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六义还是六艺(到底是“诗经六义”还是“诗经六艺”)_诗经_诗歌_六种

本文目录

  • 到底是“诗经六义”还是“诗经六艺”
  • 诗经到底是六艺还是六义,为什么有这么多说法
  • 《诗经》中“六艺”指什么
  • 诗经六艺指哪六艺
  • 诗六艺指什么
  • 诗经六艺有什么区别
  • 《六义》与《六艺》有什么区别

到底是“诗经六义”还是“诗经六艺”

应是六义。《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诗经到底是六艺还是六义,为什么有这么多说法

六艺
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还有一种说法,六艺即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诗》即诗经)
六义
《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也作六艺

《诗经》中“六艺”指什么

风,雅,颂,赋,比,兴。赋,比,兴”是表现手法。“比”是“比喻”,“比较”的意思,“兴”则是在“比”的基础上将话题渐渐引入主题,使诗的开头温和而含蓄,不显突兀。

“比”和“兴”往往是分不开的,所以又合称为“比兴”。另外,“诗经六艺”中“风”指西周末年到春秋各诸侯国的民歌;“雅”指贵族中流行的音乐;“颂”是祭祀时用的音乐。“赋”指的是铺排,铺陈的写法。

扩展资料:

《诗经》所收集的诗,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根据音乐及诗歌形式、内容、语言的不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而划分的。风即十五国风,是各地的音乐曲调,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桧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豳风、陈风、曹风十五部分,共一百六十篇。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是朝廷正乐,共一百零五篇,其中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个部分,分别有三十一篇、四篇、五篇,为郊庙祭祀之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诗经六义

诗经六艺指哪六艺

《诗经》六艺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拓展:
风、雅、颂,指的是《诗经》按音乐划分的三个类别。风,是指国风,就是西周时期各国的民间歌谣。雅,是周王京畿的乐歌,周王京畿被周人 称为夏,古代雅、夏通用,故有此称。“雅”分 大雅、小雅,意与后世的大曲、小曲相近。颂,是形容、赞颂的意思,是当时统治者 进行祭祀时的乐歌。赋、比、兴是一种文艺创作方法,最早用 于《诗经》。《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 所触发的真情实感,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 力,无论是在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还是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 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 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 基本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 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诗人借以表达情 感,借一个事物来做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 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 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赋、比、兴对于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形象塑造、心理描写、意境形成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来发展成为诗歌 常用的创作手法。《卫风•硕人》中描绘庄姜之美:“手如 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 眉。”分别以柔嫩的白茅芽、冻结的油脂、白 色长身的天牛幼虫、白而整齐的瓤子、宽额的螓虫、蚕蛾的触须来比喻美人的手指、肌肤、 脖颈、牙齿、额头、眉毛,形象细致。“巧笑倩 兮,美目盼兮”两句动态描写,又把这幅美人 图变得生动鲜活。《诗经》是赋、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圆 熟的作品,已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 术境界,对后世诗歌意境的创造功不可没,如 《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 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 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 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诗六艺指什么

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1、礼:礼节,有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2、乐:乐舞,有六乐:《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乐舞。

3、射:军事射箭技术,有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4、御:驾驭马车战车的技术,有五御:鸣和鸾、逐水曲 、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5、书:书法,有六书: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6、数:术数,是计算、数学的技术,有九章: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

扩展资料:

早在原始社会由蒙昧的群婚时期走向中级阶段的血缘家族的班辈婚时期,礼已产生。燧人氏是为礼以教人使人有异于禽兽的第一人。古籍中有关尧舜时期实施教育的记述,也反映了礼教的这一发展变化。

乐的产生和礼一样早,在原始社会,乐的教育尚可普及于每一个氏族成员。到了奴隶社会,乐与礼为奴隶主阶级所垄断,乐与礼互为表里。”

射、御是军事训练,也是体育训练。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已发明了弓箭。弯弓射箭既是为了狩猎,也是为了和其他部族争夺生活领地。而后者的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重于前者。射、御在西周的国学和乡学中都是重要的科目。

六艺教育中的书数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至少有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等六个方面。涉及了天文、历数、五行、占卜、地理、测量、几何、算法等自然科学知识及技术,还有宗教知识及技术。

远古的先民们,由于对日月星辰的自然崇拜,孕育了最初的天文知识。随着族外婚的产生与农业、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又产生了历法、数学等知识。

诗经六艺有什么区别

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六种写作技巧。二者所包含的内容不尽相同,同时在出处方面、涉及的范围内容方面也有所不同。

诗经六艺有什么区别

首先内容区别,六艺代表古代学校里面教育的内容,六义是代表风、颂、兴等。其次本质区别,六艺是古代贵族学校里面的学生,必须要知道进入上层社会的基础技能,六艺是教育方面的影响。

然后出处不同,六义出处是《诗经》,六艺出处是上层贵族,另外涉及范围也有区别,六艺涉及范围更广泛,六义就是代表写作的技巧,并没有涉及其它方面。

《六义》与《六艺》有什么区别

1、内容不同

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六种写作技巧。

2、出处不同

六艺出自上层贵族。是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

六义出自《诗经》。内容上主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

3、涉及范围不同

六艺涉及范围包括六义的内容,范围更广。

六义只是指写作的技巧,并未涉及其他的技能学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