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龙王为何冒着杀头风险也要赶走袁守城?这条鱼告诉你答案_龙王_玉帝_守城

泾河龙王是西游记全书中死的第一个神仙。之前死过一个名叫混世魔王的妖怪,这两人虽说都是跑龙套的炮灰,但却牵一发而动全身。混世魔王是猴哥打死的第一个妖怪,从此猴哥一发不可收拾,暴虐成性,直到大闹天宫闯下大祸,间接促使如来开启了取经大业,拉开本书大幕。泾河龙王的死却引出了李世民参加取经大业,唐僧由此领取任务组建取经团,开启了西游之路。那么问题来了,泾河龙王究竟死在谁的手里?

这一回书的题目叫做: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猛然看起来好像袁守城是幕后黑手,正是由于他的妙算,才使得泾河龙王跟他打赌,为了赌一口气擅改玉帝圣旨,最终被玉帝判了死刑,被魏征一刀杀了。其实袁守城不该背这个锅。

展开全文

这回书一开始出了两个隐士,一个是渔翁,名唤张稍;一个是樵子,名唤李定。两人喝了二两空肚酒,就来泾河旁边散步,边走边争山好还是水好。诗词歌赋搞了半天没分胜负,临分别时张稍道,李兄呵,途中保重!上山仔细看虎。假若有些凶险,正是明日街头少故人。李定闻言大怒道:你这厮惫懒!好朋友也替得生死,你怎么咒我?我若遇虎遭害,你必遇浪翻江!

请注意,第一个导致泾河龙王找死的人出现了,那就是打鱼的张稍。俗话说,上得山多终遇虎,所以上山谋生的人最忌讳遇虎。就如下水谋生的人最忌讳有人说翻船一样。比如现在谁要是跟一个开车的说翻车之类,立马友尽。现在张稍公然故意诅咒李定上山遇虎,就是为了引出李定和他吵架,从而说出袁守城算卦的事来。可见张稍这是和袁守城商量好的,早有预谋。

果然李定大怒,那我诅咒你遇浪翻船。没想到张稍就等他这句话,不仅不生气还说,我永世不得翻江。长安城西门街上有个卖卦的先生。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鲤,他就与我袖传一课,依方位,百下百着。金色鲤鱼是鲤鱼中的名贵品种,每年会排队前去跃龙门,跃过龙门就是龙。陈光蕊放生的洪江龙王,就是一条金色鲤鱼。正因为金色鲤鱼是龙的前身,所以张稍每天打一尾金色鲤鱼才引起泾河龙王的恐慌和防备,也才有了后来的打赌。

可是张稍的回答答非所问。他并没有回答他为啥翻不了船,主要却说了每天能打到金色鲤鱼。其实能不能打到鱼和能不能翻了船这是两码事。如果泾河龙王想让你翻船,袁守城算怎么准都没用。而泾河的巡逻兵报告了龙王以后,龙王立马就要提剑杀了袁守城。其实袁守城只是无辜躺枪好吧。泾河龙王最应该杀的不是袁守城,而是捕鱼的张稍。只要张稍死了,金色鲤鱼也就安全了。所以说泾河龙王脑子不够用。

在一帮下属的建议下,泾河龙王跟袁守城打了赌,回来正喝酒呢,玉帝圣旨下来让他降雨。鲥军师奏云,大王放心。要赢他有何难处?臣有小计,管教灭那厮的口嘴。只要咱们行雨差了时辰,少些点数,就是那厮断卦不准,怕不赢他?那时捽碎招牌,赶他跑路,果何难也?龙王依他所奏,果不担忧。

泾河龙王的第二个催命判官来了。这个鲥军师出了个馊主意,让他擅改圣旨。圣旨是随便改动的吗请问。你个小小小小的泾河龙王就敢擅改圣旨,那玉帝的权威何在。后来的凤仙郡郡守就因为推倒了供桌,就被玉帝下令大旱三年,搞了米山面山。有人说泾河龙王罪不至死,凤仙郡郡守罪不至那么重。其实死不死重不重的还不是玉帝一句话。孙悟空大闹天宫都没事,还能受招安当大官,他们擅改下雨时辰点数推倒供桌就是死罪,有问题吗。

所以泾河龙王其实是死在张稍和鲥军师手里。至于袁守城算个卦,魏征奉命执刑,都不重要。袁守城算卦再准,你泾河龙王把张稍淹死不就得了。魏征即使被李世民拦住当天不能执法,玉帝还可以下令改天再执法或者换别人执法。总之只要泾河龙王犯了擅改圣旨的错误,他就在劫难逃,找谁都没用。

参考书目:《西游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