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2022(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试题及答案)_陆游_词语_屈原

本文目录

  •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试题及答案
  • 六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 ~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的学生多做毕业升学考试的语文试题,不仅有利于通过毕业考试,还能为初中语文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试题,希望对大家有用!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试题
  一、品词析句 祖国就在心中。

  1.根据拼音填字词。

  爸爸是个诗人,这次他去luò yáng( ) 采风了,参观了牡丹园,还访问了花农伯伯。了解到当地的人们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不再犹豫páng huáng( ),手里捧着金fàn wăn ( )就该抓住发展的机遇,把花卉事业做大做强!爸爸高兴地和我说这次真是“踏花归来马蹄香,不日看遍故都花!”

  2.理解词语的意思才能更好地把握句子的含义。请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死去元知万事空。 ( )

  (2)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 )

  (3)却看妻子愁何在。 ( )

  (4)老张的妻子年迈多病。 ( )

  (5)青春作伴好还乡。 ( )

  (6)你要趁着大好青春多学知识。 ( )

  3.朱自清在文中感慨时光的流逝。我们该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下面是一些惜时的名言,请你补充,再写出一句与之相关的名言。

  少年易学老难成, 。

  勿谓寸阴短, 。

  ,白了头,空悲切!

  ,不弃功于寸阴。

  , 。

  4.《匆匆》中用了大量的修辞,你辨得清吗?请判断下面的语句用了那种修辞。自己选择一句进行仿写。

  (1)蜜蜂在花丛中跳起欢快的舞蹈,呼朋引伴,好不热闹。( )

  (2)那种亡国的伤痛似千斤巨石压的他终日难以喘息。 ( )

  (3)诗歌的魅力在于唤醒你内心的激情,散文的精彩在于呼应你心灵的回声,小说的神韵在于延伸你生活的憧憬,短信的妙趣在于提醒你:有人牵挂是一种幸福。( )

  (4)太阳一出来,地上就像下了火,热的人都躲到大树下。( )

  (5)祖国啊!母亲!我该如何报答您!( )

  二、回顾课文 倾听诗人爱国心声

  1. 玲玲在学习《示儿》一诗后,问:既然诗人已知“万事空”就是把世间万事看开了,该与他没关系了。可为什么还要“但悲”呢?你来帮她回答吧!

  2.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描写家人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  。

  这首诗中杜甫高兴的主要原因是( )

  A.从此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B.可以一家人会故乡了。

  C.祖国重新统一,人民免受战乱之苦 。 D.自己可以官复原职了。

  3.“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呢?”从这两句问话中,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声?

  三、生活实践 感受祖国变化 。

  关心国家大事

  1. 再见了,黄金周

  中新网11月9日电 目前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已基本形成。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增加1天,即由目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五一、十一的黄金周被取消。元旦放假1天不变;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十一”国庆节放假3天不变;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农历节日如遇闰月,以第一个月为休假日)。

  (1)右面的图片是黄金周期间的长城,你觉得取消黄金周假期有哪些好处?

  (2)你都知道祖国的哪些传统节日?

  (3)请你说出一两句与传统民族节日有关的古诗句。

  2 端午节的由来

  传说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的主张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被去职赶出都城流放。他在流放中,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1)屈原的爱国之情表现在哪里?

  (2)你觉得把端午节定位法定节假日有何意义?

  (3)你还知道我国传统节日的哪些习俗?

  四、相关阅读。

  诗歌滋养生命

  陆游已经气息奄奄了。

  儿子要为他请郎中。

  陆游摇头制止,说,没用了。陆游的眼里有泪。陆游说,思念能用药治好吗?

  儿子不懂。

  陆游的眼睛投向北方的天空,久久地,不愿回来。儿子懂了,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告诉他,故乡在遥远的地方。父亲已经用眼睛、手和语言告诉他千万遍了。

  陆游继续写他的诗,但他已经提不动笔了,他一个字一个字地吐,让儿子一个字一个字的记。

  儿子哭着劝,父亲,别写了!

  儿子很想问父亲,诗歌能够上阵杀敌吗?诗歌能够收复北方的大好江山吗?

  还有一个冷酷的现实儿子没敢告诉父亲,国人早已不读诗歌,国人喜欢的是杭州西湖畔的歌舞、暖风和醉醺醺的酒意。

  陆游仍写。陆游说她得靠诗歌滋养生命和思念,思念故乡的时候,就抓一把诗解馋。陆游说,诗歌能让他的眼睛还亮着。

  陆游要儿子听。陆游的脸一派紧张肃穆。

  陆游吼,是地动山摇金戈铁马的杀伐之声呀!是金人攻我大宋城池呀!金人打过长江了!

