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舞曲之王》:一帆风顺的“星二代”,如何用音乐征服世界?_约翰_维也纳_施特劳斯

第一部分:1825年-1844年小约翰·施特劳斯偷偷学琴的年少时光。

父亲老约翰是个自学成才的音乐家,和贝多芬、海顿身处同一时代,都是19世纪上半叶维也纳著名的音乐家。

网图侵删

1825年,1月25日,小约翰·施特劳斯出生。

由于父亲职业的原因,小约翰从小就喜欢音乐,并下定决心步父亲的后尘,成为一位职业音乐家。他很小就接触到了钢琴和创作,6岁就创作了他的第一首圆舞曲。

但是父亲老约翰从一开始就不希望儿子走上音乐这条道路。

在小约翰9岁那年,生性潇洒的父亲不忠诚并公然离家与情人在一起,从此没人阻止小约翰走上音乐家道路了。

小约翰先后师从小提琴乐师弗里茨·阿蒙,以及杰出的作曲家、指挥家约瑟夫·德雷克斯勒。凭借天赋和热爱,再加上名师的指导,十几岁的小约翰已经拥有了扎实的音乐基础和较高的创作能力。

第二部分:1844年-1849年,初出茅庐与父子之战

小约翰想要正式登台举办音乐舞会需要3个关键要素:演出许可、自己的乐队以及演出场地。

万事俱备,但演出场地却成了难事。当时老约翰有意打压儿子的音乐事业,从中作梗。这导致几乎没有饭店或酒馆老板愿意冒着风险给小约翰提供演出场地。最后终于有一家名为多姆迈尔的游乐场同意提供场所。

展开全文

网图侵删

1844年1月15日这天,前来参加小约翰首演的人足有上千人,大厅里非常拥挤甚至难以跳舞。当然来的人中除了有音乐爱好者,更多的是看热闹的民众,以及老约翰那边派来喝倒彩的人。

但是小约翰用音乐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

音乐:《心灵的诗篇圆舞曲》

可以说从这天起,维也纳人的心中就有了两个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

但是父子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比如小约翰演奏了仅授权给老约翰的乐谱,老约翰就报警了,试图让警察传讯儿子;父子俩人还都采用了贿赂记者等卑鄙的方式来污蔑对方,打舆论战。

小约翰的策略是“不去争取昨天的观众,而是去开发明天的观众”。小约翰在这些青年们经常光顾的饭馆演出,还创作了青春洋溢、充满着独立意志的《维也纳的年轻人》圆舞曲,这些青年成了小约翰忠实的追随者。

音乐:《维也纳的年轻人》

在维也纳成名之后,小约翰也开始像他的父亲那样展开巡演。无论是在匈牙利还是塞尔维亚,他的音乐都受到了当地民众极其热烈的追捧,可谓是一帆风顺。

1848年1月11日,三月革命来了。这是奥地利网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网图侵删

小约翰创作了《革命胜利进行曲》《自由之歌圆舞曲》等多部作品,受到了不少革命青年的欢迎。和他完全相反,老约翰是个铁杆保皇派,保守思想已经渗入了他的骨髓。可以说,这对父子之间的各种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1849年1月25日,老约翰猝然离世,父子之战戛然而止。

第三部分:1850年-1870年,名利爱情双收,属于约翰·施特劳斯的全盛时代

1853年起,他正式担任宫廷舞会音乐指挥,负责在高层的宫廷舞会上指挥演奏,这是一个极大的荣誉。1863年至1870年,他担任奥匈帝国皇室的宫廷舞会乐队队长之职,还受邀去俄国圣彼得堡指挥每年的夏季音乐会。一时间风光无限。

在俄国,小约翰有了爱人,对方是一位俄国贵族官员的女儿奥尔加。1858年,他们在贵族聚会上一见钟情。2年的时间,他们一度非常相爱,留下了无数的情书。在返回维也纳前,小约翰为她创作了一首舞曲,充满了对这位俄国少女的怀念。

