.劳劳一寸心,灯花照鱼目.《怡颜堂》人生无百年,半被忧患苦.其间开口笑,一月仅四五.谁能盼庭柯,怡然见眉宇.积财不得用,真是守钱虏.《宝干山茶》山茶乃凡木,宝干始为奇.婉雅瑞荷花,扶疏连理枝.倾心相尔汝,和气生怡怡.清阴亦可爱,恶木正离披.《冬日金陵制幕书事》三五同寮出幕迟,公余终日意怡怡.归来又被梅花恼,拨冗铜彝插数枝。

5.带有“怡”字的诗句有哪些

1、

龟虽寿

曹操 汉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唐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3、

阮郎归·炎炎皦日正当中

张抡 宋

炎炎皦日正当中。澄潭忽此逢。金丹乍浴表深功。通明照水红。

丹浴罢,乐无穷。怡然百体融。人间何处不清风。此怀谁与同。

4、

怀伊亭

张嵲 宋

回环拥冈峦,澶漫分林坞。

纵目以怡情,信美疑吾土。

5、

送张兢无悔秘校赴调

文同 宋

无悔富道谊,卷藏无所施。

端笏拜上官,十年走阶墀。

人皆为嗟惋,君独安且怡。

又执考书去,当衡谁与知。

6.含有“怡”字的古诗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步出夏门行》;中的《;龟虽寿》

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怡怡静退姿。怡然傲潭石。怡然敬父执。怡然无一事。怡怡复熙熙。怡眄无极已。怡然居憩地。怡神紫气外。怡然憩歇处。怡然两相顾。怡然共携手。怡情在樽酒。怡然处寂寥。怡然辍云璈。怡然对一瓢。怡怡中堂笑。怡然向一樽