  儿子知道父亲已是回光返照。

  哪里有杀伐之声啊!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那边传来的歌舞声、管弦声正一阵阵的漫溢过来,暖风、歌舞和酒肉已经把大宋的江山浸泡的酥软软、醉醺醺的了。万岁爷早已把杭州作为新的皇都了。

  但儿子不敢说。

  陆游大吼,叫儿子赶紧抄家伙,金人杀来了。一句句的诗歌,如一支支复仇的箭,从陆游的最终飞射而出。陆游说,诗歌也能抗金杀敌。

  儿子让父亲静一静。

  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儿子的头上,陆游吼,十万火急的军情还能静?!

  儿子不知所措。突然,陆游猛然跃起。随着一声剧吼,一道箭柱从陆游的嘴里冲出,刺破了茅屋直射北方的天空。

  那是父亲的鲜血呀,儿子急急追出,但哪里追得上?

  那鲜血已飘向北方的天空。它慢慢地组合成一首28字的绝句诗。在汴梁的上空久久飘荡。

  写诗怎么会把人写死呢?儿子胆战心惊。

  西湖那边的歌舞仍然绵绵不绝。能有好消息在家祭的时候告诉父亲吗?捧着那首带血的诗,儿子一片茫然。

  1.给下列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郎中”的意思是( )

  A.青年和中年人 B.先生 C.医生 D.一个姓朗名中的人

  (2)“回光返照”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

  A.比喻旧事物灭亡之前短暂繁荣的景象。

  B.比喻病人临死前精神忽然兴奋,清醒。

  C.太阳落山时,由于光线反射的作用,使天空中短时发亮的现象。

  D.太阳的反射光照在陆游身上,使他很激动。

  (3)南宋时的“汴梁”指的是现在的( )

  A.陕西的西安市 B.北京市C.江苏的南京市D.河南的开封市

  2.下面的这首诗是与陆游的同时代的诗人林升写的。请你仔细读这首诗,然后再上面的文章中用横线标出与这首诗意思相关的语句来。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只把杭州作汴州。

  3.文章中说,陆游临终前用他的鲜血“组合成一首28字的绝句诗”,请你在下面的横线处写出这首诗。

  陆游

  4.文章末尾说的“好消息”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儿子一片茫然”?

  5.陆游用诗歌表达他的爱国之情,作为小学生你的爱国之情如何体现?

  五、妙笔生花。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六年的生活,你一定会有许多感慨,或高兴,或得意,或自豪,或遗憾,或后悔,或困惑……如果你能再做一回小学生,你将会怎样呢?请你以《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学生》为题,写一篇文章。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试题答案
  一、1.洛阳、彷徨、饭碗

  2.(1)本来(2)开头(3)老婆和儿女(4)老婆(5)春天的景物(6)青年时期

  3.一寸光阴不可轻 既过难再获 莫等闲 不饱食以终日 略

  4.《匆匆》中用了大量的修辞,你辨得清吗?请判断下面的语句用了那种修辞。自己选择一句进行仿写。

  (1)拟人(2)比喻(3)排比(4)夸张(5)比喻 略

  二、 1. 这是一种反衬,更突出作者的爱国之情。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C

  3.作者感受到要珍惜时间,不能在彷徨要有所作为。

  关心国家大事

  1. (1)略(2)略 (3)略。

  2 . (1)屈原投江而死。(2)略 (3)略、

  四、相关阅读。

  1.(1)C (2)B (3)D

  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那边传来的歌舞声、管弦声正一阵阵的漫溢过来,暖风、歌舞和酒肉已经把大宋的江山浸泡的酥软软、醉醺醺的了。万岁爷早已把杭州作为新的皇都了。

  3.略。

  4.收复北方的失地。因为不能实现父亲的愿望。

  5.略。

  五、妙笔生花

  以上是由我分享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试题全部内容,希望对你的考试有帮助。
猜你喜欢:
1.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2. 六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3. 六年级语文升学考试题及答案

4. 六年级语文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5.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试卷答案

6.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试卷附答案

六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文化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下面是我分享的人教版六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欢迎大家练习!