音乐:《小鬼玛祖卡波尔卡 Op.226》

1862年1月27日,一直以来都宣称是独身主义者的小约翰突然在教堂结婚了。新娘是亨丽艾特,一个不怎么体面的女歌唱家,人们一直称她为“托德斯科男爵夫人”。

男爵喜欢在家里举办沙龙。当初是在男爵的聚会上,小约翰认识了亨丽艾特,他们一见钟情。这时的小约翰37岁,亨丽艾特44岁。后来男爵还慷慨地给了亨丽艾特一笔钱,作为关系结束的馈赠。

在婚后的第4年,也就是1866年,小约翰成功创作出了他艺术生涯中最伟大的一部作品《在美丽的蓝色多瑙河畔》。

音乐:《在美丽的蓝色多瑙河畔》

1860年到1870年这十年是小约翰著名的“圆舞曲丰收的十年”。除了声名远扬的《蓝色多瑙河》,他还创作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等经典作品。世界各地的演出邀约也让他变得非常忙碌。

网图侵删

1870年,小约翰的母亲和弟弟约瑟夫相继去世。面对两个亲人离世的巨大悲痛,小约翰选择了逃避。他把施特劳斯乐团的领导权交给了最小的弟弟爱德华,开始逃避舞会演奏和指挥的任务,也很少再接受限期作曲的邀约,而是把创造力集中在了当时逐渐成为主流的轻歌剧上。

第四部分:1870年-1883年,轻歌剧的时代与婚姻闹剧

19世纪中叶起,轻歌剧成为一种独立的歌剧体裁,它有着浪漫、多愁善感的故事情节,伴有歌曲、管弦乐和舞蹈场面,深受维也纳市民的喜爱。

1871年小约翰第一次尝试谱写轻歌剧《英迪戈》,这部轻歌剧的脚本改编自《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公司巴巴和四十大盗。《英迪戈》首次登台就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戏票一抢而光。

1873年1月9日,这一天被称为" 黑色星期五",维也纳迎来了一场波及整个社会的经济危机。而小约翰著名的轻歌剧《蝙蝠》就是在这个时期迅速完成的。

音乐:《蝙蝠》

1878年1月8日,60岁的亨丽艾特死于中风。

在妻子去世的第50天,小约翰又作为新郎站在了教堂里,新娘是28岁的姑娘安格莉卡,人们都称她为莉莉。从结婚开始,小约翰的生活中就充满了无谓的争吵。很快莉莉不忠诚的桃色新闻人尽皆知,只有小约翰在刻意逃避,充耳不闻。

家庭关系的紧张让小约翰感受到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他时常去其他国家演出,把精力全部放在音乐创作上,以此来逃避婚姻中的问题。著名的《春之声》圆舞曲就是他停留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时创作的。

音乐:《春之声》

第五部分:1883-1899,圆舞曲之王的退场

1883年,《春之声》登台的这一年,小约翰和莉莉正式分手。同年,小约翰就和小他31岁的阿黛勒结婚了。阿黛尔是小约翰一个熟人的遗孀,年仅21岁。她掌管了小约翰工作中所有繁杂的项目,甚至是版权事务,好让约翰可以更加专注于作曲。

晚年的小约翰几乎每天都在创作,他和不同的脚本作家合作,一共写了16部轻歌剧。虽然一部又一部的轻歌剧作品问世,却再也没能超越曾经的那部《蝙蝠》。这让顺遂了一辈子的小约翰感受到了无力的绝望。

在生命最后的几十年,小约翰在乡间的别墅里度过了很多时光。

1899年1月22日,许久未登台的约翰应邀去宫廷歌剧院为一座养老院的修建义演指挥,曲目是他早年成功的轻歌剧《蝙蝠》。可是这时的小约翰已经感到力不从心,他只指挥了序曲就回去休息了,这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登台。这天晚上,他患上了感冒,感冒又引发了肺炎,在一周之后的1月3日,小约翰与世长辞,享年73岁。

每天分享一本书,我是吐槽老邓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