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马岛之战英国强留殖民地,却同意归还香港,原因是什么?_英国_香港_阿根廷

在中国和英国商谈关于香港回归问题的那一年,英国刚打了一场胜仗,也就是1982年发生的马岛战争。

这场战争的主角是英国和阿根廷,马岛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称这里为福克兰群岛,阿根廷称这里叫马尔维纳斯群岛。

英国对马岛和香港这两个地方的态度,为什么截然不同呢?是因为国家的实力不同还是另有其因?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赞关注,我接着往下说,对于马岛的所属,一直都很有争议,英国说他们在1592年的时候发现的。

并且有文字记载,阿根廷则认为是他们在1520年发现,只有这种说法,但是并没有记载下来,如果说按照大陆框架来看。

马岛是阿根廷延伸出去的一片荒岛,在国际上一般是支持阿根廷的,当然了北约组织的也都会支持英国。

马岛的位置在南大西洋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这里被称为“南大西洋门户”,如果说巴拿马运河被控制了。

展开全文

马岛将成为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唯一的航道,马岛的海岸线很长,所以这里的港口也很多,在二战的时候。

这里是英国在南美的前沿基地,而且这里还被探测出了拥有丰富的各类资源,马岛是这里群岛的一个统称。

其实这里有776个小岛,面积达到了12200平方公里,马岛是由居住在岛上的人民自己治理的,这里的国防和外交则是由英国接手的。

岛上的植被多以草地为主,同时这里是一片群岛,所以马岛上的人民大部分从事畜牧业和渔业,畜牧业则是以放羊为主。

每年生产的羊毛主要销售到英国,羊肉则分销在世界各地,超长的海岸线让这里的从事渔业的人民也有不少。

每年能出产大量的海鲜产品,这些就是马岛主要的经济来源。另外就是这里有着种类繁多的花草、海鸟和其他的动物。

这里开放了旅游业,但是却限制了游客数量,每年只有一小部分的人可以到马岛旅游,岛上长期有40多种海鸟和5种企鹅。

海狮和海象等这些海洋哺乳动物,主要在海岸边,这里的自然环境保护得不错。重要的是马岛延伸的大陆架里。

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这里的储量远超英国北海油田,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这里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所以英国和阿根廷都不想放弃资源“肥美”的马岛,不过马岛距离阿根廷更近,而马岛对于英国而言就是殖民地。

法国、西班牙等国家都曾殖民过马岛,不过也就只有英国抓着马岛不放,让英国没想到的是,阿根廷竟然率先使用武力。

想拥有马岛主权,难道是因为看到二战后的英国过于虚弱,阿根廷才如此的吗?二战对于英国的影响确实很大。

之前的“日不落帝国”沦为二流国家,只能跟着美国混,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那阿根廷政府在处理马岛的问题上就太草率了。

中国有句古话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阿根廷之所以使用武力来获得马岛主权,是因为当时的阿根廷国内矛盾很严重。

通货膨胀超过百分之六百,阿根廷的人民越来越不满意军政府的治理,出现了大罢工的现象,国内危机发生了质的变化。

为此阿根廷政府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所以想通过对外发动一场战争,让阿根廷人民重新凝聚在一起。

而当时英国计划撤回在马岛的军舰,这一动作,也让阿根廷认为,英国已经没有能力和精力顾及马岛了。

阿根廷感觉现在就是一个很好的计划,随即动用海军攻占了马岛,之后英国发动了反击,马岛战争爆发了。

这场战争英国取得了绝对的胜利,所以马岛现在依然归属于英国。而香港相比较马岛,则没有什么资源。

不过香港的地理位置,在经济贸易上很重要,英国在抢占香港之后,就开放了港口,可以让世界各国的商船在这里自由贸易。

无论是之前英国对香港实行的政策,还是是香港回归之后,中国对这里的管理,都很重视这里贸易,努力经营香港的商贸环境。

在七十年代的时候,香港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每年可以给英国创造数亿英镑的红利,这和物质资源不同。

有效的经营可以让香港长期创造利润,资源虽然很重要,但也会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所以说香港对于英国来说就像是一个聚宝盆。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1982年中英关于香港的谈判中,人称铁娘子的英国女首相撒切尔,以香港的经济发展为切入点来进行谈判。

提到英国对香港实行了有效的管理,导致香港的发展很好,这也是英国在此次谈判中的底气所在,因此撒切尔说道。

如果把香港交给了中国,就是在摧毁香港,影响香港的发展。但是领土主权是一个国家的尊严,我国肯定不能放任香港不管。

香港必须回归。因为现在的中国不再是一个封建的国家,也不是其他国家随便就能吓唬到的。以前的西方列强,用火炮打开了清朝的大门。

更是在武力威胁下,强占了很多领土。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一切都改变了。朝鲜战争中,中国志愿军大败世界第一强国美军。

这场战争中,让世界各国看到了中国军人的战斗力和无畏的精神。正是因为如此,撒切尔并没有进行武力威胁。

因为她知道,武力威胁对新中国来说并不管用,而且如果因为香港问题,和中国开战,能不能赢还是一个问题。

关于香港问题,中英两国经过了多次谈判,其中最重要的谈判内容就是香港贸易问题,还能不能保持香港的贸易体制。

从而维持香港经济的繁荣,香港是1997年回归,但在1995年的时候香港就已经是世界经济金融中心。

全世界100家大银行,在香港设立分行的有85家,香港成为了仅次于纽约、伦敦的第三大金融中心。

不止金融,还在贸易、信息等领域有着在全世界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影响亚洲甚至全世界经济的力量。

所以说香港已经不是中英两个国家的问题,这里还影响着世界各国,如果说用武力解决问题,那将是最愚蠢的办法。

和平谈判才是唯一正确的途径。香港是由多个区域组成的,包括香港岛、新界、九龙半岛等大大小小多达二百多个岛屿。

在历史上也遗留下很多问题,新界是租借给英国九十九年,而九龙半岛和香港岛则是完全割让给英国的。

意思就是说割让的土地,已经算是英国的领土了。面对这些问题,中国的态度很简单也很强硬,不承认任何不平等条约。

既然如此,那就没有必要再区分什么租借、割让了,谈判的时候,直接就是整个香港都要回归中国。

没错,在领土主权问题上,中国态度就是如此强硬,没有任何迂回的地步。当时的中国之所以能如此强硬。

正是因为中国人民上下一心的团结发展,中国的整体国力不断提升,1964年的时候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炸成功。

在各个领域中都有了突破性发展。香港在1997年顺利回归。不过之前的一百多年都是由英国治理的。

想在短期内彻底中断香港和英国的关系也不太现实,而且在香港回归之后,英国也一直在干预中国对香港的治理。

因此英国的外交部会定期的公开发布《香港半年报告》,除了此类的政治手段,英国政府还表现出对香港发展的关注。

也会提出关于香港民生的提议,希望还可以在香港有巨大的影响力,西方国家在玩弄政治手段的时候,中国则是在想办法能让香港发展的更好更繁荣。

中国这种从容的姿态,正是表现出了中国的强大,无论面对那些政治手段,中国都有能力解决问题。

世界各国都是一样的,只有强大了才能真正保护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是和阿根廷处理马岛问题,有着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