   一、 基础知识。(5小题,共26分。)

  1、 读音节,找词语朋友。(10分)

  táo zuì nínɡ jìnɡ wǎn lián ēn cì hú lún tūn zǎo

  ( ) ( ) ( ) ( ) ( ) ( )

  zī rùn kuí wú zhēn zhì miǎn lì xuán yá qiào bì

  ( ) ( ) ( ) ( ) ( ) ( )

  2、 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_”。(4分)

  镌刻(juān juàn) 抚摩(m mē) 扁舟(biān piān) 阻挠(náo ráo) ....

  塑料(su sù) 挫折(cuō cu) 归宿(sù xiǔ ) 瘦削(xiāo xuē) ....

  3、 请你为“肖”字加偏旁,组成新的字填写的空格内。(4分)

  陡( )的悬崖 胜利的( )息 俊( )的姑娘 ( )好的铅笔 弥漫的( )烟 畅( )的商品 ( )遥自在的生活 元( )佳节

  4、 按要求填空,你一定行的。(4分)

  “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能组成词语( )。

  “漫”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不受约束,随便。

  (1)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马鞍踢下楼去。 字意是( ) .

  (2)瞧,盆子里的水漫出来了。 字意是( )

  剩下一个义项可以组词为( )

  5、 成语大比拼。(4分)

  风( )同( ) ( )崖( )壁 ( )( )无比 和( )可( ) ( )扬顿( ) ( )高( )重 ( )不( )席 张( )李( )

   二、积累运用。(3小题,共20分。)

  1、你能用到学过的成语填一填吗?(每空1分)

  人们常用﹍﹍﹍﹍﹍﹍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2、补充古文名句。(每空1分)

  (1) 鲁迅先生说过:“﹍﹍﹍﹍﹍﹍﹍﹍,俯首甘为孺子牛。”

  (2) ﹍﹍﹍﹍﹍﹍﹍﹍,此花开尽更无花。

  (3) ﹍﹍﹍﹍必寡信。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4) 但存﹍﹍﹍﹍,留与﹍﹍﹍﹍。

  (5) 大漠沙如雪,﹍﹍﹍﹍﹍﹍。

  3、按要求写句子。(每句2分)

  (1)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4)月亮升起来了。(扩句)

  (5)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改写成拟人句)

   三、 口语交际。(共3分。)

  随着“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作为中华少年的我们,面对祖国的飞速发展的科技,你想到了什么?想说点什么呢?

   四、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7小题,共21分。)

  秋之神韵

  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不只爱它奉献一生的落叶,我最爱它令人神往的神韵。

  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

  秋天是清爽的。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纯与洒脱。

  秋天是热情的。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于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他们又有了新的期待。 秋天是真诚的。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

  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噢,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戛然而止( ) 硕果( ) 伴和( ) 步履( ) 雕琢( ) .....

  2、把文中画“__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2分)

  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_____,夏天的特点是_____,冬天的特点是_____,秋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3分)

  4、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成了_____,_____,_____。(3分)

  5、“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一句里的“这”指的是什么?(2分)

  6、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段)话,为什么?(3分)

  7、作者认为秋天是清爽的、热情的、真诚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仿照作者的表达方法写几句。(3分)

   五、 习作:(30分)

  《少年闰土》写了有关闰土的几件事情,使闰土的形象跃然纸上。你也可以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的小伙伴,要抓住人物的各种描写,突出小伙伴的性格特点。词语准确,语句通顺,要有新意。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 基础知识。

  1、读音节,找词语朋友。

  陶醉 凝重 挽联 恩赐 囫囵吞枣 滋润 魁梧 真挚 勉励 悬崖峭壁

  解析:此题的考察重点是个别字的书写。如:“陶醉”的“醉”; “凝重”的“凝”;“挽联”的“挽”;“恩赐”的“赐”;“囫囵吞枣”的“囫囵”和“枣”;“滋润”的“滋”;“魁梧”的“魁”;“真挚”的“挚”;“勉励”这两个字;“悬崖峭壁”的“悬”。

  2、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_”。

  镌刻(juān juàn) 抚摩(m mē) 扁舟(biān piān) 阻挠(náo ráo) ....

  塑料(su sù) 挫折(cuō cu) 归宿(sù xiǔ ) 瘦削(xiāo xuē) ....

