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小常识】增强免疫力,常按这些保健穴!_穴位_足底_公孙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推拿理疗科主任医师 国 生 主治医师 刘 杨

病毒本身只是发病的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免疫系统。不同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的症状有轻有重,其差别就体现在身体免疫力的不同。在中医范畴,我们说免疫力强,也就是正气足。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我们要养护我们的正气,来增强抵御病毒的能力,落实到我们自己身上就是要求 “形正神安”。

中医“形气神理论”认为,人在本质上是由形、气、神三种要素构成的,三者的统一。形即是身体,包括了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生命的载体;气是无形的能量系统,没有气,身体就不能运行,像偏瘫的人,就是偏瘫的部位的行气不畅;神,指的是生命灵性,身体没了神,脑没了意识,就会死亡。如果人的形、气、神三者和谐统一,安内攘外,就不会生病。反应在当下,便是免疫力强,能够抵挡住外来病毒的攻击。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定义为: “健康指个体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满状态。”这契合了传统医学理论中“形气神”理论。

我们日常多按按这些穴位,可以保健强身,预防疾病,祛病延年。

百会穴位于头顶,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汇聚各条经脉,能够调节机体阴阳平衡,点揉或轻拍百会穴1~2分钟,有酸胀感为宜,不仅能够舒缓紧张情绪,还能在乏力困顿时提神醒脑。

风池穴在颈后两条大筋边缘,与耳垂的水平线平齐,双手拇指向对侧点按此穴1分钟,枕骨下有酸胀感,能够缓解颈肩酸痛,改善脑部供血,改善视力。同时,风池穴也是预防感冒的重要穴位,如果吹风着凉,可以轻擦此穴至微热来缓解不适。

展开全文

神门穴位于腕掌侧横纹上,这里有条很硬的肌腱,偏向小指一侧的凹陷处即是,中医认为“心主神明”,按揉此穴3分钟,能够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有助改善失眠。

地机穴是养护脾脏的重要穴位,位于小腿内侧,在阴陵泉穴(胫骨内侧髁下凹陷处)下3寸,此处可以摸到一个小筋节,点揉3分钟,有助健脾促消化,改善血糖水平。

神阙穴位于脐中,两手交叠抱成碗状,扣于此穴,顺时针揉动2分钟,再逆时针揉动2分钟,能够促进胃肠运动,同时可改善乏力、腹痛、腹泻、便秘等病症。

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用掌根在此处环旋摩擦3~5分钟,温热感慢慢向腹部渗透,或艾灸此穴20~30分钟,能够治疗遗尿、慢性腹泻、腹痛、虚喘等病症,同时也有防病保健和强壮作用。

公孙穴,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天天重油、重盐快餐让胃肠负担加重,久坐一天缺乏运动肠胃蠕动减慢,感觉总是腹胀反酸,“胃不和则卧不安”。点揉公孙穴,向跖骨的方向用力,左右各点揉1分钟,健脾和胃,让消化更通畅有动力。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双手点揉各1分钟,慢慢体会温热的感觉由足底涌向全身,温阳益肾,推动全身气血运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