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材 | 顾维钧:“民国第一外交家”为国呐喊_拉丁文_中国_代表

从小立大志

顾维钧出生在鸦片战争后,在上海租界富裕的官商家庭中成长,从小就看到了很多中外不平等的状况。一次,少年顾维钧经过外白渡桥,看见一个英国人坐着黄包车,急着要去看赛马。拉车上桥本来就累得很,他还用鞭子抽打车夫。顾维钧很愤怒,大胆上前,用流利的英语斥责这个英国人说:“你还算是个绅士吗?”

英国人看着这个少年愤怒的样子,非常不好意思。后来,顾维钧在回忆录中提到这段往事,感到一定要让中国人扬眉吐气,不能让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土地上耀武扬威。因此,他立下大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中国积弱的状况。

“学神”是怎样炼成的

1905年9月,顾维钧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法律和外交。学校有规定,攻读文学学士学位的学生必须修拉丁文甲班的课程,而且进入拉丁文甲班的学生必须具有至少4年的拉丁文基础,顾维钧却偏偏对拉丁文一无所知。拉丁文系主任善意地提醒他“还从没见过零基础而能跟上学习进度的学生。”

但顾维钧没有放弃,开始恶补拉丁文,6周后,就学完了4年的拉丁文课程。这个东方少年的进步速度让教授大为震惊,他分别拿出西塞罗和的霍勒斯的作品,让顾维钧翻译,顾维钧翻译得行云流水。就这样,顾维钧如愿进入拉丁文甲班学习,并最终以“甲上”的成绩毕业。

展开全文

爱好体育运动

在大学期间,顾维钧不仅注重德育、智育的发展,还很注重体育锻炼。他对划船、田径、足球、网球等都有涉猎。虽然个子矮小、体重不足的顾维钧并不能称得上是运动健将,但他不气馁,依然热爱运动。每当谈及径赛的经历,顾维钧总说:“每次赛跑我都坚持到底,通常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比先到终点的运动员落后好几分钟。”

顾维钧热爱网球运动,还赢得过双打比赛。但他同样不忙着自吹自擂,耿直得令人动容:“当时我在底线,我的搭档在网下。打赢这场比赛是由于他在网下的精湛球艺,而不是我在底线的功夫。”他的坦诚和对运动的热爱可见一斑。

一心求学却“被毕业”

顾维钧留美期间,清朝特使唐绍仪访美,接见了40位中国留学生,顾维钧作为学生代表致辞。唐绍仪非常欣赏并邀请他回国担任总统秘书。那时,顾维钧正准备博士答辩,论文还只写了一个序章,这令顾维钧感到为难。导师约翰·穆尔却对顾维钧说:“你学习外交就是为了为国报效,眼下有这么好的机会,你应该抓住。”于是,他让顾维钧把《序章》拿给他看。看过之后,他告诉顾维钧:单独的序章写得就很好,可以作为博士论文来答辩。在导师的理解和支持下,顾维钧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

巴黎和会上的中国之声

1918年11月,顾维钧被指派为参加巴黎和会的五名中国代表之一,正式代表中国参与和会谈判。此次会议意义重大。

大会留给中国代表团准备发言的时间不到3小时。面对急迫的局面,只有顾维钧勇敢地站了出来。当晚,当地报纸刊印出顾维钧在和会上的精彩发言,受到除日本以外各大国代表的一致赞扬。

作为一名外交官,顾维钧明白弱国无外交,在无路可走之时,用行动代表中国说了“不”——在合约签字仪式上,中国两个代表座位,空无一人。这是中国第一次坚决地对列强说“不”!

代表中国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1944年9月,顾维钧以首席代表身份出席了顿巴登橡树园会议第二阶段的会议。这个会议提出了战后建立一个国际组织——联合国。1945年3月,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了在旧金山召开的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他代表中国在旧金山退伍军人纪念堂举行的签字仪式中第一个签字,使中国成为4个发起国中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 》上签字的国家。

《顾维钧回忆录》是一部外交史

从1912年到1967年,顾维钧担任过无数的外交职务,有驻美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外交总长等。到了晚年,他又完成了长达13卷,600万字的巨著《顾维钧回忆录》。

顾维钧是位功不可没的爱国外交官,他一生坚毅果敢地为中国人民服务。顾维钧的英文很棒,但他更喜欢看中文书籍。长居美国,可顾维钧至死都没有加入美国国籍。97岁高龄时,顾维钧托人带回“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的条幅,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觉醒年代》里,顾维钧无声痛哭的镜头让我们感受到了那时那刻国人的痛。弱国无外交,这是历史残酷的教训。我们现在可以告慰这位民国第一外交家,百年后,这盛世如你所愿!

策划∣ 《中学生》编辑部

图片∣ 来源于网络

文字∣ 姜保娣

编辑∣ 文涵

校对∣ 灰鸽

制图∣ 初秋彤

▎你会喜欢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 看大学 |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 绽放在珞珈山上的武汉大学

▲ 孕育于北国冰城的哈尔滨工业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不为长安客,愿为长安人

▲ 看大学 | 复旦大学:日出东方,前途无量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订购《中学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