我只有这些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7.与怡相关的诗句或者典故

1、怡怡中堂笑,小弟栽涧菉。《题归梦》李贺

2、怡然青莲宫,永愿恣游眺。《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李白

3、怡然无一事,流水自汤汤。《赠景和尚院》贯休

4、怡怡静退姿,泠泠思归吟。《感别送从叔校书简再登科东归》

5、怡眄无极已,终夜复待旦。《列仙文•清虚真人》孟郊

6、白华照寒水,怡我适野情。《植灵寿木》柳宗元

7、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赠卫八处士》杜甫

8、怡然共携手,恣意同远步。《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杜甫

9、况乃佳山川,怡然傲潭石。《巡按自漓水南行》

10、三适今为一,怡怡复熙熙。《三适赠道友》白居易

11、瓶钵镇随腰,怡然处寂寥。《赠源寂禅师》薛能

12、昏旦松轩下,怡然对一瓢。《下方》司空图

13、此外知何有,怡然向一樽。《暮春闲居示同志》权德舆

14、纵心驰贝阙,怡神想玉京。《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清字》许敬宗

15、怡神紫气外,凝睇白云端。《九成宫秋初应诏》刘祎之

16、明月谈空坐,怡然道术忘。《僧房避暑》严维

17、怡然变芳节,愿及一枝荣。《小苑春望宫池柳色》元友直

18、芳贻千里外,怡怡太府吟。《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姚合

19、荏弱看渐动,怡和吹不鸣。《风不鸣条》王甚夷

20、苦力供征赋,怡颜过朝暝。《太湖诗•崦里》皮日休

8.求含有怡或真的诗句,最好有出处

含【怡】的诗句:怡怡中堂笑,小弟栽涧绿.——《题归梦》 年代:唐 作者:李贺 三适今为一,怡怡复熙熙.——《三适赠道友》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棱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年代:唐 作者:胡皓澄江上、几度啸日迎风,怡怡钓秋色.——《兰陵王》 年代:宋 作者:杨泽民怡怡静退姿,泠泠思归吟.——《感别送从叔校书简再登科东归》 年代:唐 作者:孟郊今旦一尊酒,欢畅何怡怡.——《对酒示行简》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座客半酣言笑狎,孔融怀抱正怡怡.——《宴游池馆》 年代:唐 作者:刘兼兀兀转生离内女,怡怡笑杀月中娥.——《得道阳》 年代:元 作者:王哲逢世爱憎怡怡,五朝公忠炯炯.——《东坡先生真赞三首》 年代:宋 作者:黄庭坚怡怡夜语自天和,棋罢令人感慨多.——《夜观汝溪二侄象棋四首》 年代:宋 作者:钱时 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初晴落景》 年代:唐 作者:李世民人和年丰,皇心则怡.——《奉和圣制喜雨》 年代:唐 作者:张九龄白华照寒水,怡我适野情.——《植灵寿木》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洛浦虽有荫,骚人聊自怡.——《奉和袭美公斋四咏次韵·小桂》 年代:唐 作者:陆龟蒙 文王寝膳武王随,内竖言安色始怡.——《三代门武王》 年代:唐 作者:周昙伊余龙钟归海涯,千山万水情自怡.——《送梦上人归京》 年代:唐 作者:贯休含【真】的诗句:真山真水真画图,一片玲珑玉.——《朝天子》 年代:元 作者:徐再思常处真常常应,常静常在.真常真欢真乐,现真如、超越三界.真无坏,真无坏,无坏无坏.——《满庭芳 赠骆先生刘石二先生》 年代:元 作者:马钰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太虚幻境对联》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真元,真可爱,真师真友,且喜无猜.——《满庭芳》 年代:宋 作者:张继先真清真静养真如.真乐真闲,真个好功夫.——《南柯子 赠马怀玉》 年代:元 作者:马钰是真非真,是假非假.——《僧雍野堂赞》 年代:宋 作者:陈著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瑞鹧鸪》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齐斗堆金,难买丹诚一寸真——《采桑子》 年代:宋 作者:晏几道寒夜天光白,海净月色真.——《送韦十二兵曹》 年代:唐 作者:王昌龄 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渔家傲 寄仲高》 年代:宋 作者:陆游 静酣不语笑,真寝无梦寐.——《和尝新酒》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莫问真何如,画亦销光彩.——《感旧写真》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养疾衡檐下,由来浩气真.——《重酬李少府见赠》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愿言弄倒景,从此炼真骨.——《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年代:唐 作者:李白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拟古其三》 年代:唐 作者:李白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年代:唐 作者:杜甫近识峨眉老,知予懒是真.——《漫成二首》 年代:唐 作者:杜甫此鹰写真在左绵,却嗟真骨遂虚传.——《姜楚公画角鹰歌》 年代:唐 作者:杜甫 稍觉真途近,方知人事劳.——《游昌化山精舍》 年代:唐 作者:卢照邻叶落燕归真可惜,东流玄发且无期.——《题桐叶》 年代:唐 作者:杜牧。

