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一课,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无人能及_草船借箭_课文_军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内容,选编了来源于四大名著的四篇课文,分别是《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和《红楼春趣》。如何学习阅读古典名著?这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特别典型的难点。

但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只要学生能够抓住相关文章人物的特点,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去读,基本上在读古典文学名著方面几乎不会有太大的障碍。“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周瑜在文章最后所说的这一句话,充分说明了诸葛亮这个人神机妙算的特点。学习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一课,学生只要能够通过多种角度理解诸葛亮这个人物的神机妙算无人能及,那么要学好《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就没多大难度了。

在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中,诸葛亮堪称半人半仙的高智商存在,这种人设在《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这篇课文中,诸葛亮个人智商和相关能力的天花板是非常高的,我们接下去简单了解一下。

⑴预测天气堪比气象台。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应该是三国时期很多军师的标配。而能够把预测天气的能力延伸到三天之后,甚至能够推算出三天之后会大雾漫天,这种能力在三国演义的军师队伍中估计只有诸葛亮一个人可以做到。

展开全文

草船借箭需要“天时”,这种“天时”就是大雾天气曹军不敢贸然出战,而对这种“天时”的把握,诸葛亮堪称天赋异禀。至于“借到”曹军的十万支箭之后又能顺风顺水返航,这居然也在诸葛亮的掐指一算之间,其预报天气的能力堪称恐怖!

⑵算准人心堪比读心术。

在《草船借箭》这一课中,诸葛亮这个人好像会读心术一般,他知道周瑜这个人心胸狭窄,所以在老周故意刁难的情况下顺水推舟立下军令状,表面上顺其意,实则顾全大局,更因为其成竹在胸;他明白鲁肃这个人忠厚老实靠得住,所以让鲁肃隐瞒借用20条船、一千多个草把子等事宜,他料定以鲁肃的人品绝不会泄密;他明白曹操这个人生性多疑,于是他一开始就把借箭的对象定为曹孟德,他觉得向曹阿瞒借箭,成功率应该是十拿九稳。

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后,倘若也能像诸葛亮这样揣摩人心,其情商的提高就会如同中老年人的血压一样蹭蹭蹭往上冒,他们以后步入社会在职场上的发展估计也会顺风顺水,至少不会因为主客观原因和身边的人闹得特别僵。

⑶执行能力堪比教科书。

在课文第二自然段,周瑜对诸葛亮提出相当过分的要求,让诸葛亮在10天之内造10万支箭,一天造1万支?怎么造?换作普通人估计会直接和周公瑾狠狠吵一架,然后撂担子拂袖而去,但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军师,能否如此任性?答案是否定的,于是执行力堪比教科书的诸葛亮对周瑜说:“只要三天!”三天造10万支箭,相当于一天造三万多支箭,甚至连军令状也给安排上了,如此强悍的执行力,让周瑜心花怒放喜不自胜。

但诸葛亮并非只是想在周瑜面前夸下海口,后续他直接让忠厚老实又讲信用的鲁肃帮忙:20条船、30多名军士、1000多个草把子立马安排下去;曹军的一万多名弓弩手疯狂朝浓雾中射箭,诸葛亮再次下令把船只调整方向,让船只上的草把子均衡受箭,保持船体平衡之下,撤退的时候自然也更轻松一些。三国演义之中,执行力如此之强悍的军师,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当然,在三国的正史中,诸葛亮并非罗贯中所写的那么完美,周瑜这个人也并非老罗所写的那么不堪,有人说周瑜是被罗贯中黑得最惨的一个“背锅侠”,这种观点你赞同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