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架歼7,全部退役?反转来了,台海一线,它和歼6一样大有可为_无人机_改装_巡航导弹

退役飞机如何处理,一直是个令各国头疼的大问题,堪用者可出售,卖不掉的进博物馆,博物馆都不收的就只好找个空地堆放,任凭风吹日晒。好在随着技术进步,让这些老旧机器有了“再就业”的机会。如中国空军几百架即将退役的歼-7,可能会以另一种形式被部署在台海一线,与更早前退役的歼-6一起,发挥最后的余热。

(在那个艰难的年代,歼-7曾是中国空军的主力)

对歼-7接下来会去哪里,派什么用场,不少外媒和国外专家都认为歼-7会被改装成无人机,在未来台湾海峡的行动中使用。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2021年“中国歼-7在台湾周边习时,有过4次飞行记录”,而且与四代机歼-16进行了协同配合。有外媒猜测认为,歼-7已经改装为无人机,出现在台海演习,这意味着将来或用在对台战事中。

有人飞机改装为无人机的先例并不少,但多数是充当靶机,训练飞行员的格斗能力,如美国空军将退役的F-4和F-16改装为靶机。美国米切尔研究所的专家们认为,有人飞机改装为无人机,不但容易控制成本,更重要的是保留了原来的重要特点,如机动性和载荷,这样无论空战还是其他用途,是传统无人机无法媲美的。

(美军财大气粗,舍得用F-16来当靶机)

展开全文

实际上,歼-7也不是我军第一种进行无人机改装的。美媒《航空周刊》认为早在2000年左右,就有小批量的歼-6接受试验性改装,其中小部分用作无人侦察机,大部分作为自杀式无人机。

歼-6从苏制米格-19改进而来,是一款单座双发超音速战斗机,1964年服役,2010年全部退役,产量超过5000架,曾是我国国土防空作战的绝对主力。歼-6的对地攻击性能也相当出色,俯冲角度大,速度也极快。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歼-6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是全球同类战斗机中成本最低的。

(就二代机的性能来说,歼-6相当出色)

《航空周刊》认为,无人版歼-6拆掉了内部几乎全部设备,包括弹射座椅、副油箱、光学瞄准具、供氧和维生系统等,加装了卫星导航系统、地形匹配和电子地图系统及信号接收机等无人机必需的装备,其余所有的载荷都用来增加战斗部的威力。改装后,无人版歼-6摇身一变成为一枚携带1200公斤高爆战斗部,航程1600公里以上,还可在低空和超低空进行超音速飞行的巡航导弹。

巡航导弹是一种昂贵的武器,美军历次对外军事行动中,经常打头阵的“战斧”系列,造价最低也要60万美元左右,2017年交付的高达186万美元;俄军常用的“口径”巡航导弹约650万美元,Kh-101隐身巡航导弹更贵,美媒认为其单价至少1300万美元;我军的“长剑”系列巡航导弹单价多少没有确切消息,但一般认为在100万美元以上。

(战争就是烧钱,绝不是开玩笑)

与这些几乎是天价的导弹相比,改装歼-6的单价最多只需几十万元人民币,用物美价廉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同理,比歼-6更先进的歼-7改装为无人机,基本不存在技术难度,如有必要还可照搬歼-6的改装经验。而且歼-7作为一种可以飞到2马赫的超音速战机,机动性和有效载荷均不亚于三代机,改装为无人机后,除了当巡航导弹实施精确打击外,充当四代机的“忠诚僚机”也不是问题。在我军的作战体系支持下,歼-7无人机将发挥出可怕的威力。

(歼-7庞大的数量,注定不会被浪费掉)

对防空系统来说,这种保留了正常战斗机完整雷达信号特征,还具备超音速机动和挂载能力的无人机,是绝对难缠的对手。无论是对防空系统的袭扰,还是掩护四代机,还是诱使防空导弹暴露位置,都几乎防不胜防。除非有不限量发射的防空导弹,不然面对如此对手,还不如避战保存实力。

但从解放军装备趋势和对未来战争的形势判断,歼-7改装无人机的数量应该不会太多,至少不太可能像歼-6无人机那么多。

(巡航导弹,无疑更好用)

首要原因是我军拥有越来越多,且技术水平也够高的精确制导弹药,无论歼-6还是歼-7改无人机,都只能算补充手段;其次一旦真的发动对台战争,时间是极其宝贵的资源,应当在极短时间内,用先进武器迅速消灭敌方一切反击手段和反击能力,并力求第一时间摧毁敌方指挥中枢,不够先进的武器应让位于更先进、更有效的武器,避免贻误战机。

不过歼-6和歼-7巨大的保有量注定,由这两款老飞机改装而来的无人机,无论什么用途,依然让人头疼——只不过是对手要头疼。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