杜甫的咏物诗有哪些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杜甫咏物诗简析
十堰小学 吕博汉
《文心雕龙·物色》云:“诗人感物,联类不穷。”又云:“物以情兴,情以物观。”文学
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与“物”结下了不解之缘。咏物诗就是一种非常突出的文学表现形式。
咏物诗属于以某物作为题咏对象的诗歌,表面上是以题材来区分的一个文学门类,实质上是
诗人对物的审美观照。咏物诗通过对物的吟咏,抒发了诗人的某种情怀,寄托了诗人的某种
理想,并给物以某种审美评价。因此,咏物诗实际上是以咏物形式出现的抒情诗,正如刘熙
载《艺概》所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有个我也。”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咏物诗导源于《诗经》中的咏物描写。经过历代文人的努力,咏物诗发
展到唐代,无论在题材的开拓还是托物寓意上,都达到了高峰。唐代众多著名诗人,大都有
咏物之作,而以杜甫成就最大。
杜甫所写咏物诗,有百首之多,涉及天象、江河、草木、虫鱼、禽兽、器具等方面。其中以
咏马为最多,如《房兵曹胡马》、《高都护骢马行》、《天育膘图歌》、《骢马行》、《瘦
马行》、《病马》、《玉腕骝》等。再有鹰,如《画鹰》、《义鹘行》、《画鹘行》、《王
兵马使二角鹰》、《王兵马白黑鹰二首》等。其次是咏草木,如秦州诗《蒹葭》、《苦竹》
,成都诗《病柏》、《病橘》、《枯棕》、《枯冉》、《海棕行》《严郑公阶下新松》、《
严郑公宅同咏竹》、《江畔独步寻花》,夔州诗《江梅》、《庭草》等。其它杂咏,如秦州
诗《归燕》、《促织》、《萤火》,成都诗《江头五咏》,夔州诗《鹦鹉》、《孤雁》、《
鸥》、《猿》、《麂》、《鸡》、《黄鱼》、《白小》等。
杜甫的咏物诗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
一、间接咏物,即题画咏物诗。
画上题诗,是我国绘画艺术特有的一种民族风格。古代文人画家,为了阐发画意,寄托感慨
,往往于作品完成之后,在画面上题诗,以收到诗情画意相得益彰的效果。为画题诗自唐代
始,但当时只是以诗赞画,真正把诗题在画上,是宋代以后的事。不过,唐代诗人的题画诗
,对后世画上题诗产生了极大影响。其中,杜甫的题画诗数量之多与影响之大,终唐之世未
有出其右者。
杜甫的题画咏物诗著名的有《画鹰》、《画鹘行》、《题壁上韦偃画马歌》、《戏为韦偃双
松图歌》、《姜楚公画角鹰歌》、《通泉县署壁后薛少保画鹤》等。诗人通过对画面物象的
观照,把自己的情思注入其中。如题画诗代表作《画鹰》,诗云:“素练霜风起,苍鹰画作
殊。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这
首诗把画中鹰写得活而有神,你看它,仿佛挟风带霜而起,侧目而视,耸身而搏,宛如真鹰
一样。只要把丝绳解掉,就可以展翅飞翔了,诚如仇兆鳌所评“老笔苍劲中,时见灵气飞动
舞”。这“灵气”其实就是诗人情思的化育,精神的升华。“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大意是说:何时让这卓然不凡的苍鹰展翅搏击,将那些“凡鸟”的毛血洒落在原野上。诗人
希望画鹰能够变成真鹰,奋飞碧霄去搏击凡鸟。这首诗写于杜甫读书游历时期,是他的早期
作品,诗人正当年少,富于理想,也过着“快意”的生活,充满着青春活力,富有积极进取
之心。诗人通过对画鹰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致远雄心和疾恶如仇的激情,给人以无穷的回
味。清人浦起龙给此诗以高度评价,不仅认为它具有巧妙的艺术技巧,而且表现了“乘风思
奋之心,疾恶如仇之志”,的确是很中肯的。《画鹰》诗不愧是题画诗的杰作。
二、直接咏物,即直接摄取眼前之物,有感而作。
袁枚《随园诗话》云:“咏物诗贵有寄托,咏物诗无寄托,便是儿童猜谜。”金圣叹《选批
