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故事(十三)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_公元前_始皇_秦王

秦始皇(公元前 259-前 210 年),名嬴政,是泰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子楚在赵国做人质时,娶了巨商吕不韦的姬妾,这位姬妾于公元前 259年1月在赵国首都邯郸生下一子,因在赵国,又在正月出生,所以为孩子取名赵正,后改为赵政。回国后,孩子才改为国姓“嬴”。公元前 250 年 10 月,秦孝文王去世,子楚继承了王位,是为庄襄王,任用吕不韦为相国,封为文信侯。公元前 247 年,庄襄王去世,13 岁的太子嬴政继位,因年少,便由相国吕不韦和太后的宠臣毒代理朝政。公元前 238 年,21 岁的秦王嬴政加冠亲政。这时毒乘机发动叛乱,被他派兵镇压。次年,秦王免去吕不韦相国的职位,集军政大权于一身,随即任用李斯、尉缭、王翦等人,为进行统一战争做准备。

从公元前 230 年到公元前 221 年,秦军先后灭掉了割据称雄的其他六个诸侯国,统一了全国,建立了秦王朝,嬴政自称“始皇帝”,并开始实施一系列重大的变革。秦始皇独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 36 郡,郡下设县;每郡设有郡守、丞尉、监御史;任命李斯为丞相,中央和地方的管理都由皇帝直接任免,概不世袭。经济方面,秦始皇还统一了法律制度、度量衡标准、货币、文字及车辆、道路的大小宽度。另外,还下令修筑驰道、直道,以改进和加强全国的陆路交通。派兵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并凭借地形修筑长城。这些措施,对于巩固和加强国家的统一,对促进各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加强统治,秦始皇于公元前 213 年根据李斯的建议,下令“焚书”。烧掉了除秦国史记以外的史书和除医药、占卜、种植以外

展开全文

的书籍。公元前 212 年,因侯生、卢生在一起议论、讥讽秦始皇,导致 460 余人被秦始皇亲自判处死罪,全部活埋于咸阳。这就是有名的“焚书坑儒”事件。

从公元前 220 年到前 210 年,秦始皇曾5次出巡。在第二次巡游时,他曾派徐福带领数千童男童女乘船到海上,寻求长生不老药,但这个愿望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结果无功而返。世事无常,在第5次巡游时,秦始皇病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平乡东北),时年 49 岁。

秦始皇去世前,将帝位传给了长子扶苏。但宦官赵高勾结丞相李斯篡改了遗诏,逼死扶苏,立始皇的第二十六子胡亥为二世皇帝。秦二世昏聩无能,朝政全部把持在赵高手中。前 209 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秦朝便在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中覆灭了,历时仅20 多年。

内蒙古,固阳秦长城遗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