  解析:要想正确完成这道题,得平时经常注意一些易混淆的字的读音。对于不经常用到的词,要加强记忆。这样遇到此类型题才能选择正确。

  3、请你为“肖”字加偏旁,组成新的字填写的空格内。

  陡( 峭 )的悬崖 胜利的( 消 )息 俊( 俏 )的姑娘 ( 削 )好的铅笔 弥漫的.( 硝 )烟 畅( 销 )的商品 ( 逍 )遥自在的生活 元( 宵 )佳节

  解析:此题是关于区别同音字及形近字的考察,准确地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是克服“别字”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则主要依靠字义、词义。对字义、词义了解了,也就掌握了汉字使用的环境和范围。

  4、 按要求填空,你一定行的。

  “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X ),再查音节( xiànɡ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己 )部,再查( 6 )画。能组成词语( 大街小巷 )。

  解析:此题不仅考察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同时对汉语拼音、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组词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察。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漫”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不受约束,随便。

  (1)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马鞍踢下楼去。 字意是( ③ ) .

  (2)瞧,盆子里的水漫出来了。 字意是( ① ) .

  剩下一个义项可以组词为( 漫山遍野 )

  解析:本题主要是对多义词的检测。完成此题,必须先弄清词语产生多义的原因和情况,然后再根据提供的词语或语言环境去理解词语的不同义项。如本题中的“漫”字有三种义项,提供不同的语境有两个,还有一个是为它组词,实际上使学生不仅会理解,还要会运用。我们可以先理解两个语境的含义,然后将其中的符合题义的义项填入语境中去分析,再用剩余的义项组成词语,放到相应的语境中,这样就能较准确地找到正确答案了。

  5、成语大比拼。

  风( 雨)同( 舟) ( 悬)崖( 峭 )壁 ( 奇)( 妙)无比 和(蔼 )可( 亲 ) ( 抑)扬顿( 挫) ( 德)高( 望)重 ( 寝 )不( 安)席 张( 冠)李( 戴)

  解析:成语是的精华内容之一。解答此类题,就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词语补充完整,并尽量不写错别字。

  二、积累运用。

  1、你能用到学过的成语填一填吗?(每空1分)

  人们常用 高山流水 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 雅俗共赏 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妙笔生花 。(后两个空答案不唯一)

  解析:此类题是对成语理解的考查,同时又是对学生本学期所学课文内容进行的考查。所以,它又比直接理解成语难度要大。因此,完成时,一定要认真理解提供的语境和意思,结合自己平时对成语的积累和运用习惯进行逐一答题。

  2、补充古文名句。(每空1分)

  (6) 鲁迅先生说过:“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7)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8) 轻诺 必寡信。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

  (此空答案不唯一,只要意思对即可)

  (9) 但存 方寸地 ,留与 子孙耕 。

  (10)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

  解析:补充古文名句是检测学生平时积累的常见题型。它的难度在于必须要有较大的古诗文及名言警句的阅读量、记忆量。解答此类题,只要平时在学习中加以认真地积累,就能较好地完成。

  3、按要求写句子。(每句2分)

  (1)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虽然闰土回家去了,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他。

  解析:这两句话之间应是转折的关系,因此,应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来连接。

  (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

  老人叫住了我说,是他打扰了我吗?

  解析:这是考杳引述句和转述句转换的试题。要正确解答此类试题,必须弄清互换双方的特点。完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改变句中有关的代词,如“我”变“他(她)”,“你”变为句中具体的人;②改变标点符号;③根据句子的内容,有的要相应改动句子中的个别文字,但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这山中的一切,每一个都是我的朋友。

  解析: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或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要在相应的地方进行删改、调换词语和标点。这道题是要求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要把表示疑问的词“哪个”去掉,改成“每一个”,原句中的否定词“不是”改成“都是”,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4)月亮升起来了。(扩句)

  皎洁的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

  解析:扩句可以采用局部扩句法来扩写句子。把句子分成两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如:“什么样的”月亮“怎么样地”升起来了。

  (5)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改写成拟人句)

  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泳、嬉戏。

  解析:拟人是借助想像,把物当作人写,写成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思想、有感情,或用写人的词语来描述。此题就可以把写人的词“游泳”、“嬉戏”等词填进去,把小鱼当作人来写。

  三、口语交际。

  解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通过本学期的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根据题中所给的材料,将自己想说的话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只要内容健康向上,有一定的激情即可。(3分)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写景文章的阅读试题。阅读写景文章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①注意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表达效果;②注意分析文章的表达顺序;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在阅读写景文章时进行语言、方法的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戛然而止( jiá ) 硕果( shu ) 伴和( ha ) 步履( lǚ ) 雕琢( zhu ) .....