唐才子诗》亦云:“咏物诗纯用兴最好,纯用比兴亦最好,……何则?诗之为言,思也。”
咏物诗之所以要用比兴手法,为的是将诗人的情思寄寓于物象之中而不直接外露,使之“言
有尽而意无穷”。
杜甫的咏物诗,在创作方法上常常以比兴为主,继承了魏晋时期托物寓意的写法。如在夔州
时所作的《鹦鹉》、《孤雁》、《鸥》、《猿》、《麂》、《鸡》、《黄鱼》、《白小》8
首咏物组诗,都是写眼前实有之物,而每首皆有寓意。仇兆鳌《仇注杜诗》中云:“前后咏
物诸诗,合作一处读,始见杜公本领之大,体物之精,命意之远。说物理物情,即从人事世
法勘入,故觉篇篇寓意,含蓄无限。”所谓“说物理物情,即从人事世法勘入”,就是在感
受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将命意寄托于物象之中,故能情景交融。如《鹦鹉》寓失统羁栖之感
,《孤雁》有同气分离之悲,《鸥》则羡其闲适自得,《猿》则奇其智能全生,《麂》慨乱
世之危,《鸡》表殊乡之俗,《黄鱼》悯长大难容,《白小》伤细微不免。这类诗还有很多
,如《题桃树》、《朱凤行》、《促织》、《萤火》、《铜瓶》等,都是“就眼前景物,写
出一番仁民爱物之意”,而在艺术上总是融情于物,发人深思。
在这类咏物诗中,《孤雁》可以说是杜甫的代表作,诗云:“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
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这是一首
孤雁念群之歌,体物曲尽其妙。天高路遥,云海迷漫,小小的孤雁不知到何处去寻找失去的
伴侣。它望尽天涯,不停地追飞;它哀鸣声声,不停地呼唤。而这些,野鸦们是全然不懂的
,它们鸣躁纷纷,自得其乐。在这首诗中,诗人与雁,物我交融,浑然一体了。这首咏物诗
写于杜甫漂泊西南寓居夔州时期,是他晚年的作品。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岁月
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无刻不渴望骨肉团聚,梦想挚友重逢。
这孤零零的雁儿,寄予了诗人自己的影子,同时也表达了对一些庸夫俗子的厌恶之情。
三、透露特殊心态的咏物诗
这些诗往往在“物”前冠以“病”、“枯”、“恶”等字,如《病桔》、《病柏》、《病马
》、《枯楠》、《枯棕》、《恶树》等,这是诗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物”的特殊审美感
受,凝结着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伤痛和憎恶之情。如《病马》诗中的“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
心”,《枯楠》诗中的“不知几百岁,惨惨无生意”,《枯棕》诗中的“念尔行影干,摧残
没藜莠”,其“物”之“病”、“枯”之状可见,而诗人惋惜、伤痛之情亦寄予其中。
这类诗的代表作是《病马》,诗云:“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
心。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申涵光说:“杜公每遇废弃之
物,便说得性情相关,如《病马》、《除架》是也。”其实不但是“说得性情相关”,分明
是借马自喻。这首诗写于杜甫身陷安史叛军、为官时期。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想投奔即位
的唐肃宗李亨,不幸身陷长安反军中。历尽千辛万苦,找到唐肃宗,却不受重用。收复长安
后,又因陷于叛军而贬了职。杜甫把满腹冤屈和不平都寄托在病马身上,体现出物我同情,
说马正所以喻人。
总之,杜甫的咏物诗题材广阔,含意深远。所咏之物,不管是宏壮的还是微小的,都各尽其
妙。后世的咏物诗在题材上大多不出这三类诗的樊篱,而在托物寓意上往往莫及。

