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织密交通网 畅通发展路_广水市_乡村_铁城

建一条路,美一片景,富一方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水市围绕“七大园区”、全域旅游和重点项目,持续开展国省干线升级改造和“四好农村路”建设。

2022年,广水市路网密度达174.22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国省干线路网密度12.8公里/百公里。目前已建成农村公路4700余公里,全市农村等级公路比例达100%,行政村、规模以上自然村硬化道路覆盖率达100%,基本形成了村村相通、镇办贯通、干支相连的农村公路网络。

路通·心通

12月18日,满载着广水市郝店镇铁城村桃产品的货车,行驶在连接关庙镇铁城村和郝店镇铁城村的生态公路上,准备销往全国各地。

广水市有两个铁城村,一个在关庙镇,一个在郝店镇。两村被高高的铁城山阻断,以前没有道路相连,面临着同名不同镇、相邻不相通的窘境。

展开全文

“两地来往不便,不仅阻碍了两村亲戚之间的往来,更是两村的产业发展‘硬伤’。打通两村阻隔,建设连接公路是两个铁城村广大群众的共同心愿。”郝店镇铁城村驻村第一书记叶国安介绍。

“困难再多,我们也要将这条路打通!”广水市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在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坚定表态。争取项目资金,做好建设规划,发挥“愚公移山”精神,凿山辟路。今年6月20日,5公里的水泥路全线建成通车。

一条宽敞、整洁、平坦、顺畅的农村公路,将关庙镇铁城村和郝店镇铁城村紧密地连接起来。“老百姓都说这条路修得好,是富民路,也是生态路。”广水市农村公路养护中心主任陈华平说。

两个铁城村“断头路”的连通,不仅改变了两地来往不便、人流不通、物流不畅的现状,也激发了两个村比拼美丽乡村建设、你追我赶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坚强信心。

以油桃、苗木、休闲露营为主导的一批绿色项目正落地关庙铁城,昔日的贫困村,如今成了有产业、有特色、有内涵的美丽乡村。郝店铁城村依托乡村合作公司,大力发展桃产业,全力打造彩桃之乡,一个吸引游客观桃花、摘桃子、听桃故事、品桃文化的乡村旅游胜地正蓬勃发展。

路通·事通

12月17日,沿湖北省广水市十蔡线一路驰骋,路面宽阔整洁、一马平川,路畔万木葱茏、屋舍俨然,五彩墙绘更添诗情画意。

十蔡线南起十里街道办事处,北至蔡河镇,全长20公里,一线串起10余个村(社区),沿途近万亩林果种植基地星罗棋布,涵盖猕猴桃、车厘子、葡萄、胭脂红桃等多个品种,是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

位于十里街道办事处的观音村是广水市的“明星村”,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国家森林乡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多个称号。

因交通闭塞,观音村曾经是个“空壳村”。2018年,十蔡线建成通车,观音村借机迎来飞速发展,村里连片种植起月季、樱花、油茶、桃花等花卉苗木,观音花海逐渐形成品牌,众多游客慕名前来,年创收500余万元,吸纳村民就业200余人。

位于蔡河镇的黄土关农文旅小镇是广水市农文旅融合重点项目。今年3月,广水市交通运输局完成了蔡河镇黄土关农文旅一期道路2.5公里建设,为游客游玩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

景沿路建,路为景开。今年以来,广水市围绕“交通+旅游”发展总导向,将公路建设与旅游相融合,建设与完善并重,科学编制旅游交通网线规划,将“交通线”转变为“风景线”。

该市协调推进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美食旅游共同发展,将月光海、三潭、中华山、寿山四个景区一线串珠,形成串联优势景区群、生态产业群、旅游特色村的游览路线。目前,107国道、广悟大道、中华山旅游公路、十蔡线等国省干线升级改造已全面完成;随信高速、316国道改扩建、徐家河环库公路等项目正加快建设。

(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温文雅、邵婷、黄炼)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