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台海危机,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中央下令结束军演?_我军_台湾_正宗

1995年至1996年,因台湾当局不断鼓吹“两个中国”的论调,人民解放军前后1995年7月、1995年9月和1996年3月开展了三次大规模军事演习,仅第一次演习南京军区就出动舰艇59艘、飞机192架次,共计发射六枚东风导弹,演习规模堪称史无前例。然而,正当解放军于1996年进行第三次演习时,这次军事演习行动却戛然而止。

那么,在此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解放军在台海区域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军事演习提前终止了呢?今天,本期节目就为您讲述:1996,南北相望的那一年。

(1996年台湾海峡军事演练)

1996年3月8日至3月25日,解放军在台海区域即将开展自1995年来的第三次军事演习,并进行第二次导弹发射演习。在演习计划中,导弹的落点将位于基隆和高雄的外海。与此同时,台湾的当年地方领导人大选也即将举行。为此,台湾方面空军和导弹部队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而美军“独立号”航母战斗群也随之进入台湾东北海域,与台军开展联合军演。

台湾方面在面对解放军开展军演时迅速做出的这些反应,令我军深感疑虑:这很有可能证明,我军内部出现了间谍,并将我军的军事演习信息透露给了台方。最终,因种种原因,我军对外宣布此次军事演习的“三不”原则,并于当年3月25日结束军事演习。而其中所谓的“三不”原则,即:导弹不飞跃台湾本岛,战机、战舰不越过海峡中线,发射无实体击发弹头的“空包弹”。然而,在我军下达“三不”原则之前,台湾方面就已获知我军将在军事演习中发射“空包弹”的消息,并为此大肆渲染,这更令我军坚定了此前怀疑有间谍渗透入我军高层的猜想。

展开全文

(1996年台海危机中的美军军舰)

在此次军事演习结束之后,我军便迅速对内开展排查,最终发现在1996年时泄露我军军事机密的,正是我军后勤部军械部部长:刘连昆。他身份的曝光,也让他成为了自1949年以来,第一位身为间谍的解放军将官。在被捕前,刘连昆曾担任副军级军官,少将军衔。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刘连昆最终走上了一条叛国资敌的不归路呢?

刘连昆于1933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此时的东北三省,正处于日军的铁蹄蹂躏之下,这让刘连昆自幼便有了从军报国的打算。1947年,解放战争爆发之际,刘连昆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然而此时的刘连昆只有14岁,是一个活脱脱的“娃娃兵”,因此我军就并没有让他上前线杀敌,而是把他安排到了后勤方面工作,并给予了他到解放军后勤学院深造的机会。直至1984年,刘连昆升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军械部部长,负责我军军事装备的采购和生产,这为他接触我军重要情报提供了机会。在1988年9月,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刘连昆)

然而,因种种历史原因,刘连昆对社会心生不满,并多有怨言,曾被我党我军数次批评教育,却不知悔改,这为他后来的叛变埋下了伏笔。而真正促成刘连昆叛变的,并和他一起出卖我军情报的,则是另一个人:邵正宗。

邵正宗于1943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受解放军大校军衔,于1986年起担任我军总后勤部军械部军械工厂管理局局长,与刘连昆平日里算是较为亲密的同事。20世纪80年代,海峡两岸正实行“两岸三通”,一名叫张志鹏的台商前来大陆经商,与邵正宗因此结识,两个人都是东北人,因此聊起来格外投机。但实际上,张志鹏名为来大陆经商的“台商”,实际上早已于1941年加入军统,从事情报工作。张志鹏在和邵正宗相识一段时间后,邵正宗向他吐露了自己未来想带子女到欧美国家发展的心愿,因此张志鹏料定贪慕富贵的邵正宗是可以被拉拢的对象。1990年,张志鹏以“出国机会”成功策反意志不坚定的邵正宗,要求他为台湾方面提供情报,并尽可能将我军内部的高层人员“拉下水”,而邵正宗想要拉下水的人,正是我们前面所提到过的刘连昆。

(邵正宗)

