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教师工资20元,相当于多少人民币?民国教师过得真的好吗?_月薪_大洋_民国

教师节到了,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咱也来谈谈民国教师工资的问题吧。

民国时期的教师工资如何呢?

有关资料介绍,当时北京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是:一般公私中学老师月薪约一百几十元,高初中都能教的教员,尤其是国语、英语、数学教员,月薪则在200元以上。小学教师月薪约为30—70元,小学校长约是100元。和底层百姓相比,中小学教员的月薪不算低。当时保姆月薪约3—6元;厨师8—12元;黄包车车夫16—20元。和公务员比,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也不低,当时公务员,一等科员月薪为100元。

从1912年到1936年的24年间,民国的教师工资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北京和其他地方差距也不大。相对而言,河北河南和云南的中小学工资比北京要低一些。在河北石家庄,1928 年, 初小教员月薪12—15 元,高小教师月薪约 23—26 元, 小学校长月薪 40 元,。在河南偃师县,1935 年以前, 县立高级小学教师月薪一般是银元 18 元,左右,中学教师月薪约为 30—40块银元。

不管怎么说,民国时期的中小学教师工资,基本上在10元到100元之间,如果要说出一个中位数,大概率时20多30元。

展开全文

(民国教师工资也被空调了)

民国时期的中小学教师工资购买力如何呢?

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看这个问题。

1,基本消费品物价水平对比。

据杨东平在《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中所言,在那时的北京,1块银元折合铜元230大枚,而1斤好猪肉仅要30大枚铜元,1元钱可以买约7—8斤好猪肉,现在一斤猪肉要20多元。如果以猪肉价格不变的话,当时的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的160元人民币。

20大洋的教师工资,相当于如今的3200元。我工作十年,目前每个月打卡上的工资大约是3300元,基本相同。

在北京,1 块银元可以买 45 斤大米,或两丈(6.6 米“) 蓝士林”布,或 30 斤食用油,或 30多斤白糖,或 100 多斤食盐,还可以请一顿“涮羊肉”。这些都是民国时期常见的消费品。现在大米大约要五元一斤,食用油要10元到20一斤,这样算下来,一块大洋大约相当于500元人民币。民国教师20大洋工资就是月薪一万,月薪一万,这大概是当今全国教师群体能想到的比较满意的工薪水平了(也许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我问过很多人,1万元就满足。)

2,房价和房租对比。

民国时期房价比较便宜。1919年,鲁迅和周作人买下八道湾11号一座二手房。它原来是罗姓的、一处坐北朝南的大宅院,院子分为前、中、后三进,外加一个西跨院,有30多个房间。蔡元培参观过,他感叹地对鲁迅说,院子真大,简直可以开运动会。可这套大房子只花了鲁迅3675元。这个三进三出居住面积超过500平米的房子,放到现在每平米少了20万别想,总价保守估计在一亿元以上(贫穷的我只能算到这里了)。

这样一算,鲁迅4000元相当于一亿元人民币,一块大洋就是2.5万元,教师的20元工资就是5万元人民币。

民国北京的房租,各地看治安状况不同,房租高下不同。治安最好的东交民巷、西交民巷、正阳门大街和王府井大街,平房每间月租15块大洋,其次宣武门内大街、崇文门内大街、北新桥大街、东安门大街、菜市口大街、东柳树井大街、户部街南夹道,平房每间月租7块大洋左右。目前北京治安普遍较好,但五环内的每月至少要100元一平米,租一个20平的小蜗居,一个月就是2000元。论租房,一块大洋相当于700元人民币,算起来,普通教师一个月20元工资就是14000元人民币。现在北京工资超过14000元人民币的教师不多吧。

3,其他行业工资对比。

教师工资相对其他行业怎么样?不患贫而患不均的社会环境下,必须考虑这个问题。

前文提到过,民国保姆月薪3到6元,厨师8到12元,黄包车夫16到20元。粗浅算一下,大概各行各业的工资水平,大概就是大洋乘以100就能简单换算到工资上面。

这样一算,教师工资就是两万元。

综上所述,民国时期的教师工资20元,放到现在,不同标准可以算出3000到50000不同等不同结果,比较能够说明问题的,应该是10000到两万之间。

民国法律规定了教师高工资,但并不能保障教师高生活水平。

当我把前面几个信息告诉我家那口子时,他第一感觉是,规定那么高的工资,能发得了吗?

事实上,民国教师工资能不能发到位,主要看当地经济水平和教育经费状况。

民国时期的教育模范省——山西省为例,不少教师就过着十分困顿的生活。民国初期,小学教师的月俸分为 3 等 33 级,其中正教员月俸是 8- 60 元;专科教员的月俸是 6- 40 元;助教员的月俸6- 22 元。与此同时,为了限制教师中的高收入者,教育部规定中学教师的最高薪资不得超过 200 元。(所以,那些所谓的民国大师工资动辄四五百,要么是法币,要么就是瞎说)。

一项调查显示,除太原、清源、徐沟等少数先锋小学教师月俸在 20 元左右,尚属优待外,其他如石楼、大宁、山阴以及上党等多数县份,教师工资仅有 3、5 元而已。三五元,其实也相当于如今的三五千人民币,不过因为物质生产不丰富,生活水平很有限。

1936年以前,教师工资虽然少,至少大部分能发到位,袁大头的购买力也有保障。1935年开始,国民党政府开始推行法币改革,因为战争和四大家族敛财的原因,法币不断贬值,尤其是抗日战争后期,更是贬值的不成样子。即便这样,很多教师还是发布了工资。

中小学教师生存压力巨大,有些乡村小学几乎停止薪俸发放,仅发米面或者让富裕学生家庭为教师供饭。山西孝义小学教师的日记则从另一个角度记载了这一窘迫的场面:“(1944 年,农历四月)十二日,风。没有根,学校无学生,无饭又无根,十六教读此仅见,永世不在铁匠巷,教室阴,天井风,室内室外难以存,家有三斗糠,不当小孩王,如今此语果尔验。果尔验,也流连,可恨没有根,也没面。十五日,睛。摆摊尽是他人的东西,就卖下也不是自己的,咱就有书,偏没人买。

到这个份上,教师即便是自杀,也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了。

所以,作为一名山区教师,我希望大家还是不要怀念民国了,与其怀念民国,还不如展望一下中秋节的小假期怎么过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