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学生作文(为何民国小学的国语教材会选择“儿童本位”)_民国_蒋介石_鲁迅

本文目录

  • 为何民国小学的国语教材会选择“儿童本位”
  • 民国没有中小学职称制度,教育家为何灿若星河
  • 民国教师为什么待遇高
  • 如何评价民国黄金十年
  • 民国大学如何招生

为何民国小学的国语教材会选择“儿童本位”

民国小学学龄儿童的培养是礼义廉耻,家国天下,忠孝仁义礼智信的启蒙,对儿童从思想上,价值取向上的根的教育,影响孩子一生,故意义重大,必须以儿童角度考虑入选文章。

民国没有中小学职称制度,教育家为何灿若星河

职称评审只能助长腐败的滋生漫延,每一个晋上高级的,背后都是有背景的。老师们的建议都很好,很有道理,建议决策者们取消职称评定,按教龄自然晋级,也别搞得什么神密,顺理成章,也不为腐败提供温床,建议现在就取消,越快越好,还教育一个碧水蓝天,还一线教师的一个公道。教育界是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应该是很公平、公正的地方,不该有腐败分子的存在,前面说过:教育也要反腐败。

民国教师为什么待遇高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075条回答。

民国是非常重视人才,重视知识分子的,这点无需多说。

以鲁迅为例,其实他根本就没有文凭,却能成为一代大文豪,大学老师。

鲁迅本来是江南水师学堂毕业,充其量只是中学。

而鲁迅留学日本以后,并没有拿到文凭。他就读于仙台医专,读了1年多就退学了。

以鲁迅的学历来说,如果放在今天显然是不能在大学教课的。

当年大学非常重视人才,并不太看中学历,所以民国九年(1920年),鲁迅仍然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

另外,鲁迅也在厦门大学、北京师范高等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任教,当时他的薪水是每月三四百块大洋,甚至更高。

1926年8月,鲁迅应厦门大学的邀请出任该校国文系教授,每月薪俸400元。数月后,广州的中山大学聘请鲁迅为该校教授,每月薪俸500元。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概念?

毛泽东当年在北大做图书管理员,每月8块大洋就已经可以维持生活,衣食住行都没有问题。

我们按照今天北京单身汉最起码也要5000元收入吃饭、穿衣、住房来说,鲁迅在大学讲讲课,月收入在20万到25万元人民币以上。

鲁迅是偶然现象吗?

不是。

这是大学的规定,在1914年7月教育部制定并颁布的《教育部直辖专门以上学校职员薪俸暂行规程》中规定:凡直辖学校教员,分专任、兼任二种。其应支薪俸数目如下:

大学专任教员, 月支180-280元;

大学预科专任教员, 月支140-240元;

高等师范学校专任教员, 月支160-250元;

专门学校专任教员, 月支160-250元;

1917年,教育部又颁布了《国立大学职员任用及薪俸规程》。该规程规定:国立大学教员分为四等,每等六级,共24级。其中,正教授月薪300-400元,本科教授月薪180-280元,预科教授月薪140-240元,助教月薪50-120元。

连助教都可以拿到50到120元,可见大学老师收入是非常高的。

1932年,清华大学也制定了符合学校自身情况的《国立清华大学教师服务及待遇规程》:

教授月薪一般300-400元,最高500元;

专任讲师为160-280元;

教员为120-200元;

助教为80-140元。

如果说这是大学老师,级别比较高。

民国中学老师的收入也不低。

民国中学老师收入高低差别很大,城市的中学老师收入在40元到80元,最高也有250元的。而小县城的老师收入较低,但最低不会低于30元。

要知道,当时上海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月薪不过10元左右,可见中学老师的收入是颇高的,并不亚于当时的政府公务员。

那么,为什么会有城乡的区别呢?

在于中学教师的门槛不同。

城市里面一些有名气的中学,老师都是大学生、甚至还有中国留学生、洋人。

普通县城中学,很多中学老师水平不够,自己也是中学生、初中生,不可能有很夸张的待遇。

民国教师待遇高,也不是说所有教师待遇都高,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能做得到。

在最底层的小学老师,收入就不是很高。

当时政府规定,小学老师的收入应该高于地方平均收入2倍。

这只是提议,并不是强制规定。

据上世纪30年代对江、浙、鲁、闽等八省小学教师生活状况的调查,教师的年入有195元,月均16元。

这个收入比当时最好的体力劳动者要高,但相比中学和大学老师就差远了。

为什么会这样?