最终,在1992年,刘连昆被邵正宗策反,并在邵正宗的利诱下开始与台湾方面谍报人员会面。1992年,一名叫做“王宝元”的台湾方面谍报人员秘密进入内地,尝试与刘连昆会面。这名叫做“王宝元”的台湾谍报人员真名实际上是庞大为,在台湾军情局担任六处副处长,自1966年起便接受特工训练,在台湾主要负责策反和反间谍工作。在邵正宗的介绍下,刘连昆终于几经周折,抵达广州越秀公园与“王宝元”会面。王宝元邀请刘、邵二人到广州东方轩酒店吃饭,并在餐桌上向刘连昆许诺各种好处:包括每个月3500美元的月薪,安排国外移民的机会,以及每一份向台湾提供情报的“奖金”。据后来我方反谍报机构的调查发现:刘连昆向台湾方面发送的每一份情报,少则40万台币,多则上百万台币。而策反刘连昆的邵正宗,则有每月2500美金的津贴,并享有国军少校的待遇。此外,“王宝元”还当场拿出了2瓶洋酒,2万美元的红包,作为给刘连昆的“见面礼”。在敌人的诱惑之下,利欲熏心的刘连昆最终彻底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在刘连昆、邵正宗二人投敌之后,二人被各自取代号为“少康二号”和“少康一号”,所谓“少康”指的就是中国古代夏朝的一位君王。夏朝时期,先有“太康失国”,后有“少康中兴”,这代号的背后也足见敌人的狼子野心。

(前台湾方面军情局六处副处长:庞大为)

在成功收买刘连昆后,刘连昆作为回礼,立即向台湾方面情报机构泄露了我军共计12份机密文件,其中包括我军军械装备采购,对台军事演习计划等各个领域的关键情报,这让台湾情报机构愈发得意忘形。在此之后,台湾情报机构甚至多次向刘连昆、邵正宗等人要求不再为其提供复印件的情报,而是要情报是的“原件”。因为在台湾情报机构,如果获取我军原件可得到五倍的奖金。而一时间令利智昏的刘、邵二人,竟然真的曾将我军的“原件”泄露给了敌方。但是,泄露情报原件这样的大动作,迅速引发了我军的警觉,并开始对二人进行秘密调查。

然而,二人投敌叛国的行为,也让他们时时刻刻备受着良心不安的煎熬。邵正宗每日都在担心自己有朝一日,会遭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在经过几次情报交接后,多次乞求庞大为帮助他早日离开大陆。然而,邵正宗作为军人,在那时只有军官证,并无身份证,因此无法办理出国的护照。面对邵正宗的“困境”,庞大为多次“爱莫能助”,并且只想榨取他的最后一点情报价值。而刘连昆在向台湾方面出卖几次情报后,愈发走火入魔,多次携带我军重要情报回家进行拍摄,后被其妻子发现。妻子得知丈夫的叛国行为后,多次以自杀相威胁,要求刘连昆立即终止自己的叛国行径,刘连昆此时内心发生动摇,向庞大为提出要“退伙”。然而,当台湾情报方面给予刘连昆10万美元奖金,令其在北京购置一处房产后,刘连昆便不再顾及妻子的劝阻,死心塌地为敌人卖命。

(刘连昆)

1994年12月,庞大为以“看病”为命,再次秘密前往大陆,实际上是与内心已发生动摇的刘连昆会面,榨取他最后的一丝剩余价值。在和刘连昆会面后,庞大为声称自己“得了血癌”,并叮嘱刘连昆“千万保重”,让刘连昆真的以为庞大为把自己视为了“知己”,并为他彻底死心卖命。但是,此次庞大为和刘连昆的会面,早已被我方的反谍安全人员盯住。在庞大为前往东方宾馆,与刘连昆会面的路上,庞大为已发现自己的身后有“两个人”正在跟踪他,于是便格外警觉,但是庞大为最终还是得以和刘连昆成功会面,并未遭到我方反谍安全人员的拘捕。究其原因,其一是因为当时拘捕庞大为的人手尚不充足;其二,是因为我方还尚未确定庞大为想要会面的人究竟是谁。而且,庞大为最后还为了逃避追捕,用了一个“金蝉脱壳”之计,故意在宾馆内留下自己随行的行李物品,但实际上在抵达大陆的第二天清晨,他就只身一人通过广九铁路直通车抵达香港,逃之夭夭。

最终,真正让刘连昆、邵正宗二人身份败露的,还是台湾当局。因台湾当局对我军1996年军事演习中“空包弹”的大肆渲染,使我方反谍安全人员将排查的区域最终锁定在了后勤部军械部。而随着1999年台湾方面间谍叶炳南的被捕,刘连昆、邵正宗真实身份的最后一层遮羞布被彻底扯下,二人双双被捕入狱,并对自己在1996年台海军演之际泄露情报的罪行供认不讳,两人均被法庭判处死刑,并于1999年8月15日执行,他们均为自己叛国的行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