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事业单位改革,考事业编制还有前途吗?考上就有前途_岗位_事业单位_合同工

网友咨询:

最近几年事业单位改革,现在考事业编制还有前途吗?毕业后一直在事业单位工作,作为合同工,深感正式编制和合同工之间的待遇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所以最近想考事业单位,但是现在很多事业单位都在改革,请问考试业编制还有前景吗?

我的答复:

作为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合同工,如果你符合报考事业单位正式编制岗位的条件,我个人建议还是应该选择报考事业单位正式编制。因为你去了正式编制工作以后,各方面都能够得到非常大的提升,也能够得到一份非常稳定的工作。

不管未来事业单位如何改革,我认为总是会朝好的方向去发展,这也就意味着你到了事业单位工作以后,未来只会越来越好,肯定不会越来越差。针对你提出的问题,我建议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事业单位的岗位分为三种类型,我建议你优先考虑专业技术岗

作为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合同工,我认为如果你有机会报考正式编制的岗位,最好还是努力去争取。因为你到了正式编制岗位工作以后,就会发现这真的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工作岗位。

在事业单位的岗位当中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是专业技术岗,第二是管理岗,第三是工勤岗。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面向社会招聘的岗位大部分都是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工勤岗属于消化的部分,基本不对外进行招聘。

在这两种岗位当中,我个人推荐你优先考虑专业技术岗,因为专业技术岗的发展空间要比管理岗大很多,专业技术等级的提升,也不会受到搭配编制的影响,这对于你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展开全文

在专业技术岗非常集中的系统,就属于教育系统,只要你考上老师的岗位,全部都是属于专业技术岗,只要未来能够评到更高的职称,能够符合对应的工作经历,你就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等级,你的工资待遇也能够水涨船高。

二、在体制内合同工的岗位工作,工资待遇比在编人员相差不少

作为在事业单位合同工岗位工作的青年,我相信你对于体制内很多情况都有所了解。你在合同工的岗位工作,能够享受的工资待遇,和在编人员享受的工资待遇肯定会有非常明显的区别,这在单位是很正常的现象。

比如说在我所在地区,如果你本科毕业以后去事业单位正式编制的岗位工作,每个月到手的工资可以达到2500块钱,年底是1万块钱的绩效,其他的社保,公积金,职业年金都是按照最高标准进行缴纳。

如果你是在事业单位合同工的岗位工作,哪怕你同样是本科毕业生,每个月到手的工资也就是不到两千块钱,此外没有任何的补贴津贴,也不存在年底发放绩效的说法,缴纳社保都是按照当地最低标准进行缴纳,大部分单位不会购买住房公积金和职业年金。

当然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也有比较多的原因,一个就是去正式编制的岗位工作难度更大,门槛更高,需要经过非常激烈的考试,去合同工岗位工作则不存在这些问题。

第二个就是在单位里面干活的主要力量是在编人员,合同工大部分人都只是在单位里面起到辅助性的作用,最后兜底的人都是在编人员,合同工干不了的工作,最后都是在编人员去干。

三、事业编制属于非常稳定的工作,未来不管怎么发展都不会改变

作为在体制内事业单位当合同工的青年,现在犹豫是否应该去报考正式编制的岗位,我可以非常明确地告诉你,如果你符合条件,肯定需要争取去事业单位正式编制岗位工作,每年都要报名参加对应的考试。因为未来不管怎么变化,你只要考上了体制内的岗位,基本都不存在失业的问题。

体制内的考试之所以那么吸引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体制内的工作非常稳定,不管是公务员的行政编制,还是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制,只要你能够考上其中一种,哪怕未来单位被裁撤掉,你也能够安排到其他合适的岗位工作。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我认为事业单位不管未来怎么变化,总是会朝更好的方向去发展。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能够考上正式编制的岗位,未来的工资待遇会稳步提升,发展空间肯定会比现在更好。

四、想要去事业编制的岗位工作,就要做好认真复习备考的心理准备

我平时因为工作的关系,对于本地体制内考试很多情况都比较了解,我可以非常明确地告诉你,如果你想要去体制内的岗位工作,必须要做好认真复习备考的准备,因为现在体制内考试竞争比较激烈。

如果你是在大城市工作,想要报考事业单位的岗位,基本上都要求本科以上的学历。如果你没有本科的学历,就要想办法先将学历提升上来,你才能够得到这些报考的机会。

如果你是在小地方的岗位工作,想要报考小地方事业单位的编制,大专学历也有很多可以选择的岗位,这对于大专毕业生来说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考虑。

但是不管你最终选择大城市的岗位,还是小地方的岗位,都会面对比较激烈的竞争。因为现在每年大学毕业生都非常多,这当中相当一部分也会考虑报考体制内的岗位。如果你最终考试成绩不好,你就没有机会去这些岗位工作。

总体来说,作为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合同工,我认为你不必要有太多的顾虑,该努力复习备考就努力复习备考,争取早点考上正式编制的岗位,这才是正确的考虑。

本文由岭南通途原创,点击关注不迷路,我们下次再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