  2、把文中画“__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2分)

  在这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容不下猜疑和做作。

  解析: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要在相应的地方进行删改、调换词语和标点。这道题是要求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要把表示疑问的词“怎么会”去掉,原句中的“容得下”改成“容不下”,去掉句尾的“呢”,最后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 缠绵 ,夏天的特点是 狂热 ,冬天的特点是 冷漠 ,秋天的特点是 清爽 , 热情 , 真诚 。(3分)

  4、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成了 骏马 , 将军 , 流星 。(3分)

  5、“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一句里的“这”指的是什么?(2分)

  “这”是指秋天的清爽、热情与真诚。

  6、(略)

  7、(略)

  后两道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答题,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五、习作:

  要求:

  1、用词准确,语句通顺,(5分)

  3个(含3个)错字扣一分,3个以上扣二分,最多扣五分;

  一处语句不通扣一分,最多扣五分。

  2、能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15分)

  3、中心突出,内容要有新意。(10分)

~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期末考试即将到来,那么作为一名学生,你是否已经为接下来的期末考试做好准备了呢?下面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判断题、选择题。共17分)

   一、 读词语。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在括号里写“A“或”B“。(4分)

  1.阻挠 A náo B ráo ( )

  2.搁板 A gè B gē ( )

  3.潺潺 A chán B cán ( )

  4.模仿 A mù B mó ( )

   二、 判断下列各题。说法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4分)

  5.《穷人》的作者是俄罗斯作家阿托尔斯泰。()

  6.“竭泽而渔“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做长远打算。()

  7.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楚辞》,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8.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三、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请把答案填写在括号中。(2分)

  9. A 行色匆匆 不落窠臼 悬涯峭壁 百折不回

  B 不拘一格 余音绕粱 缝缝补补 流连忘返

  C 和蔼可亲 世外桃园 曲高和寡 三更半夜

  D 焦躁不安 雅俗共赏 窃窃私语 笔走龙蛇

   四、 给下面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鼓 A 一种打击乐器 B 发的,使振作起来 C弹

  10.春节到了,光嘴上锣鼓喧天,喜气洋洋。()

  11.伯牙善鼓琴。()

  12.在指导员的鼓励下,小李克服了心理障碍,不再恐高了。()

  志 A志趣,想到 B记载的文字 C 记,记在心里

  13.伯父的恩情,我永志不忘。()

  14.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15.爸爸订的杂志,我们全家都爱看。()

   五、 体会下列句子的情感,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天灾后面的括号里。(4分)

  A 轻松、欢快 B 轻蔑、嚣张 C 热爱、赞美

  D 疼爱、欣赏 E 遗憾、感慨

  16. 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

  17. 地球,这位人类的目前,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

  18.我们在海的怀抱里跳跃,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 )

  19.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 ()

   第二部分(填空题、阅读题,共43分)

   六、 看拼音写词语。(8分)

  qín miǎn méng lóng bào qiàn wēi xié

  yì yáng dùn cuò yù xuè bó shā

   七、 按要求写句子。(8分)

  1. 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施工设计的铁路干线。(修改病句)(2分)

  ——————————————————————————————

  2. 四周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改为反问句)(2分)

  ——————————————————————————

  3. 老人对我说:“你的琴声能给我带来快乐和幸福。“(改为转述句)(2分)

  ——————————————————————————

  4. 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是水。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是我们的祖先的血液。(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2分)

  ——————————————————————————

   八、 按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错漏一字扣0.5分,扣完本空分值为止。(4分)

  1、 今夜偏知春气暖,—————————————

  2、 随风潜入夜,—————————————

  3、 燕山月似钩—————————————

  4、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九、 生活语文,一喜一忧(2分)

  标点符号的作用真奇妙,以年轻人外出旅游,给两位好友发了一条短信:“这次旅游真的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乐趣多麻烦少拍了很多靓照“。好友看了后,一位喜一位忧,这是为什么呢?

  喜:——————————————————————————

  忧:——————————————————————————

   十、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21分)

  (一)课内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①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来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

  ②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③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④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1.写出近义词、反义词(2分)

  (1)近义词:慈祥( ) 严 肃( )

  (2)反义词:微弱( ) 详 细 ( )

  2.伯父的表情变得很严肃,他严肃思想的问题与以下那句话密切相关?( )(2分)

  A.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了他。

  B.这么冷的天,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走呢?