小学老师的门槛太低了,而且数量极多,在抗战爆发前就有近百万人。

大城市或者比较好的县城,小学老师还要求是中学文化,大多是初中。

小县城甚至乡镇,干脆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很多小学毕业生也来充当老师。

当年林彪初中毕业以后,他的父母就不让他继续求学,让他回乡做个小学老师。

虽然林彪只有初中文化,在当年做个小学老师就足够了。

甚至,林彪在初中就读期间由于经济拮据,还曾去小学当过代课老师。他自己初中还没毕业,就能去小学教书,可想而知了。

小学老师门槛低,很多人都能干,收入当然不可能太高了。

即便是月薪16元,在当年社会上也算是中高收入,并不算低。

自然,抗战爆发以后,中国陷入多年战乱,各行各业都受到影响,教师收入也降低,但抗战之前他们收入一点也不低。

这是客观的历史事实,不要想方设法的污蔑了。

如何评价民国黄金十年

黄金十年?巧了,和1928年济南惨案到1936年西安事变时间重叠,为不抵抗日军的阶段的“黄金十年”啊!

对岸公开了蒋介石下达不准抗战的电报原件资料,证明了蒋介石是创造不抵抗主义的罪魁祸首。

1、最早的不抵抗,济南惨案不抵抗:

1928年5月12日,蒋介石急电杨胜治不准抵抗:泰安第十军杨军长勋鉴。胜密。请兄亲往崮山、中宫镇等处切实约束官兵不许开枪。如遇日本军队,不必抵抗,沉着忍耐,切勿冲突为要。蒋中正。文亥。(图1)

2、918事变前在日本策动下石友三叛乱,并联合粤系利用第二次宁粤准备打蒋倒张。中原大战失败后逃到大连的阎锡山在土肥原贤二的帮助下坐着日本飞机返回太原,重掌晋绥军,把东北军赶出娘子关。粤系的“非常会议”致电阎锡山等人,恳请继续指挥北方反蒋倒张。

8月24日张学良向蒋介石提醒日本随时可能侵略:近来对日外交性情紧迫,彼国朝野上下公然密谋侵占我东北,势甚积极,不可终日。弟曾尽力设法以谋疏解,终鲜效果,转呈总座,至深佩感。近数日来,情况益紧,……日人方面属有意动作,现已揭开面目,必将另造事端以为借口。似此情形,恐非退避所能了事。弟为此事,日夜焦虑,当此危急之时,我方应用何法以为应付,尚祈详赐指示并请密陈总座决定方策。指示遵行,不胜企祷。(图2)

8月25日 ,深感此事异常棘手的蒋介石向张学良指示“北方局势务须求: 一根本安定办法 ,勿使其受两广出兵之牵动。除使阎、冯离境出洋外 ,并将商震、杨爱源、孙楚三人从速委其名义为要。面对日人可能发起的任何挑衅行为都不可过激,切记避免冲突,以待时机。”

从关外调兵,使得东北军的18万主力驻扎在河北,而在东北的军队不足,使得日军安心地对东北发动侵略。

按照这个思路就可以解释出 蒋介石完全和张学良在同一条战线上, 蒋介石希望张学良不要两线作战,只安内不攘外,避免刺激日本。

3、918事变第二天蒋命令张学良不准抵抗:“接沪电知日兵昨夜进攻沈阳。日以我军拆毁铁路之计划,其借口如此,对此应力闭(避)之。近情盼时刻电告。”(图3)事变第三天蒋向所有部下通知,消灭请愿抗战活动:“沈阳日军与我冲突,我正严重交涉中。各地方切不可有激烈及报复暴举。免人更有所藉口,使外交益陷困难。应力持镇静,严守秩序,请兄负责维持为要。”(图4)当天,蒋要求张学良撤到塘沽:“瀛眷及尊府家属想均已安全离沈。遥深系念。请代慰问。再青岛海军,鄙意可迅予集合塘沽。因在青或恐与日舰发生万一意外,集合塘沽,则在各国军舰监视之下,较为安全。请即酌行。”(图5)