打马赋的注释译文

这是李清照专为打马博戏写的一篇赋,当与《打马图经序》为同时之作。
,往,逝。
卢或可呼:古代掷骰子,五子皆黑为卢,为头彩,掷时大声呼喊,称“呼卢”
千金一掷:即一掷千金。
百万十都:极言钱数之多。
:盛酒肉的器皿。
:樗蒲,一种投色子游戏。遂废:癸巳类稿、图谱原赋作“者退”。
小道:末枝。
:音继路,是两种名马。
疑穆王句:据《逸周书 周穆王》记载:周穆王乘八骏往西王母处做客。
间列:夹杂排列。
类杨氏句:《旧唐书 杨贵妃传》玄宗每年十月幸华清宫,国忠姊妹五家扈从,每家为一队,著一色衣。
珊珊佩响:佩环相击。
玉蹬之敲:指上马。
落落:稀疏的样子。
连钱:古有良马称连钱骢。
吴江句:有些版本冷字作“乐”或“落”字。胡字在粤本、历代赋汇、癸巳类稿、图谱原赋作“燕”。用木叶飘零形容行马受挫。
玉门句:知雄关难入则养精蓄锐以待战机。玉门,古关隘名。沙苑,又名沙阜,古养马场。
临波二句:《世说新语 术解》王武子善解马性。尝乘一成,著连钱障泥。前有水,终日不肯渡。
昆阳之战:历史上著名以少胜多战例。王莽地皇四年,刘秀以精兵三千大败王莽主力。昆阳,地名,在今河南叶县北部。
优游:从容不迫。
涿鹿之师:黄帝伐蚩尤的军队。
郎之失:《世说新语 雅量》庾翼向来以骑术精湛闻名,却在为岳母表演时掉下马来。
痴叔之奇:《世说新语 赏誉》王湛向来被人视为痴人。一次其侄王济去看他,见他骑术不凡,见解颇精,为之大为称奇。
鸟道:险峻的山道。
蚁封:形同蚂蚁窝高低起伏的土堆。
:险峻的山坡。
王良:春秋时晋国著名的骑手。
促盐车:《战国策 楚策四》有千里马拉盐车的故事。
造父:为周穆王驾车的人。
恋豆:贪恋槽中的草料,胸无大志。
著鞭:比喻走在前面,抢占先机。典出自《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耳。”
止蹄黄叶:将对方的马打下去即可获赏帖。黄叶,金钱。
异:癸巳类稿、图谱原赋作“画道”。 五十六采:打马博戏共五十六采。
九十一路:指棋子的九十一条行动路线。
其殿最:竞出优胜。覈同“核”,考校之意。殿最:优胜。
指麾:同指挥。
几微:细微征兆。
末技:末流技艺。
说梅:即望梅止渴。
苏:苏醒。
画饼充饥:《三国志 卢毓传》载曹明帝语: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谢:凋谢。引申为消解。
衔枚:古时行军为隐蔽性令兵士口含小竹棍以免发声。
阱堑:陷阱。
尤悔:悔恨。
正经:正宗经典。
绕床二句:《晋书 刘毅传》刘毅、刘裕诸人聚财,刘毅掷得雉,激动得绕床大叫。
沥酒二句:《南唐近事》刘信为人所猜忌,心不自安。一次醉后说:不负公,当一掷遍赤。
平生二句:《世说新语 识鉴》桓温伐蜀,众以为不成功,只有刘一人说桓一定能成功。
别墅二句:《晋书 谢安传》前秦苻坚率大压境,众将皆有惊惶之色。
元子:桓温字元子。
安石:谢安字安石。
陶长沙句:《晋书 陶侃传》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薄博之具,投之于江。陶侃,封长沙郡公,故称陶长沙。
袁彦道句:《世说新语 任诞》桓温博戏大输,求救于袁耽,时耽正在居丧。“十万一掷,直上百万数,投马绝叫,傍若无人,探布帽掷对人曰:‘汝竟识袁彦道不?’”
辞曰:本为乐曲之末章,此指结语。
佛狸:《宋书 臧质传》刘宋时童谣“虏马饮江水,佛狸卯年死。”佛狸,北魏太武帝跋焘的小名,此处指金主。卯年,作者此赋作于绍兴四年甲寅,次年即为乙卯年。
:皆周穆王的骏马名。
时危句:杜甫《题壁上韦偃画马歌》“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变同死。”正化用此意。
