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怎么读 元稹的拼音?元稹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元稹的简介_北魏_巫山_读音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元稹 的拼音 北魏 巫山 读音

本文目录

  • 元稹怎么读 元稹的拼音
  • 元稹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元稹的简介
  • 元稹怎么读
  • 元稹简介
  • 元稹代表作
  • 元稹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历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作者名字用拼音怎么读
  • 元稹怎么读音
  • 元稹的稹怎么读啊读音
  • 元稹的稹的读音

元稹怎么读 元稹的拼音

1、元稹读作yuán zhěn。

2、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一说十五)世孙。

3、元稹少有才名。贞元九年(793年)明经及第,授左拾遗,进入河中幕府,擢校书郎,迁监察御史。一度拜相,在李逢吉策划下,出任同州刺史,入为尚书右丞。太和四年(830年),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太和五年(831年)去世,时年五十三,追赠尚书右仆射。

4、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同倡新乐府运动,共创“元和体”,世称“元白”。其乐府诗创作受到张籍、王建的影响,“新题乐府”直接缘于李绅。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有《元氏长庆集》传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一百卷。

元稹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元稹的简介

1、元稹是唐朝著名诗人。

2、元稹(zhěn),(779-831):字微之,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第10世孙,父元宽,母郑氏。

3、他聪明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给世人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

4、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 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元稹怎么读

元稹的读音是yuán zhěn,声母是y和zh,韵母是uan和en。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

元稹少有才名。贞元九年(793年)明经及第,授左拾遗,进入河中幕府,擢校书郎,迁监察御史。一度拜相,在李逢吉策划下,出任同州刺史,入为尚书右丞。太和四年(830年),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太和五年(831年)去世,时年五十三,追赠尚书右仆射。

扩展资料:

元稹诗《菊花》、《离思五首》(其四)和《遣悲怀三首》(其二)三首流传很广,尤其是《离思五首》(其四)这一首极负盛名。

此诗写久藏心底的不尽情思,因为与情人的曾经相识而自此对其他的女人再也不屑一顾(“取次花丛懒回顾”),诗中的比兴之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语言幻美,意境朦胧,十分脍炙人口。而《遣悲怀三首》表达对亡妻的不尽思念,写得悲气袭人,令人不由得一掬同情之泪,其中第二首的结句“贫贱夫妻百事哀”为世所熟诵。

元稹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汉族,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8 岁丧父,15岁以明两经擢第。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登书判出类拔萃,授秘书省校书郎。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年)为监察御史。因触犯宦官权贵,次年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后历通州(今四川达州市)司马、虢州长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员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诰。长庆元年(821年)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为同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年)为尚书左丞,五年,逝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作有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为后来《西厢记》故事所由。有《元氏长庆集》60卷,补遗6卷,存诗八百三十多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 卷。

元稹代表作

元稹代表作有:《菊花》《春晓》《行宫》《莺莺传》等。

1、《菊花》:

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2、《春晓》: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弼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3、《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4、《莺莺传》:又名《会真记》,是唐代传奇小说,由元稹编撰。原题《传奇》。主要讲述的是贫寒书生张生,对没落贵族女子崔莺莺始乱终弃的悲剧故事。

元稹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元稹是中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与白居易一起被称为“元白“,元稹与白居易一起提倡诗文改革,“新乐府诗歌“就是他们提倡的,元稹才华横溢,所做诗文通俗易懂,情真意切,颇有别致之感。

历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作者名字用拼音怎么读

yuán zhěn (元稹)
这是元稹悼念他亡妻的一首诗中的一句,全诗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沧海,大海浩瀚无边巫山,在四川,云彩诡谲多变,楚襄王有巫山云雨之传说看了沧海的水,看其他地方的水再也不像水了,看过巫山的云,再看其他地方的云,也不再像云了。

元稹怎么读音

元稹的读音: yuán zhěn。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唐河南府东都洛阳(今属河南)人,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元稹家族久居东都洛阳世代为官,五代祖元弘,官至隋北平太守,四代祖元义端,官至唐魏州刺史,曾祖元延景,为歧州参军,祖父元悱官至南顿县丞,父亲元宽任比部郎中、舒王府长史。

元稹的稹怎么读啊读音

读音:zhěn

读音:zhěn

释义:草木)丛生。 古通“缜”,细密:“稹理而坚。

笔顺:撇 横 竖 撇 捺 横 竖 竖 折 横 横 横 横 撇 捺

背景:凡斩毂之道,必矩其阴阳。阳也者,稹理而坚;阴也者,疏理而柔。——《周礼·考工记》。郑玄注:“稹,致也。”

造句:

1.元稹诗疑难俗词考释

2.卷五录元稹诗歌考索

3.元稹诗集整理中的若干问题

4.元稹诗文人物考实

5.有关元稹几个问题的新考订

6.元稹明经及第确切年代考

7.元稹悼亡诗之悲缘

8.元稹的宦海浮沉与禅心消长

9.白居易元稹对杜甫理解的差异

元稹的稹的读音

元稹的“稹”读音是:zhěn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

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扩展资料

成就:

元稹首创以古文制诰,格高词美,为人效仿。其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叙述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故事,文笔优美,刻画细致,为唐人传奇中之名篇。

后世戏曲作者以其故事人物创作出许多戏曲,如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和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等。

元稹曾自编其诗集、文集、与友人合集多种。今人陈寅恪有《元白诗笺证稿》,卞孝萱有《元稹年谱》,周相录校有《元稹集校注》,冀勤有《元稹集》。

元稹非常推崇杜诗,其诗学杜而能变杜,并于平浅明快中呈现丽绝华美,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和刘猛、李余《古乐府诗》的古题乐府19首,在元集中也列为乐府类,旨含讽谕,和《长恨歌》齐名。

人物轶事:

元稹与韦丛

元稹和妻子韦丛的半缘情深为人津津乐道,元稹曾经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千古传诵的佳句,就是元稹悼念亡妻韦从而作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