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20架歼6只付一半款的索马里,让我国7次追债无果,后来如何?_索马里_中国_苏联

20世纪70年代,索马里曾经向中国下了3000万美元的订单,购买20架歼-6。由于该国经济紧张,因此中国大度地允许他们只付一半款,尾款后续支付。结果,这个非洲小国竟然直接“赖账”,让我国7次追债无果,那么这件事后来如何了?

“两面三刀”索马里

1960年,受到第三世界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非洲小国索马里宣布独立,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但由于索马里初代政府穷兵黩武,因此索马里水深火热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1964年,索马里就因为领土争端和邻国埃塞俄比亚大打出手,国内民众对战争的怨气很大。

于是,1969年,第二代索马里政府通过政变上台,这个发动政变的人叫做巴雷,是索马里国民军司令。他本人的政治立场是亲苏反美,因此在他上台后,索马里迅速和苏联建立了密切关系,并得到了大批苏式装备的援助,包括苏联的主力战机米格-17与米格-23。

展开全文

得到苏联装备后,索马里再度对埃塞俄比亚的领土产生了觊觎之意,于是两国间的第二次战争爆发了。但这次,索马里的横行霸道没有得到苏联的照顾,苏联反倒和埃塞俄比亚做起了生意,把武器卖给了索马里的敌人。

至于索马里,则因为表示了强烈不满,引发了与苏联的外交危机,失去了进口米格战机的资格。

没有强力的战机,索马里自然在战场上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为了获得与米格战机性能相近的装备,索马里便把目光投向了中国。

小国的小算盘

为何在失去苏联米格战机的进口资格后,索马里会把目光投向中国?

其一,中国是除了苏联以外,最熟悉苏式战机的国家,歼-6、歼-7均是对米格战机的优秀仿制品。其二,当时中苏交恶,既然苏联和索马里关系变差,那么中国大概率会对索马里有不错的态度。

这就是索马里所打的小算盘,当时他们看中的便是中国仿制米格-23的歼-7,也只有歼-7才能和苏联卖给埃塞俄比亚的米格-23有一战之力。

当索马里代表来到中国后,的确受到了中国的欢迎。但当索马里代表提出引进歼-7的请求时,却让中国代表相当为难:歼-7是中国当时最先进的国产战机型号,贸然把这样的战机出口海外,显然是不符合中国利益的。

中国向索马里代表表示,歼-7出口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中国愿意把歼-6卖给索马里,歼-6的性能大致相同于米格-17,虽然比起米格-23差了一截,但这已经是中国拿出的诚意了。

索马里得知中国的态度后,心里是很不快的,但战况紧急,即使是歼-6,至少也可以弥补索马里空军力量短缺的现状。因此,索马里最终还是同意了引进歼-6的方案。

至于歼-6的价格,中国也没有为难这个非洲小国,每架的价格也就100多万美元,按照双方的谈判结果,索马里将引进20架歼-6,以及6架用于训练的教练机,订单总价达到3000万美元。

在得知索马里经济情况不容乐观的情况后,中国更是大度地表示,索马里可以先支付一半的账单,剩下的尾款在2年里还清即可,索马里代表对中国的慷慨赞不绝口。就这样,中国与索马里的军贸达成了。

追债难题

1981年,20架歼-6以及6架教练机已经运抵索马里,然而,战机刚到索马里港口,这个小国就直接“翻脸不认人”了,丝毫没有提及剩下的1500万美元尾款。

索马里政府的“无赖”源于现实战场的颓势。虽然索马里得到了中国的战机,但他们的地面部队装备仍然很老旧,面对埃塞俄比亚的苏式装备处于劣势。更要命的是,由于连年战争,索马里政府在底层不得人心,北部地区不断涌现反政府武装叛乱,令索马里当局焦头烂额。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索马里干脆抛弃国家的体面,选择了“无赖”作风。中国催款人员从1982年开始先后7次向索马里当局提出支付尾款,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索马里“赖账”了,中国难道就没有办法解决吗?其实还是有的,只不过中国毕竟是大国,并不愿意轻易动用。1988年,中国通过外交手段,向索马里政府施加压力——若索马里拒绝支付1500万美元的尾款,那么中国将考虑和索马里外交降级。

中国如此严肃的态度镇住了索马里当局,他们并不愿意在国际上失去中国这个大国的支持,因此,索马里国防部长当即乘坐飞机飞到了北京,向中国表示诚意。同时索马里拿出了一个解决欠款的方案:把索马里渔场开放给中国,用渔业资源抵债。

索马里海域有洋流途径,渔业资源丰富,这倒也是个抵债办法,考虑到索马里确实拿不出钱,中国便接受了这个方案,在索马里渔场入驻了中国渔船。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索马里当局在1991年被国内叛乱倒台,新上任的索马里政府不承认与中国的贸易合同,而且索马里渔场由于附近海盗出没,逐渐荒废。因此中国后来也就放弃了这个渔场的利益。

不得不承认,这是中国在对外军贸领域的一个反面教材,后来中国进行军贸的时候,就会探查清楚该国政府的稳定性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