918事变第四天,蒋介石担心张学良私自抗日,“破坏大局”。21日致张学良:“弟刻回京。对外交(国联谈判)事,须待面商。请兄即命驾来京面叙。中正叩。”(图6)

4、中国第一封命令抗日的原件由张学良下达:蒋依旧希望东北局势能变成第二个济南惨案而让日本主动撤军。11月5日,抛弃了幻想的张学良给马占山下达了“力图自卫,设法抵御”的命令,并迅速组织部队,发出抗战檄文灰电,由此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江桥抗战。而张学良的这个命令成了14年抗日战争的第一个抵抗日军命令,并且该命令被彻底奉行。马占山在黑龙江抗日同时张学良也击退了日军对天津的两次侵犯,平定了天津事变。(图7)

5、蒋联合日本进攻察哈尔军:

东北军从黑龙江抗战、平定天津事变、到锦州防御战,在长城抗战第一阶段,张学良一度击退日军但最终却被蒋介石撤职,1933年5月31日蒋对日投降,签署《塘沽协定》割让长城以北给日本。

后来吉鸿昌等人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由于收复多伦,毁坏了“和平条约”,蒋命令何应钦联合日军冈村宁次一起进攻察哈尔军。

何应钦向蒋电令,报告了日蒋联军进攻的情况:委员长 蒋。文密。此次方、吉复窜怀柔、顺义附近,经我军与日军确实联络,包围压迫,连日以日陆炮、空军均向方吉残部施行轰击,我军则在重要地区严密截堵,此次得日方之助力甚多,谨并陈明。

职何应钦。铣申行秘印。(图8)

最终察哈尔抗日同盟军被灭,吉鸿昌被宋美龄秘密杀害。

然而日本的胃口最终还是从东北伸向华北。

6、坚持抗战的张学良反对蒋介石把他的下属于学忠撤职:

华北事变,日军继续打压东北军残部,命令蒋介石把于学忠撤职。服软了的蒋介石在1935年5月25日给张学良电令,询问他的意见:因对日外交关系,拟免去于学忠职务,吾兄有何意见,速即电示”。

5月27日,张学良复电蒋介石,坚持抗日,明确反对撤换于学忠:日方狡诈,贪得无厌,如此时易人,则彼方益得骄横,恐无宁日。中国的封疆大吏,不应以外人的意见为转移,如此例一开,国将不国。此事所关孝侯(于学忠)的事小,而对于国家攸关的事大”。

然而蒋介石最终把于学忠撤职,这也是张学良后来在西安绑架蒋介石的原因之一。

1935年6月12日,蒋介石致电何应钦,要求北平蒋系部队“全部星夜徒步撤离”:北平附近之中央部队应即全部星夜徒步撤离,仍须防止借口挑衅,力避冲突。(图9)

总结:在局部抗战时期(1928、1931-1936)蒋介石是抗日负面战场的开辟者。


民国大学如何招生

1.民国没有高考,如果你高中毕业了想读大学,直接去你想要就读的那所大学报名就行了。

2.报名之后,拿着中学的毕业证书、四寸的半身近照三四张,你籍贯所在地教育局开具的介绍信。把毕业证、照片和介绍信递过去,人家一看手续完备而且没有造假,就会让你缴纳报名费。

3.要缴多少钱的报名费呢?在20世纪年代,一般就是三五块大洋。交上了报名费,你会领到一张志愿表,你需要填上姓名、年龄、籍贯、学历、通讯地址和你想要报考的院专业。填完以后,拿到登记处登记,又可以领到一张体检表,上面印着考生体检的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过了几天,你去体检,通过以后,又能领到一张准考证,背面印着该所大学招考新生的日程安排、考试科目和考生须知。

4.到了规定的入学考试时间,你来到考场,把各科试卷上的题目做完,考出好成绩,再通过一场很简短的口试,就取得了入学资格。

综上所述,民国大学招生程序一般是这样:报名——交规定的资料——交报名费——填报名表——领体检表——体检——领准考证——考试——口试——入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