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后一个诗人_自己的_京兆_公元

唐朝末年春,长安城礼部贡院外人头攒动,作为京兆韦氏之后的韦庄同各地的考生一样焦急的在榜单上寻找自己的名字,然而此时的韦氏早已家道衰落不出意外的他名落孙山。但是一次的失败并没能打击到韦庄参加科举的信心,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够通过科举入仕出人头地,重振家声。

27岁那年韦庄因为生活所迫成为了北都留守刘潼幕下小吏,然而他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科考理想。也许是天意的捉弄,直至公元880年,时年44岁的韦庄仍然未能得中,同年12月黄巢率军打入长,战乱中韦庄与家人失散,在逃亡路上他亲身感受了战争的残酷,感慨之余写下了与《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并称“乐府三绝”也是唐诗中最长的《秦妇吟》全文1666字,借一逃难妇女之口,揭露了朝廷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可谓字字血泪。

公元894年,年近六旬的韦庄在颠沛流离了十几年后终于在科考得中,出任校书郎,开始了他大器晚成的仕途生活。

公元901年,韦庄入蜀成为了西川节度使王建的掌书记。

公元907年,唐哀宗禅位朱温延续了289年的唐朝国祚彻底终结,也许是出于保地安民的考虑,也许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韦庄劝进王建称帝,建立了前蜀政权。韦庄因此晋升左散骑侍,判中书门下事等官,次年被委任为宰相。

成为了宰相的韦庄文风一改前期忧国忧民的批判性风格,封禁了自己的《秦妇吟》使得该诗一度失传,直至近代才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该诗刻本。他笔锋一转成为了专写花前月下,旅愁闺怨的词人,因其文笔浓艳绮丽,缠绵婉转,与温庭筠并称“韦温”,成为了“花间派”的代表人物。

其中代表作《菩萨蛮》系列,被称为宋词的奠基之作,其中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句子。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庄  - 唐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  韦庄  - 五代

公元910年,韦温在成都去世,享年75岁,谥号“文靖”

结束了他少时意气风发,中年颠沛流离最终大器晚成的一生

最终的他在政治上不知算不算重振了京兆韦氏的家声,但是在诗词上,在大唐末期文坛巨星们都已坠落的时代,韦庄确实是一颗独自在黑夜中闪耀的璀璨星辰,全唐诗共收录了他316首诗歌,被称为“唐朝最后一位有成就的诗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