  C.我能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

  3.用“ “画出段①中属于动作描写的句子。再谈谈你的体会。(2分)

  ——————————————————————————

  4.国家有难时,“与其坐而论道,孰若起而拯之。“鲁迅的伟大,或许在一方面有所体现,请根据你对鲁迅的理解,谈谈鲁迅的伟大之处。(3分)

  ————————————————————————————————————————————————————————————

  (二)课外阅读——《总有一些东西在大地上醒着》(作者:李雪峰)

  喧嚣在暮色里沉淀,不久,村庄就沉沉睡着了。灯一盏一盏地熄了,星星一粒一粒地稠了。夜色让一切都沉沉睡熟,让一切生灵都沉入到睡梦中去了。

  但总有一些东西在夜晚是醒着的。‖

  那是我十六七岁时的一个春天,我家刚刚搬到村南头新盖不久的新居里。那是一座土屋,墙用新泥搪过,地用榔头狠命地砸捶过。有一天我弯腰在床底下潮湿的纸箱里找书,看见床底下的地上钻出一根鸡蛋粗的白色树芽来。我没理睬它,心想床底下的东西难道还会成就出什么气候。第二天早上起床伸手去床里边摸衣裳的时候,我在衣裳下摸到一个又光又滑的东西,不由大吃一惊,定下神来一看,竟是那棵树芽,白白的,嫩嫩的,顶梢拳头一样没展开的地方,裹着一层滑腻的胎液。一夜竟长得比我的床还高了,这鬼东西,我睡着了,村庄睡着了,它却醒着。如果不理睬它,说不准有一天一觉醒来,我会发现自己已经浑然不觉地睡到了它长成的树上去了。

  我钻到床下扳掉了它。我知道,它是那棵泡桐树根绽出的新芽。那是一棵高大的泡桐,原来就长在我放床的地方,盖房时嫌它碍事,就把它锯了,生怕它会长出树芽来,又挖地六七尺,刨出它深藏的树根,这样才觉得踏实。没想到它还会靠那些残根冒出树芽来。在那座老屋里,在那张床底下,我曾一次又一次扳倒过许多冒出的苍白树芽,直到几年后,当我扳得有些心烦意乱时,它才终于不再冒出新的树芽来。我想它还是终于睡着了,那棵泡桐树的灵魂终于睡着了,或许是永远睡着了。

  前年老家的那座土屋坍塌了,家里人也没理睬它,想不到我以前放床的地方竟长出一棵树苗来,一个春天竟然长出了丈余高。我大吃一惊,本以为已经十多年了,它已经睡熟再不会醒来了,但它依旧醒着,几滴残雨几缕风又让它长成一棵树了。‖

  鸟儿睡了,牲畜睡了,我们睡了,村庄睡了,世界睡了,但还是有一些东西在我们睡熟时它却醒着,生长着,并悄悄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泥土是不会睡着的,灵魂是不会睡着的,时光是不会睡着的,在我们沉沉睡着的时候,它们还醒着。

  我终于明白,即使在我们已经睡熟或沉睡的时候,总有一些东西在大地上醒着。‖

  1. 请你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

  2.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1) 疲惫不堪————————————————

  (2) 浑然不觉————————————————

  3. “我想它终于还是睡着了,那棵泡桐树的灵魂终于睡熟了,或许是永远睡着了。“这句话中的”或许“嫩删去?为什么?

  ————————————————————————————————

  4. “泥土是不会睡着的,灵魂石不会睡着的,时光是不会睡着的,在我们沉沉睡着的时候,他们还醒着“请你谈谈这个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分)

  ————————————————————————————————

   第三部分(作文,共40分)

   十一、 习作(任选一题)。

  (1) 我的————

  提示:1.先将题目中的任务补充完整(如:同桌、老爸、老妈、“死党“……)2.要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思想品质,尝试运用各种人物描写手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2) 以“新年畅想“为主题写篇文章。

  提示:2012年过去了,人类安然度过所谓的世界末日。那些因为轻信末日谣言而造成的悲剧。我们深感遗憾、悲痛。所以,畅想未来并为之努力,生活才会更精彩。你打算怎么度过新的一年呢?尽情地畅想一下吧!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言通顺,用词准确;多了分明有顺序;字迹端正,不写错别字;题目自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