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只读一本书 · 深层次的利己主义,是人性的真实所在?_公爵_侮辱_这是

当周围充满可能性的时候,对其视而不见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过去一个世纪,电灯取代蜡烛,汽车取代马车,时光荏苒,许多东西都在改变,唯独人的主题永远不会变。贫穷永远不会消失,富人恒久追求利益,阶级永远阻隔爱情。高贵善良的人们受尽伤害与侮辱,而恶人享受丰富物质潇洒快活,这是人性的悲哀,也是社会的写照。

《被侮辱和被损害的》首版于1861年,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说这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彼时正值他结束十年苦役后回到彼得堡开始新生活的时间点。故事背景是19世纪50年代末的彼得堡。沙皇长期专制,荒淫无度;代表沙皇利益的农奴主和贵族阶级同样生活糜烂,犹如寄生虫一般;城市小市民市侩贪婪,自私冷漠;而最底层人民却食不果腹,贫病交加。

娜塔莎的父亲伊赫缅涅夫是瓦尔科夫斯基公爵的管家,尽心尽力忠诚可靠但却被公爵污蔑贪占钱财,公爵还侮辱伊赫缅涅夫指使女儿娜塔莎勾引他的儿子阿辽沙,可是伊赫缅涅夫不知道女儿已经爱上阿辽沙而不可自拔,明知道父亲将因此而受侮辱仍是选择和阿辽沙私奔,阿辽沙心地开朗、单纯,但也懦弱和轻信,他不能识破父亲狡猾的面目反而被他牵着鼻子走,见到另一个可爱的女子就忘了娜塔莎。

涅莉是一个坚强的小女孩,她的母亲曾被公爵骗走了所有钱财而身无分文,但就是乞讨也绝不像公爵低头,她的外公不能原谅母亲以至于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涅莉将自己母亲如此相似的经历讲给伊赫缅涅夫一家,伊赫缅涅夫终于决定放弃骄傲和受伤的自尊心去拥抱娜塔莎。

所谓被伤害与被侮辱的人们,都是源自于公爵,可公爵最后依然快活潇洒,甚至可能已经通过种种不折手段的方式达成了一个个目标:攫取更多财富,获得上流世界的认可和地位,玩弄更多女人。坏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好人却一个个被伤害、被抛弃、被侮辱。

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想写下大团圆的结局,尽管他已手下留情让娜达莎和父母和解,但创伤还是留下了,就像一张被揉皱撕碎的白纸,无论怎样拼凑,还是无法变回崭新整洁的样貌了。这种悲痛愤恨的无力感,却又往往真是社会的真实写照,让人内心无法得到舒缓,始终憋着一口气,那些善良高傲的人们最终还是死了,坏人还在逍遥法外,可就算惩罚了恶棍,死掉的好人也无法复活!这是社会的原罪,也是人性的悲哀。

只有经历过的人生,才能谈起遗憾和后悔,才能有疑惑和醒悟。而在局中的每个人都是混乱的,彼此希冀拯救的同时,又被彼此所伤害。这就是生活的荒诞之处,也是生活值得被怜悯的地方。

《被侮辱和被损害的》

图片来自网络 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慕道 首席记者│乐水

编辑│ 方化 曹欣宇 王一竹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正午文化原创 转载请联系 图片来自网络 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