木兰:即花兰,古代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女英雄。
老矣句:曹操《步出夏门行 神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此反用其意。
相将:相随。过淮水:渡过淮河,返归故里。 时光流逝,曾经也在赌桌前高声唤喊“卢”。那时一掷千金,下注百万。在宴度上主宾行揖谦让;主宾喝醉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行,玩玩下棋掷采的游戏也行呀!如今打马游戏开始流行,渐渐取代了樗蒱游戏。这个游戏是末枝中的高端游戏,是女子之间的高雅游戏。下棋就像昔日周穆王乘八骏去西王母处作客,那是一日千里;棋子不同颜色各自列队,就像杨氏姊妹五人的扈从一样各家各着一色衣服。佩环相击发出“珊珊”的声音,就像上马时玉蹬发出的声音;马队像天上的群星那样布列稀松,急切间看到好马更是分散。行马像吴江枫叶飘落,像燕山乱飞的叶子没有头绪,当如退居玉门关内,养精蓄锐以待战机。棋子受阻,满盘凄凉。在困境中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出奇制胜,有时要像昆阳之战中的汉光武帝刘秀那样,以弱胜强,有时又要像琢鹿之战中的黄帝那样,从容不迫靠团结大家来消灭蚩尤;品格声望再高,也不要像庚翼那样,本来胜算在握,却因一着不慎而致误,倒应像王湛那样起初被侮称为“痴叔”,声名不为人所知,而“其实美”,一且被发现,便会令人感到意外,从而对他肃然起敬。这好比下棋或实战,要在对方不了解自己实力之时,给他个出其不惫。盘上弈棋,与战地布阵一样,有时兵贵神速,“或出人用奇”,以少胜多;有时要从容镇定,以义制敌,总之要善于随机应变。“马”在无路可走时,可以慢慢地退回来,伺机再战;时机有利时,“马”应昂昂如千里之驹,勇往直前,迅速占领敌人的地盘;有时在鸟道上,也要冒险飞过;有时则要善于隐蔽,就像妈蚁用土封上穴口,或不再乘“车”而缓缓步行,以达到麻痹敌人,保存自己的目的。善弈者,与王良、造父那样的善御者一样重要,离开了他们,纵有千军万马,也如同行进在崎岖陡峭的山坡上,寸步难行。何况时局就像白云在天,变幻无常。要紧的是不要一心恋着禄位,要挥鞭策马,努力向前。对于“打马”这一博戏来说,也像实战一样,决定胜负的不仅仅是兵强马壮,更要有好的指挥员,而对于弈者和指挥员来说,最要紧的是赏罚分明,只有分清高下重赏重罚,才能指挥若定,稳操胜券。弈者在小小的棋盘上,能够运用自如,其争强好胜之心亦可得到一定满足。但比起恢复大业来,打马弈棋毕竟是一种小技,它就像“说梅止渴”和“画饼充饥”一样,对于“奔竞之心”和“腾驶之志”,稍有慰藉而已。为了吃掉对方一子,明知难以达到目的,也不改变“图实效”的欲望;为了报答让“子”之恩,明明看准了机会,可以将对方一军,却率先退让了。不知止足,犹不知足。在向敌人进击过程中,本应衔枚不语,迁回接近对方,等叠成十马,才能顺利过关,否则将适得其反;假如自恃勇气有余,一味争先恐后,役有觉悟到可能陷人对方设置的陷阱和壕沟,不知适可而止,将咎由自取。下棋要果决,就像用人不疑一样,不负天,天不负你。必能实现你的愿望。他不会辜负你的信任,就像桓温取剑阁一样;敌人还没杀到你的老巢,就像淮淝之战一样被你攻破了。如今难道没有桓温一样的人,以后也不缺乏像谢安一样的人。不要像陶侃一样未战气衰,正当像袁耽一样有脱帽一掷的志气。
总之:像拓跋焘之流侵略者不久就会败亡,贵贱的人都在逃难,满目皆是良马,时局危难怎么能分辨的出?木兰这样的好女子和勇敢的老英雄其志在千里之外的战场上,但愿能随他们渡过淮水回到家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